图书介绍

精神科特色治疗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精神科特色治疗技术
  • 沈渔村,崔玉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750234440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69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84页
  • 主题词:精神病-治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精神科特色治疗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精神病医疗机构特点及精神障碍基础知识1

第一章 精神病医疗机构的特点3

第二章 精神障碍的常见症状5

第一节 概述5

第二节 常见的精神症状6

一、认知障碍6

二、情感障碍10

三、意志和行为障碍10

四、常见精神障碍综合征11

一、简要历史回顾12

第三章 精神障碍的分类12

二、分类原则13

三、ICD-10及CCMD-3分类方案13

第二篇 临床常见和急重精神障碍的诊断与治疗19

第一章 器质性精神障碍19

第一节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19

第二节 常见脑器质性精神障碍20

一、阿尔茨海默病20

二、血管性痴呆23

四、癫痫性精神障碍25

三、Creutzfeldt-Jacob病(克-雅氏病)25

五、病毒性脑炎所致的精神障碍26

第三节 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27

一、概述27

二、内脏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30

三、内分泌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35

四、营养、代谢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37

五、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的精神障碍38

第一节 概述40

一、成瘾物质的分类40

第二章 精神活性物质伴发的精神障碍40

二、基本概念41

三、成瘾物质使用和治疗的历史43

四、物质依赖的原因45

五、物质依赖形成的机制45

六、物质依赖的治疗45

七、预防复发46

第二节 酒精相关问题47

一、概述47

二、流行病学47

三、标准杯、正常饮酒量及有害饮酒的早期干预48

五、酒精对身体的影响49

四、酒精的药理学49

六、酒依赖发生的遗传学说51

七、诊断和临床特点51

八、鉴别诊断53

九、病程和预后53

十、治疗53

一、概述59

二、阿片类药物的药理作用59

第三节 阿片类药物依赖59

三、戒断反应60

四、治疗61

第四节 镇静、催眠、抗焦虑药相关障碍62

一、镇静安眠药的药理作用62

二、苯二氮?类62

三、诊断64

四、治疗64

第三章 精神分裂症67

第一节 病因及发病机制67

第二节 临床表现68

四、神经生化的异常68

一、遗传因素68

三、大脑病理和脑结构的变化以及神经发育异常学说68

二、环境因素68

一、阳性症状群69

二、阴性症状群69

三、认知障碍70

四、精神分裂症的分型71

第三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72

一、诊断依据72

二、鉴别诊断73

第四节 治疗74

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74

二、几种重要的药物副反应78

第五节 预防复发,促进社会康复81

一、预防复发81

二、精神康复83

三、社区康复84

第四章 情感(心境)障碍85

第一节 病因与发病机制85

一、生物化学86

二、神经内分泌学87

三、神经免疫学88

四、睡眠与脑电生理异常89

五、脑影像学研究89

六、遗传学研究89

七、心理社会因素90

第二节 临床表现90

一、抑郁发作90

二、躁狂发作93

二、躁狂(轻躁狂)发作的鉴别诊断94

第三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94

一、诊断94

三、抑郁发作的鉴别诊断95

第四节 病程与预后96

一、抑郁性障碍96

二、双相障碍97

第五节 治疗97

一、药物治疗97

二、心理治疗104

一、心理社会应激源107

第五章 应激相关障碍107

第一节 概述107

二、应激反应108

三、应激相关障碍的分类109

第二节 临床常见应激相关障碍109

一、急性应激障碍109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110

三、适应障碍112

第三节 应激相关障碍的治疗114

一、急性应激障碍的治疗和干预114

二、PTSD的治疗117

三、适应障碍的治疗118

第六章 神经症120

第一节 病因与发病机制120

一、概述120

二、病因及病理机制122

第二节 临床表现123

一、恐怖症123

二、焦虑症124

三、强迫症125

四、躯体形式障碍127

五、神经衰弱128

第三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129

一、诊断129

二、鉴别诊断130

第四节 治疗131

一、药物治疗131

二、心理治疗131

第五节 预防139

第一节 病因与发病机制140

第七章 癔症140

第二节 临床表现141

一、分离障碍141

二、转换障碍142

三、癔症的特殊表现形式143

第三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143

第四节 主要治疗应用144

一、治疗前的注意事项144

二、心理治疗144

三、药物治疗146

四、物理治疗146

五、癔症暴发流行的治疗147

第八章 心理因素相关精神障碍148

第一节 进食障碍148

一、概念148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149

三、临床表现150

四、诊断、鉴别诊断153

五、病程和预后153

六、治疗154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55

第二节 神经性贪食症155

二、临床表现156

三、诊断标准157

四、病程和预后157

五、治疗158

第九章 人格障碍与性心理障碍159

第一节 人格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诊断159

一、人格障碍的定义159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160

三、临床表现160

一、定义164

四、诊断164

第二节 性心理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诊断164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165

三、临床表现165

四、诊断166

第三节 主要治疗应用166

一、人格障碍的治疗166

二、性心理障碍的治疗175

一、概念177

第一节 病因与发病机制177

第十章 精神发育迟滞177

二、病因178

第二节 临床表现180

一、轻度精神发育迟滞181

二、中度精神发育迟滞181

三、重度精神发育迟滞181

四、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182

第三节 诊断182

二、诊断标准183

三、分级标准183

一、诊断步骤183

四、鉴别诊断184

第四节 主要治疗应用184

一、对因性治疗184

二、对症性治疗185

三、心理治疗和培训186

四、预防原则187

第五节 临床常见特殊类型188

一、21-三体综合征188

二、苯酮尿症190

三、脆性X综合征191

四、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194

五、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195

六、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197

第十一章 儿童少年品行障碍200

第一节 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诊断200

一、可能的病因与发病机制201

二、临床表现202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203

第二节 主要治疗应用205

一、心理治疗的应用205

二、对症药物治疗207

三、预防原则208

第十二章 儿童期精神障碍209

第一节 儿童孤独症及主要治疗应用209

一、概述209

二、临床表现210

三、诊断要点211

四、治疗应用212

第二节 特定学校技能发育障碍214

一、特定阅读障碍214

二、特定计算技能障碍216

第三节 抽动障碍及主要治疗应用218

一、概述218

二、病因218

三、临床表现219

四、诊断220

五、鉴别诊断221

六、治疗221

七、预后222

第四节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222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223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23

三、家庭环境调查及客观检查224

四、治疗要点225

第五节 童年情绪障碍及主要治疗应用229

一、概述229

二、治疗230

第三篇 治疗学235

第一章 精神药物治疗235

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物236

一、概述236

二、典型(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237

三、非典型(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245

四、临床应用251

第二节 抗抑郁药254

一、抗抑郁药的分类及可能的药理作用机制254

二、临床常用抗抑郁药物255

第三节 心境稳定剂262

一、概述262

二、传统心境稳定剂—碳酸锂262

三、卡马西平265

四、丙戊酸钠266

第四节 抗焦虑药267

五、候选心境稳定剂267

一、苯二氮?类抗焦虑药268

二、非苯二氮?类抗焦虑药269

三、其他用于治疗焦虑的药物269

第五节 镇静催眠药270

一、镇静催眠药的作用机制和分类270

二、临床常用药物介绍271

三、不良反应271

四、镇静催眠药的使用注意事项272

二、常用的促智药物——胆碱酯酶抑制剂273

第六节 促智药物273

一、概述273

第二章 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276

第一节 概述276

一、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概念及特征276

二、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分类与形式277

三、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适应证277

四、其他共同因素及特点278

第二节 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279

一、概念与发展284

第三节 认知行为治疗284

二、相关理论与基本观点285

三、基本技术287

四、认知行为治疗的实施290

第四节 支持性心理治疗291

一、概述291

二、方法291

第五节 家庭与婚姻治疗294

一、概述294

二、家庭治疗的发展及现状295

三、家庭治疗的各种模式296

四、家庭治疗的方法、步骤与技巧298

五、家庭治疗的原则和要领301

六、心理健康的家庭——家庭治疗的最终目标302

第六节 催眠疗法303

一、催眠状态是一种什么状态303

二、在实施催眠疗法前为什么要做催眠感受性实验304

三、催眠感受性量表如何评分304

四、怎样判断进入催眠状态306

六、如何使用催眠指导语307

五、催眠施术者应具备哪些条件和注意哪些问题307

七、催眠治疗中常会遇到哪些问题,如何处理308

八、催眠疗法为何能治疗气功所致的精神障碍,疗效如何309

九、对具有幻觉症状的病人能否施用催眠治疗309

十、催眠疗法如何治疗分离(转换)性障碍310

十一、催眠疗法治疗精神科疾病有哪些禁忌证310

十二、什么情况下可实施集体催眠治疗311

十三、集体催眠治疗如何进行311

第七节 森田疗法312

二、森田疗法的理论313

一、有关森田疗法的命名313

三、森田疗法的实施314

四、森田疗法的特点316

第八节 集体心理治疗317

一、概述317

二、集体心理治疗的发展及主要流派318

三、治疗性因素324

四、集体治疗的实施327

第九节 重症精神病的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应用332

一、精神分裂症332

二、抑郁症334

第三章 量表及其应用337

第一节 概述337

第二节 临床常用的部分量表338

一、精神症状评定量表338

二、人格测量量表344

三、认知活动的测量345

四、与应激有关的心理测量346

第四章 其他主要治疗技术351

第一节 人工常温(降温)冬眠治疗351

第二节 氟哌啶醇快速注射治疗353

第三节 舒必利注射治疗355

第四节 氯硝西泮注射治疗356

第五节 电痉挛治疗357

第六节 胰岛素治疗358

第七节 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精神疾病361

一、电针疗法简介361

二、经络氧疗法简介364

三、耳穴埋豆疗法366

四、中药舒血宁治疗简介36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