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香港地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赵子能,苏泽霖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 ISBN:12182·4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261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7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香港地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地质 彭琪瑞1
引言1
一、地层层序与地质事件1
(一)古生代1
目录1
(二)中生代4
(三)新生代12
二、经济矿床14
(一)金属矿床14
(二)非金属矿床15
参考文献17
一、地貌的空间分布18
第二章地貌 苏泽霖18
引言18
二、地貌背景21
(一)地质因素21
(二)深度风化22
(三)海平面变化23
三、高地24
(一)坡地24
(二)劣地26
(三)侵蚀面26
四、低地27
(一)河谷平原27
(四)构造地貌27
(二)泛滥平原28
(三)海岸平原28
五、水系及有关特征28
(一)水系的结构和型式29
(二)纵、横剖面30
(三)某些大河网30
六、海岸31
(一)海岸环境32
(二)侵蚀形态32
(三)堆积形态33
七、结论37
参考文献39
第三章气候与天气 钱秉泉40
一、一般气候特征40
二、四季40
三、气候的逐月变化41
四、特征天气43
五、地面气压型式47
六、热带气旋50
参考文献51
第四章植被 P.卡特52
引言52
一、香港植物区系52
(一)香港的“潜在”植被53
二、森林生态系统54
(二)香港的现今植被54
(一)半自然林56
(二)风水林57
(三)充植林58
(四)纯人工林58
(五)森林生态系统的动物群58
三、灌丛生态系统59
四、草地生态系统60
(一)山丘草地60
(二)旧田园草地60
五、海岸和城区的特殊群落61
(一)海岸植被61
(三)草地生态系统的动物群61
(二)城区植被64
(三)城区生境的动物群65
六、结论66
参考文献67
第五章土壤 C.J.格兰特68
引言68
一、冲积土68
(一)水稻土剖面68
(二)硫酸盐酸性土69
二、山地土壤71
三、结论73
参考文献73
引言74
第六章城市气候 W.J.凯尔74
一、比较能量与水分平衡75
(一)水分平衡75
(二)能量平衡76
二、城市盖层小气候83
三、城市边界层气候86
四、结论88
参考文献89
第七章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 林健枝90
引言90
一、空气污染90
二、噪音污染94
三、河流污染99
四、沿海水质污染102
五、废物处理104
六、政府的环境保护措施108
七、乡村的保护与管理109
八、未来的环境112
参考文献114
第八章人口:空间分析 罗楚鹏116
引言116
一、1898~1976年人口分布的空间形式116
二、人口增长121
三、人口重新配置127
四、人口特征的空间差异132
(一)年龄结构132
(二)性别结构140
(三)种族143
五、未来的人口分布146
六、结论147
参考文献148
第九章土地的农业利用 黄成达149
引言149
一、土地农业利用的变化149
二、商品园艺152
(一)蔬菜种植业的历史发展152
(二)蔬菜种植业的发展因素152
(三)商品园艺地的分布153
(四)商品园艺系统155
(五)商品园艺经济学155
(六)商品园艺的抑制因素156
(七)未来的需求和发展157
三、水稻生产157
四、水果生产157
五、旱地作物158
六、塘鱼饲养158
七、畜牧业158
(二)养猪业160
(一)养鸡业160
八、耕地的减少163
九、结论163
参考文献164
第十章有限空间的工业 薛凤旋165
引言165
一、工业的发展165
二、空间格局169
三、未来的展望172
(一)新的工业区172
(二)小工业的安置174
(三)深圳经济特区175
四、结论175
参考文献175
第十一章城市规划 潘国城176
引言176
一、香港城市规划的历史176
二、立法问题177
三、城市规划的行政管理机构178
四、城市规划因素181
(一)香港规划的概念与原则186
(二)香港发展图略188
(三)分区规划189
(四)现有的与规划的主要开发区192
(五)另外一些可能的开发区192
参考文献195
引言196
一、香港的新市镇规划196
第十二章新市镇规划 梁炜彤196
二、新市镇的发展:历史透视198
(一)1953~1959年:新市镇规划的起源198
(二)1960~1964年:规划形成阶段199
(三)1965~1972年:规划的巩固201
(四)1973~1978年:再估价与新要素202
(五)1979年以来:规划扩充204
三、新市镇规划的主要特点205
(一)目的与概念205
(二)位置与地点206
(三)市镇景观建议207
四、结论209
参考文献212
第十章城市住房与居住环境 黄兆光213
引言213
一、研究住房和城市结构的方法213
(一)生态学方法213
(二)经济学家的贡献214
(三)区位理论214
(四)环境与行为214
(五)与政策有关的研究215
二、基本概念215
(一)居住环境是怎样构成的215
(二)影响居住环境质量的因素216
(三)居民的住房需要216
(五)住房要求的估价217
(四)居住环境质量的评定217
三、香港居住环境的变化218
(一)战前时期218
(二)1945~1953年人口为患219
(三)1954~1963年政府的介入219
(四)1963~1973年的明显改善222
(五)新世纪225
四、居住环境的改善与不断提高的期望227
参考文献229
第十四章域市运输 梁志强230
引言230
一、城市客运231
(一)汽车的拥有及对公共运输的依赖231
(二)公共运输的运输方式的发展233
(三)公共运的输空间分布237
(四)公共运输的旅客运行特点242
二、城市货运244
三、城市运输规划和政策245
四、结论246
参考文献247
第十五章港口 赵子能248
引言248
一、外部关系249
二、内部发展254
三、问题与展望258
参考文献261
五、规划与规划建议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