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污染控制与绿色经营实务全书 第1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企业污染控制与绿色经营实务全书 第1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19/34326071.jpg)
- 谢志强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ISBN:7801630130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802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8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企业污染控制与绿色经营实务全书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大气污染控制3
第一章 大气污染概述3
第一节 大气结构与组成3
第二节 大气污染及其发生类型6
第三节 大气污染的产生与变化14
第四节 大气污染的化学转化21
第五节 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和下垫面条件31
第六节 大气污染的影响与危害35
第二章 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及防治对策43
第一节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43
第二节 造成我国大气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46
第三节 我国大气污染控制的对策措施48
第四节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53
GB5181—85汽车排放物术语和定义57
第三章 大气污染控制标准57
GB8173—87农用粉煤灰中污染物控制标准78
GB9137—88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80
GB/T3840—91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83
GB13801—92燃油火化机污染物排放限值及监测方法97
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115
GB14621—93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22
GB14761.3—93汽油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标准127
GB14761.4—93汽车曲轴箱污染物排放标准129
GB14761.5—93汽油车怠速污染物排放标准130
GB14761.6—93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标准132
GB14761.7—93汽车柴油机全负荷烟度排放标准134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136
GB4915—1996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41
GB9078—1996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46
GB13223—1996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55
GB16171—1996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61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167
GWPB1—1999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192
GWPB3—1999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11
第四章 大气颗粒污染物的治理215
第一节 概述215
第二节 重力沉降法224
第三节 惯性除尘227
第四节 离心力除尘229
第五节 过滤除尘233
第六节 静电除尘237
第七节 湿法除尘241
第八节 除尘装置的选择246
第九节 除尘设备的制造、安装及运行管理248
第十节 除尘系统258
第五章 大气气态污染物的治理282
第一节 吸收法282
第二节 吸附法294
第三节 冷凝法302
第四节 催化转化法305
第五节 燃烧法312
第六节 生物净化法315
第七节 膜分离法318
第八节 气态污染物的其他治理方法321
第六章 工业烟气净化技术与方法323
第一节 烟气净化技术发展概况323
第二节 含氟烟气的净化与回收324
第三节 氮氧化物控制338
第四节 有机气体净化348
第五节 其他有毒气体净化361
第七章 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技术370
第一节 工业锅炉370
第二节 水泥厂377
第三节 工业炉窑385
第四节 炼焦炉391
第五节 火电厂397
第六节 工业粉尘403
第八章 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4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407
城市烟尘控制区管理办法418
关于防治煤烟型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420
第九章 大气污染案例425
第一节 国外大气污染事故425
第二节 大气污染环境纠纷案例427
第三节 电力工业废气治理案例429
第四节 石油化学工业废气治理案例446
第五节 钢铁工业废气治理案例466
第二编 水污染控制481
第一章 水污染概述481
第一节 水环境概述481
第二节 水体污染源与污染物490
第三节 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510
第二章 我国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528
第一节 我国水污染现状528
第二节 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532
第三节 我国水污染的防治对策534
第四节 水环境综合整治536
第三章 水污染控制标准540
GB3552—83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540
GB4274—84梯恩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542
GB4275—84黑索金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545
GB4276—84火炸药工业硫酸浓缩污染物排放标准548
GB4277—84雷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552
GB4278—84二硝基重氮酚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555
GB4279—84叠氮化铅、三硝基间苯二酚铅、D·S共晶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559
GB4284—84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562
GB4286—84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564
GB4914—85海洋石油开发工业含油污水排放标准570
GB4917—85普钙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572
GB6920—86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575
GB7469—87水质总汞的测定高锰酸钾-过硫酸钾消解法581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581
GB747087水质铅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587
GB7471—87水质镉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592
GB7472—87水质锌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597
GB7473—87水质铜的测定2,9-二甲基-1,10-菲啰啉分光602
光度法602
GB7474—87水质铜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606
光度法606
GB7475—87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610
GB7478—87水质铵的测定蒸馏和滴定法617
GB7479—87水质铵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622
GB7480—87水质硝酸盐氮的测定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627
GB7481—87水质铵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633
GB7483—87水质氟化物的测定氟试剂分光光度法639
GB7484—87水质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642
GB7485—87水质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648
GB7486—87水质氰化物的测定第一部分总氰化物的测定653
GB7487—87水质氰化物的测定第二部分氰化物的测定663
GB7488—87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673
GB7489—87水质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680
GB7490—87水质挥发酚的测定蒸馏后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686
GB7492—87水质六六六、滴滴涕的测定气相色谱法693
GB7493—87水质亚硝酸盐氮的测定分光光度法701
GB7494—87水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亚甲蓝分光光度法707
GB8972—88水质五氯酚的测定气相色谱法712
GB11890—89水质苯系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717
GB11891—89水质凯氏氮的测定724
GB11892—89水质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729
GB11893—89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733
GB11894—89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738
GB11895—89水质苯并(a)芘的测定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743
GB11896—89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748
GB11897—89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N,N-二乙基-1,4-苯二胺滴定法752
GB11899—89水质硫酸盐的测定重量法757
GB11901—89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761
GB11902—89水质硒的测定2,3-二氨基萘荧光法763
GB11911—89水质铁、锰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768
GB11913—89水质溶解氧的测定电化学探头法772
GB11914—89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776
GB4285—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781
GB11607—89渔业水质标准789
GB13192—91水质有机磷农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795
GB13194—91水质硝基苯、硝基甲苯、硝基氯苯、二硝基甲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803
GB13195—91水质水温的测定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测定法810
GB13196—91水质硫酸盐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813
GB13198—91水质六种特定多环芳烃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816
GB4287—9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827
GB13456—92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834
GB13457—92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840
GB14374—93航天推进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846
GB14470.1—93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火炸药850
GB14470.2—93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火工品855
GB14470.3—93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弹药装药859
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863
GB15580—95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868
GB15581—95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874
GB/T15959—1995水质可吸附有机卤素(AOX)的测定微库仑法881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888
GHZB1—199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914
GWPB2—1999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923
GWPB4—1999合成氨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927
第四章 废水治理技术931
第一节 概述931
第二节 废水的物理处理法937
第三节 废水的化学处理法957
第四节 废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法984
第五节 生物化学法1022
第六节 废水再生回收和最终处置1061
第五章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1072
第一节 概述1072
第二节 工业废水的性质与净化回收的基本原理1081
第三节 酸性废水处理和回收利用1107
第四节 含油废水处理1120
第五节 重金属废水的净化与回收1137
第六节 有机废水的净化1154
第七节 工业循环用水的水质稳定1185
第六章 工业废水达标排放技术1201
第一节 化工工业1201
第二节 石油化工1233
第三节 电力工业1240
第四节 轻工工业1241
第五节 钢铁工业1256
第六节 建材1260
第七节 煤炭工业1263
第八节 纺织工业1267
第九节 有色金属1270
第十节 机械制造1276
第十一节 医药工业1279
第十二节 食品工业1280
第十三节 兵器工业1304
第十四节 航天工业1308
第十五节 船舶与船舶工业1309
第十六节 交通与铁路运输1311
第十七节 市政工程13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320
第七章 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13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1329
关于城市供水水质管理工作的规定1337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340
污水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1345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1347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136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370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1375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拆船污染环境管理条例1380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1384
第八章 水污染案例1389
第一节 国外水污染事故1389
第二节 水污染环境纠纷案例选1393
第三节 废水处理工程实例1400
第一节 固体废物污染概述1421
第三编固体废物污染控制1421
第一章 固体废物污染概述1421
第二节 固体废物的危害1423
第三节 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现状分析1426
第四节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1434
第五节 固体废物环境管理1441
第二章 固体废物控制标准1446
GB6763—86建筑材料用工业废渣放射性物质限制标准1446
GB9132—88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的浅地层处置规定1448
GB15562.2—95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1459
GB/T15950—1995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近地表处置场环境辐射监测的一般要求1461
GB/T15555.1—1995固体废物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468
GB/T15555.2—1995固体废物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474
GB/T15555.3—1995固体废物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1481
GB/T15555.4—1995固体废物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1486
GB/T15555.5—1995固体废物总铬的测定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1491
GB/T15555.6—1995固体废物总铬的测定直接吸入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495
GB/T15555.7—1995固体废物六价铬的测定硫酸亚铁铵滴定法1499
GB/T15555.8—1995固体废物总铬的测定硫酸亚铁铵滴定法1503
GB/T15555.9—1995固体废物镍的测定直接吸入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507
GB/T15555.10—1995固体废物镍的测定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1511
GB/T15555.11—1995固体废物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性电极法1515
GB/T15555.12—1995固体废物腐蚀性测定玻璃电极法1524
GB5085.1—1996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1528
GB5085.2—1996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急性毒性初筛1529
GB5085.3—1996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1531
GB16487.1—1996进口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骨废料(试行)1533
GB16487.2—1996进口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冶炼渣(试行)1535
GB16487.3—1996进口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木、木制品废料(试行)1537
GB16487.4—1996进口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废纸或纸板(试行)1539
GB16487.5—1996进口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纺织品废物(试行)1541
GB16487.6—1996进口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废钢铁(试行)1543
GB16487.7—1996进口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废有色金属(试行)1546
GB16487.8—1996进口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废电机(试行)1549
GB16487.9—1996进口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废电线电缆(试行)1551
GB16487.10—1996进口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废五金电器(试行)1553
GB16487.11—1996进口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供拆卸的船舶及其他浮动结构体(试行)1555
第三章 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1558
第一节 概论1558
第二节 高炉矿渣的处理和利用1573
第三节 钢渣的处理利用1585
第四节 铁合金渣的处理和利用1600
第五节 有色冶金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1609
第六节 粉煤灰的处理和利用1618
第七节 煤矸石的处理和利用1642
第八节 化工厂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1657
第四章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律法规1676
关于开展资源综合利用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167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681
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1691
第五章 固体废物污染案例1697
第四编 噪声污染控制1717
第一章 噪声污染概述1717
第一节 噪声及其声学基础1717
第二节 噪声的物理量和主观听觉的关系1723
第三节 噪声污染的危害、来源及控制标准1728
第四节 我国环境噪声污染现状与对策1733
第二章 噪声污染控制标准1744
GB5979—86海洋船舶噪声级规定1744
GB5980—86内河船舶噪声级规定1746
GB9660—88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1748
GB10070—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1750
GB11339—89城市港口及江河两岸区域环境噪声标准1752
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1754
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1756
GB12525—90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1757
GB12524—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1760
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1764
GB14227—93地下铁道车站站台噪声限值1766
GB/T15190—9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1768
GB15562.1—1995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1772
GB16169—1996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噪声限值1775
GB16170—1996汽车定置噪声限值1776
第三章 工业噪声与振动污染控制1777
第一节 噪声与振动的基本概念1777
第二节 噪声的危害、评价及标准1792
第三节 工业噪声与振动的测量1810
第四节 吸声1834
第五节 隔声1847
第六节 消声器1859
第七节 振动控制1879
第八节 几种工业噪声源及其控制1885
第四章 噪声污染防治有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1894
第五编 辐射污染控制1911
第一章 放射性污染概述1911
第一节 放射性污染概述1911
第五章 噪声污染案例1920
第二节 电磁辐射污染概述1930
第三节 光辐射污染概述1936
第四节 热污染概述1938
GB6249—86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1943
第二章 辐射性污染控制标准1943
GB6768—86水中微量铀分析方法1949
GB7023—86放射性废物固化体长期浸出试验1955
GB8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1960
GB8703—88辐射防护规定1966
GB9134—88轻水堆核电厂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系统技术规定1984
GB9135—88轻水堆核电厂放射性废液处理系统技术规定2001
GB9136—88轻水堆核电厂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技术规定2021
GB11215—89核辐射环境质量评价一般规定2050
GB11216—89核设施流出物和环境放射性监测质量保证计划2061
的一般要求2061
GB11217—89核设施流出物监测的一般规定2068
GB11220.1—89土壤中铀的测定CL—5209萃淋树脂分离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分光光度法2076
GB11220.2—89土壤中铀的测定三烷基氧膦萃取—固体荧光法2080
GB11223.1—89生物样品灰中铀的测定固体荧光法2083
GB12377—90空气中微量铀的分析方法激光荧光法2087
GB/T12378—90空气中微量铀的分析方法TBP萃取荧光法2090
GB12379—90环境核辐射监测规定2094
GB13695—92核燃料循环放射性流出物归一化排放量管理限值2105
GB14317—93核热电厂辐射防护规定2109
GB14500—93放射性废物管理规定2116
GB14585—93铀、钍矿冶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技术规定2128
GB14586—93铀矿冶设施退役环境管理技术规定2134
GB14587—93轻水堆核电厂放射性废水排放系统技术规定2139
GB14588—93反应堆退役环境管理技术规定2142
GB14589—93核电厂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暂时贮存技术规定2150
GB9133—1995放射性废物的分类2154
GB15848—1995铀矿地质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规定2157
GB/T15444—95铀加工及核燃料制造设施流出物的放射性活度监测规定2167
第一节 放射性染污控制技术2171
第三章 辐射污染控制技术2171
第二节 电磁辐射的危害与控制2178
第三节 热污染来源、危害与控制2183
第四节 光污染来源、危害与控制2186
第四章 辐射污染防治有关法律法规2188
国家环境保护局城市放射性废物管理办法2188
国务院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2193
国家环境保护局放射环境管理办法2198
第六编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2203
第一章 概述2203
第一节 基本概念2203
第二节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类型与特征2204
第三节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危害及其影响2206
第四节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对策2208
第一节 放射性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2212
第二章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2212
第二节 毒气泄漏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2228
第三节 有毒化学品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2251
第四节 爆炸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2305
第五节 溢油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2324
第六节 农药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2333
第七节 腐蚀性物质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2347
第三章 国内外典型环境突发性污染事故2353
第一节 国内典型环境突发性污染事故2353
第二节 国外典型环境突发性污染事故2357
第七编 环境污染物监测2365
第一章 环境污染物监测的技术准备2365
第一节 分析器皿2365
第二节 分析用水及其制备2370
第三节 试剂2373
第四节 溶液的浓度及配制2374
第五节 环境污染物监测的可靠性2377
第二章 环境污染物样品的采集及处理2380
第一节 气体中污染物的监测2380
第二节 气体中污染物的采集及状态参数的确定2383
第三节 有害气体的测定2394
第四节 粉尘的测定2397
第五节 水体中污染物的采集与处理2400
第六节 水样物理性质的测定2407
第一节 氟化物2413
第三章 非金属污染物的监测2413
第二节 氯化物2417
第三节 氮氧化物2424
第四节 一氧化碳2426
第五节 硫化物2428
第六节 氰化物2439
第七节 砷化物2443
第八节 溶解氧2446
第四章 有机污染物的监测2449
第一节 酚2449
第四节 国外的绿色教育2452
第二节 油2452
第三节 沥青挥发物2456
第四节 化学需氧量2459
第五节 生化需氧量2463
第五章 金属污染物的监测2466
第一节 汞2466
第二节 铅2469
第三节 铬2471
第四节 镉2474
第六章 大气和烟气监测仪器2479
第一节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监测仪器2479
第二节 二氧化硫监测仪器2489
第三节 氮氧化物监测仪器2503
第四节 氧监测仪器2515
第五节 飘尘监测仪器2528
第六节 大气监测仪器的校准设备2537
第七节 汽车排气测定仪器2554
第七章 水质监测仪器2558
第一节 自动水质采样器2558
第二节 电导仪2559
第三节 酸度计2563
第四节 离子计2565
第五节 溶解氧测定仪2571
第六节 浊度计2575
第七节 油分测定仪2578
第八节 生化需氧量(BOD)测定仪2581
第九节 化学需氧量(COD)测定仪2585
第十节 总有机碳(TOC)测定仪2589
第十一节 总需氧量(TOD)测定仪2593
第一节 气相色谱仪2600
第八章 通用监测分析仪器2600
第二节 离子色谱仪2603
第三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2607
第四节 快速流动式自动化学分析仪2613
第九章 监测实验室常用的其他仪器2617
第一节 交流电子稳压器2617
第二节 干燥箱2618
第三节 记录仪2620
第四节 直流电位差计2621
第十章 环境监测法律法规2625
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2625
全国农业环境监测工作条例(试行)2633
长江干流水质监测网工作条例2636
长江水资源保护工作若干规定2638
基准气候站观测环境保护规定2640
关于加强全国污染源调查工作的决定2641
工业污染源调查技术要求及其建档技术规定2649
第八编 绿色经营战略2679
第一章 绿色浪潮2679
第一节 二十一世纪是绿色的世纪2679
第二节 绿色消费2684
第三节 发达国家的“绿色设计”2691
第四节 欧盟环保产品标志制度2694
第五节 美国的绿色照明计划2697
第六节 日本的环保标志产品2702
第七节 美国农业污染补贴计划2705
第八节 绿色包装2708
第九节 绿色会计2714
第十节 绿色营销,企业发展的新思路2715
第十一节 加入WTO对中国环境的影响2718
第十二节 绿色世纪的机遇与挑战2726
第二章 绿色教育2735
第一节 绿色教育发展概述2735
第二节 绿色教育的目的、原则及其方法2742
第三节 创建绿色学校,倡导绿色文明2748
第三章 绿色技术2756
第一节 地球需要绿色技术2756
第二节 绿色技术的意义和内容2759
第三节 绿色技术的特征2761
第四节 绿色技术的理论体系2764
第四章 绿色产品2767
第一节 绿色产品概念2767
第二节 绿色汽车2768
第三节 绿色能源2781
第四节 绿色建筑2793
第五节 绿色冰箱2810
第六节 绿色新材料2816
第七节 绿色照明2834
第八节 绿色化学及绿色化学品2842
第九节 绿色农业2854
第五章 企业清洁生产2866
第一节 清洁生产概述2866
第二节 企业清洁生产工作程序2872
第三节 企业清洁生产的实施步骤2878
第四节 清洁生产报告2930
第五节 清洁生产实施和推广的理论分析2937
第一节 打开绿色企业大门2979
第六章 绿色通行证2979
第二节 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标准2983
第三节 环境标志2992
第七章 我国绿色战略经典论坛3026
新栽杨柳千万里,清风春水满神州 宋健3026
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邓楠3031
对中国环境与资源保护前景的估计 曲格平3036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遏制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 解振华3038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初步构想 牛文元3040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 陈国阶3049
中国未来的环境资源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毛文永陈定茂3056
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国环境保护在体制和政策方面的选择3061
邹骥张象枢3061
附录3071
附录环境保护综合法律法规3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