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烹饪史简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烹饪史简编](https://www.shukui.net/cover/9/34321883.jpg)
- 周光武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 ISBN:1505·60045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269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28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烹饪史简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我国烹饪的起源1
第一节:茹毛饮血的生活1
目录1
插图、图版、书影件目次2
1.书影件之一:《礼记·礼运》2
第二节:熟食的开始2
2.有巢氏时代3
3.钻木取火图5
4.烧鱼烤肉图6
第三节:陶器的使用6
5.石烹法示意图8
7.山东沂大范庄出土的陶鬶9
6.山西陶寺遗址出土的釜灶9
8.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出土的陶鼎10
9.湖南安乡县汤家岗出土的陶碗10
10.河南安阳后岗出土的陶缽11
11.泥条盘筑法11
第四节:原始社会的主要食物和烹饪12
12.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的薄胎高柄杯16
13.山东临沂大范庄出土的黑陶杯16
14.山东兖州王因村出土的弧形杯17
15.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的单耳、双耳杯17
16.古代骨匕、陶勺图18
第二章:夏、商、西周的烹饪21
第一节:夏朝的烹饪21
17.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的铜爵22
第二节:商朝的烹饪23
18.书影件之二: 《甲骨文编》中的“牢”、“雀”、“鱼”24
世界上最早最大的铜锅26
19.商代司母戊大鼎27
商代的烹饪技艺28
21.河南安阳殷墟5号墓出土的三联甗29
20.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铜刀29
第三节:西周的烹饪30
一、诗经32
二、周礼34
(一)庞大的服务机构与分工34
22.书影件之三:《周礼·天官》35
(二)注意食物味性和时令的配合36
(三)重视原料的鉴别和冷藏37
三、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食谱和主要食品38
26.北京延庆县西拨子村出土的铜匙39
25.北京延庆县西拨子村出土的铜刀39
24.北京延庆县西拨子村出土的铜鼎39
23.北京延庆县西拨子村窖藏的铜釜39
2 7.宝鸡竹园沟一号墓出土的铜爵40
28.四川彭县出土的铜罍40
四、医食同源的食疗法44
第三章:春秋、战国的烹饪51
29.书影件之四:《礼记·内则》52
第一节:南北菜系已初步形成53
第二节:绚丽多彩的烹饪风格已初步奠定56
一、认真选料和加工56
二、注意火候和刀功57
三、讲究调味59
四、重视饮食卫生和饮食疗法61
一、丰富多彩的宴会形式63
第三节:宴会技艺的大发展63
三、讲究筵席的陈设和食序64
二、严格的等级制度和接待规格64
四、丰富的宴会食单65
五、注意排菜和上菜的程序65
六、重视宴会中的礼节仪式66
第四节:技艺精湛的烹饪器具和食器67
一、世界罕见的艺术珍品——尊和盘68
30.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尊和盘68
二、两千四百年前的“冰箱”69
32.莲鹤方壶70
31.错金龙耳铜方鉴70
三、青铜器中杰作之一的“莲鹤方壶”70
四、我国古代最早的炒炉71
五、艺术高超的“桌子”——铜方案71
33.错金银龙凤鹿纤结座铜方案71
六、制作精巧的金盏72
34.湖北随县刘家崖出土的铜勺72
35.河南浙川县下寺一号墓出土的铜勺72
第五节:世界最早的烹饪理论——本味篇73
36.书影件之五:《吕氏春秋·本味》篇73
第六节:《黄帝内经》中的烹饪学78
一、科学的配膳原则78
二、严格的用膳制度81
三、注意五味调和81
第四章:秦汉的烹饪85
第一节:烹饪原料的丰富和素菜的兴起86
第二节:调味与烹调的特点88
3 7.山东诸城出土的汉墓画像石“庖厨图”(摹本)91
第三节:红、白案的分工与面点的进步92
38.嘉峪关汉代画像砖“灶前烧火图”(摹本)94
39.嘉峪关汉代画像砖“持锤击杀牲畜图”94
40.嘉峪关汉代画像砖“揉面图”94
41.嘉峪关汉代画像砖“切肉烤肉图”(摹本)95
42.嘉峪关汉代画像砖“托盘提壶婢女图”95
第四节:厨房设施的改进97
43.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西汉早期陶灶99
44.扬州东风砖瓦厂出土的王莽时代的陶灶99
45.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出土的陶磨100
46.湖北云梦睡虎出土的西汉铁鼎101
47.咸阳马泉西汉墓出土的铁釜101
48.西汉铁钳和铁铲102
第五节:宴会技艺进一步发展102
49.广东德庆辽山出土的铜案105
50.安徽天长县汉墓出土的彩绘漆耳杯106
51.安徽天长县汉墓出土的漆勺106
第六节:饮食业的兴起与最早的给养标准106
第七节:枚乘《七发》中的烹饪108
节一节:《齐民要术》中的烹饪111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的烹饪111
一、它是当今世界保存下来较早较完整的烹饪专章112
二、它比较系统地总结和继成了我国秦汉以前的烹饪方法113
三、它还保存了一些早已失传的古籍的烹饪部分内容。114
四、它第一次记录了我国酵面制作技术115
五、它对中外烹饪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16
第二节:其他烹饪资料118
54.杀猪图120
53.杀牛图120
52.婢女烫洗家禽图120
第三节:烹饪器具的发展与烹饪的进步121
55.江苏句容县晋出土的青瓷灶121
56.吉林省集安县高丽墓出土的甑和釜122
57.江苏省宜兴县西晋墓出土的青瓷碗122
58.河北省东魏李希宗墓出土的全套酒具123
59.河北省东魏李希宗墓出土的银杯124
第四节:调味技术的发展和饮食卫生的要求126
第六章:隋唐五代的烹饪132
60.辽饶州故城出土的铁锅134
61.安徽亳县隋墓出土的炊事俑和陶灶134
第一节:名厨和专著135
62.安徽合肥市西郊隋墓出土的碓135
一、谢讽及其《食经》136
二、韦巨源及其《食谱》138
63.书影件之六:唐韦巨源《食谱》139
三、段成式及其《酉阳杂俎》141
四、郑望之的《膳夫录》及其他142
第二节:发达的饮食业144
第三节:重视食品保藏、卫生和食疗150
第四节:从唐诗中看我国烹饪技艺的成就153
64.内蒙呼和特市出土的隋唐银杯155
65.辽宁昭盟喀喇泌旗出土的唐代银盘155
66.江苏丹徒丁卯桥出土的唐代银酒令筹157
67.江苏丹徒丁卯桥出土的银涂金色龟负酒筹筒158
第七章:宋辽金元的烹饪161
第一节:丰富的烹饪原料和食品161
第二节:繁荣的饮食业167
一、星罗棋布的饮食网点168
68.清明上河图168
二、延长营业时间169
四、重视培训有素的业务人员171
六、服务方式灵活多样171
三、服务周到171
五、增加花色品种,任客点唤171
七、讲究门面装饰172
第三节:美食家、名厨和专著174
69.书影件之七:元朝《馔史》175
一、《太平御览》177
二、《本心斋疏食谱》178
三、《云林堂饮食制度集》178
四、《饮食须知》180
五、美食家181
(一)苏轼181
(二)陆游182
(三)黄庭坚183
(四)郑樵183
第四节:烹食器具的改进185
70.大葆台出土的金代铁锅185
71.辽代银执壶186
72.南宋瓷碗186
73.金代瓷盘186
74.元代瓷盘186
75.元代青白釉高足杯186
76.辽代小银壶186
77.宋代烹调画像砖188
第五节:烹调技术的发展191
第六节:《饮膳正要》及其饮食卫生196
第八章:明清的烹饪201
第一节:美食家、名厨和专著202
一、《宋氏养生部》202
78.书影件之八:《饭有十二合说》203
79.书影件之九:老老恒言中的《粥谱》204
二、《遵生八牋·饮馔服食部》205
三、《易牙遗意》206
80.书影件之十:《易牙遗意》207
四、《饮食辩录》209
五、《养小录》210
六、《调鼎集》211
七、曾懿和《中馈录》212
八、美食家212
(一)李渔212
(二)曹雪芹214
第二节:袁枚在烹饪上的成就216
81.书影件之十一:袁枚像217
一、注意选购和选用优质原料218
二、对原料加工、切配要细致卫生218
三、会选用上品作料来调味219
四、要注意火候219
五、讲究菜肴的色、香、味、形、器220
六、在面点方面提倡小巧精美的特色221
七、在筵席中还提出了“三反对”、“三提221
倡”、“一注意”的主张221
八、是对厨师的职业道德和技术修养提出了严格的要求222
第三节:明清著名的食谱和筵席223
一、著名的宫廷食谱和筵席223
82.书影件之十二:皇极殿千叟妄位次示意图227
二、孔府的筵席和食谱228
三、满汉全席230
第九章:中国菜点的构成和烹饪特点237
第一节:中国的素菜点237
第二节:中国少数民族的菜点240
第三节:中国菜系(帮别)和流派243
第四节:中国菜点的烹饪特点249
83.孔府满汉宴的银质餐具——鸭池254
84.孔府满汉宴的银质餐具——鱼形碗255
第十章:中国烹饪技术对世界的影响257
附录目录261
附表一:我国历代主要栽培植物性原料表261
附表二:我国历代主要驯养动物性原料表265
附表三:我国历代主要调味品使制表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