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UG CAD工程应用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UG CAD工程应用基础
  • 沈洪才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6854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19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231页
  • 主题词: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软件,Unigraphics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UG CAD工程应用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要1

1.1 引言1

1.2 UG的术语3

1.3 UG的学习途径6

1.3.1 经过培训6

1.3.2 自我学习7

1.4 UG的体系结构11

1.4.1 UG的全局环境变量11

1.4.2 UG的基本目录结构12

1.4.3 UG支持的文件类型15

1.5 产品设计基本流程17

1.5.1 概念设计18

1.5.2 技术设计20

1.5.3 详细设计20

1.5.4 产品开发流程小结21

2.1.1 建模单位22

2.1 通用约定22

第2章 通用基础22

2.1.2 语言环境和UG文件中的语言24

2.1.3 日期25

2.1.4 坐标系统25

2.1.5 组织部件中数据的策略29

2.1.6 布局与视图37

2.1.7 字体和字符集40

2.1.8 引用集40

2.1.9 载入选项41

2.1.10 部件属性42

2.1.11 质量特性计算的设置43

2.1.12 种子部件45

2.1.13 UG打印与绘图47

2.2 模型的创建50

2.2.1 部件的结构50

2.2.3 标准部件表达式52

2.2.2 建模的精度52

2.3 制图通用约定55

2.3.1 绘图原点55

2.3.2 视图投影方法55

2.3.3 图纸幅面和格式55

2.3.4 标题栏57

2.3.5 图案58

2.4 UG文件管理62

2.4.1 PDM环境下的文件管理62

2.4.2 操作系统下的文件管理63

2.5 UG系统配置和设置67

2.5.1 ugii_env.dat的设置68

2.5.2 默认文件70

2.5.3 各种设置的对话框75

2.6 数据交换78

2.6.1 IGES—初始图形交换规范81

2.6.2 STEP 20383

2.6.3 STEP 21484

2.6.4 DXF/DWG85

2.6.5 CGM计算机图形图元文件86

2.6.6 其他图像文件86

2.6.7 2D转换87

2.7 部件的清理87

2.8 部件的检查89

第3章 实体建模93

3.1 建模的概念93

3.2 建模的一般步骤94

3.3 建模默认文件的设置95

3.4 曲线96

3.4.1 曲线应用基本要求98

3.4.2 曲线使用的其他注意事项99

3.5 草图103

3.5.1 概述103

3.5.2 建立草图的要求105

3.6 特征109

3.6.1 UG的特征分类体系110

3.6.2 成型特征的参考特征111

3.6.3 成型特征的体素特征113

3.6.4 成型特征的扫掠特征114

3.6.5 特征操作118

3.6.6 直接建模131

3.6.7 特征的管理要求132

3.7 建模中的可编辑性140

3.8 数据完整性141

3.8.1 一般要求141

3.8.2 数据的状态管理142

3.9 信息的查询和分析143

3.9.1 总体检查143

3.9.2 特定对象的信息147

4.1.1 装配概念的理解150

第4章 装配建模150

4.1 装配概述150

4.1.2 UG装配应用的特点和功能153

4.2 装配环境的设定153

4.3 装配方法155

4.3.1 自底向上设计155

4.3.2 自顶向下设计159

4.3.3 自顶向下方法和自底向上方法的比较159

4.3.4 装配的上下文控制161

4.4 引用集162

4.4.1 基本概念162

4.4.2 引用集的创建和修改164

4.4.3 引用集的检查166

4.4.4 引用集的使用166

4.4.5 引用集的置换166

4.5.1 封装169

4.5.2 定义产品外形169

4.5 装配模型的简化表达169

4.5.3 提升170

4.5.4 简化173

4.5.5 小平面表示174

4.6 创建装配的具体方法和规则177

4.6.1 按实际的安装顺序进行装配177

4.6.2 在主装配中使用“绝对定位”的方法装配子装配件178

4.6.3 在子装配中使用匹配条件进行装配181

4.6.4 一般不允许在不同子装配中使用部件间的交叉约束,以避免Linked_Object的产生182

4.6.5 配对条件建立的总体策略185

4.7 装配的重量管理187

4.7.1 直接进行重量计算187

4.7.2 装配重量管理188

4.7.3 装配中重量信息的运用192

4.8 零件明细表193

4.9 装配克隆198

5.1 制图概述200

第5章 制图200

5.2 制图环境202

5.2.1 默认文件202

5.2.2 其他设置204

5.3 使用主模型204

5.4 引用集205

5.5 制图的一般过程205

5.6 图纸206

5.7 视图207

5.7.1 视图概述207

5.7.2 视图显示208

5.8 尺寸211

5.9 注释215

5.10 表面粗糙度216

5.11 焊缝符号216

5.12 关联制图对象217

5.13 制图的检查21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