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融消费保护法与案例解析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金融消费保护法与案例解析 第2版
  • 邱锦添,胡胜益,林克宪合著 著
  • 出版社: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 ISBN:978986255485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47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金融消费保护法与案例解析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消费者、金融消费者与金融衍生品1

一、消费者1

二、金融消费者4

三、金融衍生品6

第二节 金融消费者之特殊性及特殊权利7

一、金融消费者之特殊性7

二、金融消费者之特殊权利9

第三节 金融消费者之基本权利12

一、金融消费知情权12

二、金融消费公平交易权13

三、金融消费者自由选择权13

四、金融消费者损害赔偿权13

五、金融消费安全权13

六、金融消费者受教育权14

第二章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之理论依据15

第一节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之法学理论分析15

一、契约自由之发展15

二、从形式正义到实质正义17

第二节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之监督管理理论分析18

第三节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之必要性20

一、自然垄断理论20

二、资讯不对称理论20

三、金融消费者保护与金融监管之关系21

第三章 台湾金融消费者保护法之分析23

第一节 金融消费者保护法之制定与立法理由23

一、制定经过23

二、立法理由23

第二节 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内容分析24

一、总则24

二、金融消费者保护27

三、金融消费争议处理31

四、附则39

第三节 金融消费争议处理机制——金融消费评议中心41

一、设立源起41

二、金融消费评议中心组织与职掌43

三、金融消费争议处理流程44

四、运作及案件处理46

五、未来展望——与金融业之合作48

附表一 金融消费者保护法暨立法理由49

第四章 国外金融消费者保护法之概述71

第一节 英国71

第二节 美国73

第三节 日本75

第四节 澳洲76

第五节 新加坡79

一、沿革及法律依据79

二、组织架构80

第六节 韩国80

第七节 比较分析81

一、立法方面81

二、监督管理方面82

三、金融消费者权益纠纷解决机制83

四、消费者教育方面83

附表二 各国金融管理机关一览表84

附表三 英国、新加坡、日本等国金融消费争议解决机制比较85

第五章 大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之现况与建议91

第一节 大陆金融消费者保护法之现况91

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体系方面之缺陷92

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行政监管方面之缺陷94

三、金融消费者权益纠纷解决机制方面之缺陷95

第二节 健全大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之建议97

一、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之立法97

二、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之监管102

三、健全金融消费者纠纷之解决机制105

四、培育金融消费者教育机制106

第六章 两岸金融消费争议法制之比较109

第一节 概述109

第二节 大陆地区110

一、大陆地区金融消费争议之特色110

二、大陆地区对金融消费争议尚未制定专法111

三、大陆地区有关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常见的各种纠纷112

第三节 台湾地区115

一、我国金融消费争议之特色115

二、我国《消费者保护法》对金融消费者之保护不足117

第四节 比较分析119

一、立法方面119

二、金融业之监督方面119

三、对于金融消费者权益申诉方面119

第七章 案例解析123

第一节 重大案例之解析123

一、国外案例123

(一)金融衍生品交易之不对称讯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雷曼连动债及KODA案123

(二)美国安隆(Enron)公司财务报表粉饰(Window Dressing)破产案128

(三)高盛集团离职员工窃取交易程式密码道德风险控管失当案129

(四)李森拖垮英国霸菱银行之风险控管不当案131

(五)世界最大的期货丑闻——日本住友商社铜期货风险控管不良事件133

二、国内案例136

(一)彭日成吸金道德风险(Moral Hazard)案136

(二)兆丰资本亚洲公司保荐洪良国际在香港上市未充分监督案137

(三)中信金插旗兆丰金——辜仲谅红火公司违反银行法及内线交易(Inside Trade)案139

(四)王又曾掏空力霸、亚太固网等公司双重道德风险(Double Moral Hazard)案140

(五)博达科技公司财报造假掏空案146

(六)雅新公司财报不实(Window Dressing)案149

第二节 法院判决之案例151

一、连动债争讼是否适用证券交易法?151

二、连动债争讼是否适用消费者保护法?153

三、连动债争讼是否适用证券投资信托及顾问法或证券投资信托事业管理规则?155

四、银行及信托公会之内规及注意事项之性质为何?158

五、连动债可否在我国销售?160

六、银行是否已尽风险告知及说明义务之认定?162

七、银行有无不定期报告之义务?167

八、未于事前告知发行机构财务状况恶化有无违反善良管理人注意义务?169

九、投资人之损失与违反善良管理人注意义务间有无因果关系?173

第三节 金融评议之案例175

一、银行业175

(一)银行是否有义务要「随时」通知投资人投资损益?175

(二)信用卡分期付款消费金额,能否为满额赠礼活动累计?177

(三)用11分钟即可了解的连动债?179

二、保险业180

(一)自费购买之水药、贴布及软膏是否为强制汽车责任保险之医疗费用给付范围?180

(二)既往症认定一一投保前与投保后疾病相同,能否认定为投保前疾病?182

(三)意外伤害保险之残废保险金应以意外伤害所致为给付要件!183

(四)金融机构于投资型保单招揽时,应详尽说明所可能产生之投资损益及保单费用184

(五)哪来的广告文宣?(业务员招揽投资型保单时是否有保证获利)186

三、证券期货188

股票、期货授权代理人代为操作所产生之损失赔偿188

参考文献191

附录199

一、依据金融消费者保护法第4条第2项规定所发布之令199

二、金融服务业从事广告业务招揽及营业促销活动办法201

三、金融服务业确保金融商品或服务适合金融消费者办法204

四、金融服务业提供金融商品或服务前说明契约重要内容及揭露风险办法208

五、金融消费争议处理机构设立及管理办法211

六、金融消费争议处理机构评议委员资格条件聘任解任及评议程序办法221

七、财团法人金融消费评议中心调处要点228

八、金融消费者保护法争议处理程序流程图232

九、○○银行从事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处理程序234

十、公告金融消费者保护法第29条第2项之一定额度2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