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小城镇社区建设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小城镇社区建设教程
  • 水延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7503519304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343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35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小城镇社区建设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 刘海藩1

第一篇 小城镇社区概述1

第一章 什么是小城镇社区1

第一节 社区及其类型1

一 社区的概念1

二 社区的类型2

第二节 村庄、集镇、城市4

一 村庄4

二 集镇5

三 城市7

一 小城镇社区的内涵和外延10

第三节 小城镇社区及其特点10

二 小城镇社区的类型和特点11

三 小城镇社区的结构和功能15

第二章 城镇的起源和历史发展19

第一节 城镇的起源19

一 几种不同的学说19

二 城镇产生的根本原因20

第二节 工业革命前的城镇22

一 古代的城镇23

二 中世纪的城镇25

第三节 工业革命后的城镇28

一 近代的城镇28

二 现代的城镇35

第四节 工业革命前后城镇的不同特点41

第一节 新中国城镇的发展历程45

一 恢复和初步发展时期(1949—1956年)45

第三章 新中国城镇的发展和小城镇社区的现状45

二 调整和曲折发展时期(1956—1978年)49

三 改革和加速发展时期(1978年至今)53

四 主要经验教训和存在问题58

第二节 小城镇社区的现状62

一 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城镇62

二 乡级人民政府所在地集镇70

三 管理区及其以下集镇75

第一节 规划的内涵和重要意义78

一 规划的内涵和种类78

第四章 小城镇社区规划概述78

第二篇 小城镇社区规划78

二 规划的重要意义82

第二节 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84

一 规划的指导思想84

二 规划的基本原则88

第三节 规划的一般程序和主要方法91

一 规划的一般程序91

二 规划的主要方法94

第五章 区域性城镇体系规划99

第一节 区域性的城—镇—乡体系99

一 什么是城—镇—乡体系99

二 城—镇—乡之间的关系101

一 全国的城—镇—乡体系103

第二节 中国城—镇—乡体系的现状103

二 湖北省和孝感市的城—镇—乡体系107

第三节 认真做好区域性城镇体系规划110

一 规划的基本要求110

二 规划的主要内容113

三 规划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16

第六章 城(镇)区建设总体规划119

第一节 城(镇)区建设规划的类型119

一 规划的主要类型119

二 总体规划及其作用120

一 确定城(镇)区的性质122

第二节 认真做好城(镇)区建设总体规划122

二 制定城(镇)区发展目标123

三 预测城(镇)区发展规模126

四 规划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30

第三节 评价小城镇社区的社会指标体系132

一 社会指标及其体系132

二 如何评价小城镇社区发展状况135

第三篇 小城镇社区建设142

第七章 经济建设142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现状142

一 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城镇的现状142

二 乡级人民政府所在地城镇的现状144

三 管理区及其以下集镇的现状148

一 调整所有制结构149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149

二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151

三 搞好城镇集体经济和供销合作社改革153

四 深化乡镇企业改革155

五 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156

第三节 经济发展战略159

一 调整经济结构159

二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161

三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163

四 加强东中西合作,扩大对外开放165

一 机构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168

第八章 政治建设168

第一节 推进政府机构改革168

二 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170

三 精简政府机构172

四 转变政府职能173

第二节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176

一 深入改革党政领导干部制度176

二 继续推行公务员制度178

三 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素质180

第三节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181

一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81

二 做好人民政协工作182

三 扩大基层民主183

四 加强法制建设184

第四节 坚持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185

一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185

二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186

三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187

第九章 文化建设189

第一节 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民素质189

一 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89

二 加强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191

三 加强文化建设要处理好几个关系192

第二节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195

一 加强思想建设195

二 加强道德建设198

第三节 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事业201

一 发展教育事业201

二 发展科技事业204

三 发展文化事业207

第四节 加强城(镇)区文明建设209

一 搞好文明小区建设209

二 加强新城镇居民教育210

第十章 社会环境建设213

第一节 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213

一 社会保障概述213

二 社会保险及其主要内容216

一 失业保险217

第二节 失业保险和再就业工程217

二 再就业工程218

第三节 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221

一 养老保险221

二 医疗保险225

第四节 社会救助和社会优抚228

一 社会救助228

二 社会优抚和安置231

第五节 社会福利和社区服务233

一 社会福利233

二 社区服务236

一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238

第六节 社会治安238

二 标本兼治,重在基层239

第十一章 生态环境建设242

第一节 城镇生态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242

一 城镇生态系统及其特点242

二 城镇生态环境的现状244

三 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城镇生态环境考核指标247

第二节 人口249

一 城镇人口再生产类型已经发生根本变化249

二 城镇人口再生产的奋斗目标和主要措施250

第三节 土地253

一 城镇用地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253

二 城镇建设用地管理的标准和措施256

一 城镇水环境问题258

第四节 水体258

二 加强城镇水资源管理260

第五节 大气和环境噪声263

一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263

二 环境噪声污染及其防治264

第六节 固体废物和城区环境266

一 固体废物污染及其防治266

二 城区环境及其管理267

第一节 居民住宅建设271

一 必须重视居民住宅建设271

第十二章 市政设施建设271

二 居民住宅的设计、施工和管理273

三 加快住房制度改革275

第二节 生产设施和仓储建设277

一 生产设施建设277

二 仓储设施建设279

第三节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280

一 县级市和县城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280

二 建制镇和非建制镇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286

第四节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288

一 必须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288

二 对外交通和道路290

三 供水和排水294

四 电力和邮电296

第四篇 小城镇社区管理300

第十三章 管理体制及其改革300

第一节 原有社会管理体制及其弊端300

一 原有社会管理体制形成的历史条件及其特点300

二 原有社会管理体制的历史作用和主要弊端303

第二节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及其方向306

一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性306

二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308

第三节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和措施311

一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311

二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313

一 行政管理的特点和原则317

第一节 行政管理317

第十四章 社区管理的三种类型317

二 行政管理的职能和手段320

三 县(市)、乡(镇)两级行政管理的特点324

第二节 社团管理327

一 社会团体及其类型327

二 社团管理的特点和作用328

三 加强对社团的培育和管理331

第三节 自治管理335

一 自治管理的类型和性质335

二 自治管理的任务和特点336

三 自治管理的地位和作用339

后记3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