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能源工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能源工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57/34290421.jpg)
- 魏保太主编;天津大学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 ISBN:15255·049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244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5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能源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能源概论1
§1-1 能量及能源1
1.能量的种类1
目录1
2.能源3
3.能量的转换、输送和储存5
§1-2 我国的能源资源9
§1-3 能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0
§1-4 我国的能源构成及能源有效利用率12
1.资源问题15
§1-5 能源问题的现状和前景15
2.新能源的开发前景17
3.我国能源事业的发展和问题18
§1-6 节能的潜力和途径19
1.节能潜力的分析19
2.节能的途径20
§1-7 能源与环境污染21
1.热污染21
2.二氧化碳问题22
3.硫化物问题23
4.氮化物问题24
5.放射性污染24
6.其它污染25
参考文献25
第二章 热平衡分析法26
§2-1 能源有效利用的评价指标26
1.能源消费系数26
2.单位产品能耗26
3.能源利用效率26
§2-2 热平衡分析法的基本概念27
§2-3 典型热平衡体系29
1.能源转换设备和用能设备组成的体系29
2.能源在一组设备中被逐级利用的体系30
3.具有余热利用的体系31
4.具有重热利用的体系34
5.余热和重热利用甚为复杂的体系36
§2-4 热流图的应用37
参考文献40
1.能的“质量”(品位)概念41
2.?的定义及其表达式41
第三章 ?分析法41
§3-1 ?及其计算41
3.气体的?43
4.低温物质的?49
5.混合气体的?49
6.非压缩性流体的压力?50
7.燃料?50
8.未完全燃烧烟气的化学?54
9.化学反应?54
10.炉内喷入水蒸汽的?56
1.稳流系统?平衡方程57
§3-2 ?平衡及?效率57
2.?效率ηex59
§3-3 炉内燃烧?损失66
§3-4 热交换系统的?损失70
1.传热过程的理论?损失70
2.传热过程的实际?损失71
3.散热?和排热?71
§3-5 蒸汽动力循环的?分析76
1.?损失77
2.循环的?效率77
参考文献81
§4-1 工业窑炉节能82
1.概述82
第四章 节能技术82
2.窑炉本体的能量损失83
3.加强绝热,减少各类散热损失87
4.烟气余热的回收利用91
5.工业窑炉的综合节能94
§4-2 化工生产过程热回收95
1.概述95
2.热?图96
3.热?线的复合96
4.热回收系统的组合97
3.蒸汽动力装置的总热效率和?效率97
5.系统的?损失98
§4-3 余热动力回收105
1.余热源及其利用105
2.余热动力回收的热力学分析106
3.余热动力回收系统工质的选择111
4.余热发电系统113
§4-4 热泵技术118
1.概述118
2.热泵原理119
3.热泵与节能125
§4-5 热管技术128
1.概述128
2.热管的工作原理128
3.热管结构与材料129
4.热管的传热性能130
5.余热回收中采用的热管换热器135
§4-6 节能措施的技术经济评价137
1.节能经济效果的评价标准138
2.节能投资经济效果计算方法139
3.余热动力回收方案的评价指标141
4.节能技术经济计算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142
参考文献142
第五章 太阳能144
§5-1 太阳辐射能144
1.太阳常数144
2.太阳辐射的几何关系145
3.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147
4.倾斜面上的入射辐射148
§5-2 太阳能集热器的热性能和光学性能149
5.倾斜面与水平面直接辐射的比值149
1.平板集热器150
2.聚光集热器159
§5-3 太阳能热利用169
1.太阳能热水系统169
2.太阳能供暖与制冷172
3.工业过程的太阳能热利用175
4.太阳能热力发电176
参考文献177
1.地热的来源179
§6-1 地热资源179
第六章 地热能利用179
2.地热资源的类型180
3.地热流体181
§6-2 地热发电系统182
1.分离系统182
2.闪蒸系统182
3.双循环系统183
4.全流系统183
§6-3 地热发电双循环的热力学分析184
§6-4 提高地热发电转换效率的途径186
1.多级闪蒸系统187
2.多级蒸发双循环系统188
3.超临界循环190
4.地热流体为汽-水混合物的高效率转换系统191
§6-5 地热发电的进展192
§6-6 地热发电的经济性194
§6-7 综合利用地热能194
参考文献195
§7-1 生物质能196
1.沼气196
第七章 其它可再生能源196
2.沼气产生的原理197
3.厌氧分解的基本条件198
4.沼气发酵池的构造和工作原理199
5.沼气利用及其经济效益202
§7-2 风能及其利用205
1.风能利用原理205
2.我国的风力资源209
3.风力发动机210
§7-3 海洋能213
1.概述213
4.风能利用的现状与远景213
2.潮汐发电214
3.海水温差发电218
4.波浪发电221
参考文献222
第八章 能源系统工程223
§8-1 导言223
§8-2 能源系统工程的常用方法224
1.回归分析法225
2.投入产出分析法227
3.线性规划方法231
§8-3 能源预测与能源规划233
1.能源需求预测233
2.能源供应预测236
3.能源规划与计划236
§8-4 能源系统的能流分析238
§8-5 净能源分析241
参考文献243
附录244
附表1 常用单位换算表244
附表2 能量单位换算表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