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
  • 颜世富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24294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327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48页
  • 主题词:心理卫生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心理健康与美好人生1

第一节 文化与心理健康2

一、中西文化对自我的态度2

二、文化与自我观念、自我表露4

三、自我观念与心理健康5

四、生活方式与疾病8

第二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9

一、中国古人的标准9

二、西方心理学家的标准10

三、心理健康的内容11

第三节 心理诊断13

一、四诊心法14

二、智力测验18

三、人格测验21

四、态度测量25

五、临床神经心理学检查26

六、评定量表27

第四节 心理健康自测30

一、测量自觉症状及其程度31

二、测量情绪是否健康36

三、测量忧郁及其程度38

四、测量焦虑41

五、测量生活事件对心身健康的影响42

六、测量心理年龄46

七、测量是否关心自己的身体47

八、测量对目前工作是否满意52

一、心理健康:长寿的秘诀56

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长寿长乐56

二、心理健康:美满幸福生活的源泉57

第二章 生命的历程60

第一节 外国人眼中的灵魂61

一、国外对灵魂的观察62

二、哲学家对灵魂的认识64

三、心理学家对精神世界的探索66

第二节 生命的开始68

一、胚胎发生68

二、心理与行为的遗传70

三、环境72

四、胎教73

第三节 心身发展分期77

三、弗洛伊德的分期理论78

二、斯腾的分期理论78

一、《内经》的分期理论78

四、埃里克森的分期理论79

五、哈维哈斯特的分期理论79

六、张春兴的分期80

七、我们的分期观点80

第四节 生命与死亡81

一、对死亡的理解82

二、死亡标准85

三、垂死过程87

四、濒死体验89

五、死亡与疾病治疗92

第三章 心身发展保健96

第一节 优生97

一、最佳生育年龄97

二、选择性交时间、地点98

三、重视“神交”100

四、胎儿发育与孕妇保健101

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保健106

一、婴儿期身体与动作的发展106

二、婴儿期心理发展110

三、婴儿期心理卫生113

第三节 童年期的心理保健120

一、童年期身体与动作的发展120

二、童年期心理发展122

三、童年期心理卫生127

第四节 青年期的心理保健137

一、青年期身体的发展137

二、青年的心理与行为特征139

三、青年期的心理卫生144

第五节 壮年期的心理保健149

一、壮年期的身体特征149

二、壮年期的心理特征150

三、壮年期的心理卫生151

第六节 中年期的心理保健153

一、中年期的身体特征153

二、中年期的心理特征154

三、中年期的心理卫生154

第七节 老年期的心理保健158

一、老年期的身体特征158

二、老年期的心理特点158

三、老年期的心理卫生160

第四章 应激与疾病167

一、疾病的概念168

第一节 病因168

二、西医病因说170

三、中医病因说171

第二节 应激171

一、应激的概念171

二、心理应激原173

三、心理应激原的测量174

四、应激反应的过程176

第三节 古代名医眼中的心理因素177

一、《黄帝内经》177

二、张仲景178

三、孙思邈178

四、陈无择179

五、张子和179

第四节 应激时的生理反应180

一、神经内分泌反应181

二、物质代谢变化182

三、身体的机能变化183

第五节 应对与减轻应激反应183

一、影响应激强度和类型的因素184

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185

三、应对188

四、应激的防治原则188

第五章 心理因素影响的躯体疾病191

第一节 心身疾病概述192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192

二、心理社会因素心身疾病发病率192

三、心理因素与心身疾病193

一、内科疾病中的心理因素195

第二节 临床各科疾病中的心理因素195

二、妇产科疾病中的心理因素201

三、外科、皮肤科疾病中的心理因素204

四、临床其他各科疾病中的心理因素205

五、癌症中的心理因素207

第三节 心身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原则208

一、心身疾病的预防原则208

二、心身疾病的治疗方法210

第六章 自我心理防卫方式213

第一节 冲突与挫折214

一、冲突214

二、挫折215

第二节 心理防卫方式的种类217

三、挫折的心理与行为反应217

一、否认219

二、压抑219

三、投射219

四、合理化219

五、反向作用220

六、转移220

七、退行220

八、升华220

九、补偿221

十、抵消221

十一、隔离221

十二、幻想221

第三节 心理防卫方式的测量222

十五、自居222

十四、幽默222

十三、转化222

一、防卫方式问卷223

二、防卫方式问卷的统计指标230

三、DSQ廓图分析230

第四节 心理防卫机制与心身保健231

一、心理防卫机制的特征231

二、消极的心理防卫机制232

三、心理防卫机制与心理健康233

第七章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235

第一节 心理治疗概述236

一、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关系236

二、心理治疗的概念237

三、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区别239

四、心理治疗的范围241

第二节 心理治疗的分类242

一、按文化差异进行分类243

二、按疗法依据的学派系统分类243

三、按治疗的场所进行分类244

四、按医患沟通方式进行分类244

五、按心理现象的实质进行分类244

六、按内容方式进行分类245

七、按觉醒程度、意识范围进行分类245

第三节 心理治疗方法介绍246

一、经典的精神分析疗法246

二、新精神分析疗法249

三、简便精神疗法250

四、谁知领悟疗法251

五、催眠疗法251

六、祝由疗法253

七、移精变气疗法254

八、解梦疗法255

九、系统脱敏疗法257

十、满灌疗法258

十一、厌恶疗法259

十二、生物反馈疗法261

十三、悟践疗法262

十四、理性情绪疗法263

十五、情志相胜疗法264

十六、激情刺激疗法267

十七、顺情从欲疗法268

十八、气功疗法268

十九、患者中心疗法271

二十、按摩疗法272

第八章 心理障碍274

第一节 精神症状275

一、感知障碍275

二、注意障碍277

三、记忆障碍277

四、思维障碍278

五、情感障碍283

六、意志障碍285

七、智能障碍286

八、意识障碍288

九、动作行为障碍291

第二节 心理障碍的分类293

第三节 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的判别标准299

二、生物医学角度的标准300

一、经验角度的标准300

三、社会适应角度的标准301

四、统计学角度的标准302

第四节 神经病、神经症和精神病302

一、神经病303

二、神经症303

三、精神病304

第九章 心理调节实践306

第一节 “心病”何其多307

第二节 通用心理保健方法310

一、暗示疗法311

二、松弛疗法313

三、心身保健按摩314

二、心理医生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317

一、做好保密工作317

第三节 心理咨询注意事项317

三、以患者为中心318

四、重视来访者的社会文化背景318

五、选择适当的环境318

六、坚持渐进性原则319

七、做好转诊工作319

八、知行合一319

九、综合治疗320

第四节 坚持心理锻炼,迎接人生挑战320

一、心理活动与人类历史320

二、终生调心,终生受益321

三、开发心理潜能,争取更大成功321

后记3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