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系统论与系统工程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祝世讷,陈少宗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750672532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59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572页
- 主题词:中医学(学科: 系统工程学) 中医学 系统工程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系统论与系统工程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篇 系统科学与中医9
第一章 系统与系统论9
第一节 系统9
第二节 系统论15
第三节 系统论的发展25
第四节 系统论的基本原理31
第二章 从还原论到系统论39
第一节 还原论的背景39
第二节 还原论的形成44
第三节 医学还原论48
第四节 还原论的局限55
第五节 还原论转向系统论61
第三章 系统科学的发展67
第一节 系统科学体系的形成67
第二节 系统科学的主要理论71
第三节 系统工程学85
第四章 中国传统的系统思维91
第一节 系统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的主干91
第二节 中国系统思维的主要理论97
第三节 中国系统思维的实践104
第四节 中国传统系统思维的价值109
第五章 系统科学在中医的应用119
第一节 总结中医学的系统思维119
第二节 阐明中医系统思维的科学性123
第三节 揭示中医学的科学原理128
第四节 系统科学各学科在中医的应用137
第二篇 中医系统论147
第六章 中医系统论的背景147
第一节 中医现代研究面临的困难147
第二节 科研思路问题的迫切性153
第三节 坚持和发展系统论思维159
第一节 中医系统论研究进展165
第七章 中医系统论研究165
第三节 向中西医学的差异点开拓168
第二节 继承中医传统的系统思维169
第三节 建设现代中医系统论176
第十二章 有序性原理185
第八章 元整体原理187
第一节 中医学的元整体原理187
第二节 元整体与合整体191
第三节 人的元整体特性195
第四节 人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00
第五节 整体最佳与整体调节204
第九章 非加和原理210
第一节 中医学的非加和原理210
第二节 系统的系统质213
第三节 人的系统质215
第四节 系统质的病变220
第五节 “辨证”与“辨病”的关系223
第一节 中医学的有机性原理229
第十章 有机性原理229
第二节 实体与实体性疾病234
第三节 关系与失调病机240
第四节 人的有机性与系统中心论246
第五节 微生态学的系统思维254
第十一章 功能性原理259
第一节 中医学的功能性原理259
第二节 人的非解剖结构262
第三节 人的功能子系统269
第四节 器质性病变的内在发生机制273
第五节 发扬中医功能病理的优势278
第一节 中医学的有序性原理285
第二节 从“稳定”到“有序稳定”290
第三节 人是典型的耗散结构295
第四节 人的有序稳定298
第五节 阴平阳秘是非平衡有序稳态304
第十三章 自主性原理309
第一节 中医学的自主性原理309
第二节 人是典型的自组织系统313
第三节 自主调理是治疗学的第一原理317
第四节 “阴阳自和”的自主调理规律322
第五节 “五行”的自主调理机制326
第十四章 中医系统论在科研的应用332
第一节 科研突破的关键在思路332
第二节 科研思路的突破口337
第三节 科研方法的生长点348
第十五章 中医系统论在临床的应用358
第一节 坚持和发展辨证论治358
第二节 发扬深度治疗的优势364
第一节 中药和方剂的系统论思维373
第十六章 中医系统论在中药的应用373
第二节 整体取性原理378
第三节 因证论效原理381
第四节 中介调理原理383
第五节 开拓中药现代研究的道路387
第三篇 中医系统工程399
第十七章 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399
第一节 系统工程的方法论特征399
第二节 系统工程与相关学科的关系401
第十八章 系统控制论的基本方法403
第一节 系统控制论的几个基本概念403
第二节 系统控制论的基本方法408
第三节 系统控制论的类比及模型方法415
第十九章 中医系统工程的系统分析416
第一节 中医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和作用416
第二节 中医系统工程的系统分析要素和步骤417
第三节 中医系统目的分析和确定419
第四节 中医系统的模型化和最优化420
第五节 中医系统工程的评价421
第六节 中医系统工程的决策分析422
第二十章 中医系统工程的模型化和仿真技术427
第一节 中医系统模型的分类427
第二节 中医系统工程的结构模型解析法428
第三节 中医系统工程的状态空间法435
第四节 中医系统工程建立最优化数学模型的方法445
第五节 中医系统工程的仿真技术447
第二十一章 中医系统工程一般的最优化技术454
第一节 中医系统工程的线性规划454
第二节 中医系统工程的非线性规划466
第三节 中医系统工程的动态规划480
第四节 中医院随机服务系统及其相关理论486
第一节 中医诊疗系统工程492
第二十二章 中医临床系统工程492
第二节 中医护理系统工程502
第二十三章 针灸调节血压的系统控制论研究512
第一节 血压的产生及其生理调节512
第二节 针灸对血压系统动态响应的影响513
第三节 针灸调节血压的系统控制论研究方法514
第二十四章 针灸对内分泌功能调节作用的系统控制论研究521
第一节 针灸对甲状腺机能调节作用的系统控制论研究521
第二节 针灸对肾上腺皮质机能调节作用的系统控制论研究523
第二十五章 中医院管理系统工程527
第一节 中医院管理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527
第二节 中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工程的基本内容529
第三节 中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框图及功能模块的基本要求536
第二十六章 大中医药系统工程543
第一节 中医院的系统优化543
第二节 中医药卫生资源的配置、规划系统工程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