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管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管理学
  • 云冠平,胡军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290266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68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8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管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管理概述1

第一节 管理的定义1

前言1

一、管理的目标4

二、管理的对象5

三、管理的职能6

四、管理的环境9

五、管理的本质11

第二节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15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本书的内容15

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18

第三节 管理学的学科体系20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24

第二章 中国管理思想与实践的历史演进24

一、关于政治管理的思想25

二、关于法制管理的思想28

三、关于经济管理的思想28

四、关于组织管理的思想30

五、关于人性的理论31

第二节 中国近代的管理思想32

一、关于政治管理与经济管理的思想32

二、近代民族资本企业的管理思想和经验34

第三节 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发展与演变36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企业管理36

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企业管理38

三、企业领导制度的历史演变41

一、关于管理体制与领导体制的思想44

第四节 我国领导人关于管理的论述44

二、关于管理者的素质45

三、关于领导方法46

四、关于合理用人的思想47

五、关于民主管理的思想48

六、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张48

第三章 国外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50

第一节 早期管理思想的萌芽51

一、理查·阿克莱特的科学管理实践53

二、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与经济人观点54

三、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55

四、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55

六、巴贝吉的作业研究与报酬制度56

七、尤尔的工厂秩序和法典56

五、欧文对人事管理的贡献56

八、汤尼的“收益分享”制度与哈尔西的“奖金方案”57

第二节 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58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59

二、古典组织理论61

第三节 行为科学的兴起与发展64

一、人群关系论65

二、行为科学67

第四节 管理科学与管理理论的“丛林”69

一、管理过程学派69

二、经验学派70

三、人类行为学派70

四、社会系统学派70

五、决策学派71

六、数理学派71

第四章 计划职能73

第一节 组织目标与目标管理74

一、组织目标的特点及其与计划的关系74

二、组织目标的内容76

三、组织目标制订的程序与方法78

四、目标的实施与目标管理81

第二节 企业战略计划与管理83

一、战略计划的性质与内容83

二、战略计划的主要类型85

三、战略计划的制订与实施87

第三节 计划的方法与计划的有效性89

一、计划的方法89

二、计划的有效性94

一、决策的意义与作用97

第四节 决策97

二、决策的分类98

三、决策的程序101

第五章 组织职能105

第一节 组织结构选择与设计的主要理论与影响因素105

一、关于组织设计的主要理论106

二、组织结构选择与设计的权变因素109

第二节 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与主要模式113

一、组织结构设计的一般程序113

二、组织结构的主要模式117

第三节 人员配备与授权127

一、人员配备127

二、授权与分权129

第四节 组织的变革132

一、组织变革的原因分析133

二、组织变革的内容135

三、组织变革的准备与步骤136

第五节 非正式组织139

一、非正式组织的概念与特征139

二、非正式组织形成的原因140

三、非正式组织的作用与引导141

第六章 领导与指挥144

第一节 工作动机的激励145

一、激励的基本原理145

二、关于激励与动机诱导的主要理论148

三、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激励155

第二节 领导行为与领导方式158

一、管理者的影响力158

二、管理者的领导方式160

三、权变领导方式165

第三节 领导与沟通169

一、沟通的意义169

二、沟通的方式171

三、影响信息沟通的主要障碍173

四、有效沟通的基本方法174

第七章 控制职能176

第一节 控制与组织中的控制系统177

一、控制的含义与必要性177

二、组织内的控制系统178

第二节 控制的类型180

一、事先控制、现场控制和事后控制180

二、集中控制与分散控制181

三、程序控制与目标控制181

六、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182

四、静态控制和动态控制182

五、人事控制、资金控制、物资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等等182

第三节 控制的程序183

一、控制的前提条件183

二、控制过程的基本步骤184

第四节 控制的原则188

一、以人为中心的原则189

二、系统控制的原则189

三、一致与比较的原则190

四、预防性原则190

五、例外与重点原则190

七、灵活性原则191

八、经济合理原则191

六、参与控制与自我控制的原则191

九、控制应当有纠正措施192

十、客观原则192

第五节 控制的方法193

一、预算控制方法193

二、会计控制方法195

三、统计控制方法196

四、时间控制方法196

五、人员控制方法197

第八章 管理者199

第一节 管理者与管理角色199

一、什么是管理者199

二、管理者的类型201

三、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203

一、研究管理者群体结构的意义206

第二节 高层管理者的群体结构206

二、管理者群体结构的主要内容208

第三节 管理者的技能与能力212

一、管理者应具备的能力212

二、管理者的创造能力217

第四节 管理者管理能力的培养与提高219

一、通过再教育(或称“继续教育”)获得管理知识和技能219

二、通过实践提高管理能力220

第九章 管理的系统原理223

第一节 管理的系统原理概述223

一、系统理论224

二、系统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24

三、管理的系统原理227

一、管理整分合原理230

第二节 管理的系统原则230

二、管理的相对封闭原则233

三、管理的弹性原则236

四、管理的反馈原则238

第三节 系统管理原理的应用240

一、系统工程方法240

二、系统分析245

第十章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251

第一节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原理252

一、西方管理学研究过程中对人的作用的认识253

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在不同社会制度中的特点和意义254

三、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以人为中心管理应注意的问题257

第二节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的几项原则261

一、管理的能级原则261

二、管理的动力原则267

三、管理的行为原则270

第十一章 管理方法277

第一节 管理方法概述278

一、管理方法的概念及分类278

二、管理方法的实质及作用279

三、管理方法的运用与完善280

第二节 管理的一般手段性方法283

一、行政方法284

二、法律方法286

三、经济方法288

四、宣传教育方法293

第三节 现代管理的技术性方法296

一、目标管理297

二、价值工程298

三、网络技术300

四、ABC管理法301

五、全面质量管理302

六、线性规划304

第十二章 管理艺术305

第一节 管理艺术概述306

一、管理艺术的由来与发展306

二、管理艺术的研究对象309

第二节 管理中的人事艺术310

一、调动组织成员积极性的艺术311

二、协调人际关系的艺术317

第三节 管理的领导艺术320

一、领导艺术的特征320

二、领导艺术的内容322

三、运用领导权力的艺术326

第四节 管理的决策艺术330

一、管理的决策艺术的概念330

二、管理的决策艺术的特点330

第十三章 世界管理理论发展的新趋向333

第一节 70-80年代管理理论发展的总趋势333

一、70年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333

二、80年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337

第二节 美国管理思想的主要变化344

一、企业发展目标方面的变化344

二、人事管理方面的变化345

三、领导观念方面的变化346

四、组织机构方面的变化347

五、劳资关系方面的变化348

六、激励方面的变化349

七、分配方面的变化350

第三节 世界企业管理发展的主要趋势351

一、企业管理的社会化趋势351

二、企业管理的软化趋势353

三、企业经营战略的发展趋势355

第四节 对资本主义管理理论的评价358

一、西方管理理论的前提359

二、劳资关系方面360

三、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动因361

四、西方管理理论的实质361

五、西方管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362

中英人名对照表364

主要参考书目36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