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生作为研究者 创建有意义的课堂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学生作为研究者 创建有意义的课堂](https://www.shukui.net/cover/4/34273995.jpg)
- (美)Shirley R.Steinberg,(美)Joe L.Kincheloe主编;易进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ISBN:7501935815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71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85页
- 主题词:各级教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学生作为研究者 创建有意义的课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部分 学生研究的理论基础3
第1章 学生作为研究者:批判的眼光和解放的视野3
学生作为研究者和批判的眼光4
初级和二级研究:我们是否严密6
后形式思维、模糊性、学生作为研究者10
对后形式思维的简单描述15
学生研究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19
研究技能的民主化:推动学生成为研究者22
我们需要:教师拥有促进学生研究的技能24
参考文献29
第2章 重新审视好奇心:小学生作为研究者31
引言31
什么是文化批判能力32
为什么和从什么时侯开始37
在学校中继续39
教师的角色40
欲速则不达40
不必要的忧虑42
日常和长期的实践42
培养对抗性想像43
批判性读写课实例44
例儿童新成为主体46
反霸权的能力47
社会化的对象49
后现代的孩子50
参考文献51
第3章 在课堂中培养批判意识53
传统的课堂54
批判性课堂57
情感目标与课堂策略64
代表性的作业69
有用的材料74
结束语75
参考文献75
第4章 学生的解释研究77
解释学的中心主题77
寻找解释研究的路径78
参考文献96
第2部分 学生研究与教学99
第5章 写纸条和传纸条:少女生活中的对抗、认同、愉快99
引言99
男孩子也写纸条,不是吗?100
研究微不足道的东西102
研究者的自我定位103
作为与反映流行文化的纸条104
为对抗而写106
为什么要对抗?108
书写自我和不满111
教育建议116
参考文献118
第6章 在写作课上指导小学生像作家一样写作119
一项写作指导活动的构成要素120
第一天:向全班介绍写作过程123
第一天的讨论127
课堂交往的实例138
评价问题144
参考文献146
第7章 确定自己的位置:儿童现实的重要性147
为应对而创造知识150
知识可用来扮“酷”155
错误地保持理解的一致性159
过多的现实和矛盾情境163
想像被赋予的权力166
注释169
参考文献176
第8章 在教育研究中运用拟剧177
引言177
解放的思想178
戏剧与人种学180
解放教育的教学案例:学生作为研究者183
结论204
注释205
参考文献210
第9章 令课程生动的学生研究:重现肯特郡事件213
课程:社会研究(11/12年级)主题:20世纪60年代——学生骚乱,民众反抗214
注释220
第10章 创造北部221
难解之谜221
分析与思考221
耳聋者所知道的——不知道的224
《法兰克救世主》227
说还是不说:这是人性的决定因素231
参考文献232
第11章 使学生成为研究者:有关感恩节的小学课堂教学233
感恩节之谜233
对批判性的教法课的研究:目的和情景问题234
伊丽莎白·麦克尼尔的感恩节单元236
梅丽莎·谢恩的感恩节教学单元243
克里斯廷·L·帕西西尼的教学单元249
结论:学生研究的力量255
第12章 社会研究课的教与学:对概念地图法的描述性分析259
方法260
结果265
对社会研究课教师教育的意义282
参考文献284
第13章 超越社会研究课的界限:教法课的重新概念化287
对水问题的探究:社会研究教法课的个案研究295
第14章 动手实验:学生在学自然科学吗303
基本原理303
目标303
理论基础305
方法305
发现307
关于学生学习的一种观点313
结论318
注释319
参考文献319
第15章 探索科学教育的差距:学生对技术应用意义的研究323
引言328
方法328
结果与讨论333
参考文献343
第3部分 结论347
第16章 建构意义和分析经验——作为改革主体的学生研究者347
学生研究者的自传研究:对学生身份认同的探究348
学生研究者对经验性质的研究:自己经验的性质350
促进学生研究的教师:在课堂上分析经验354
学生研究者的文化研究:考察当前流行文化的力量356
学生研究者对自己学业表现的研究358
收益:作为一种认知活动的学生研究364
批判:学生研究的政治性367
参考文献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