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抗战军事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抗战军事史
  • 罗焕章,高培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出版社
  • ISBN:7200026824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745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7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抗战军事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东北抗战和淞沪抗战1

一 “九·一八”事变前的国内外形势1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格局及世界列强的矛盾冲突1

(二)十月革命与共产国际的建立4

(三)国际法西斯主义的兴起7

(四)日本军国主义及其侵华战略9

(五)走向觉醒的中国13

二、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16

(一)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6

(二)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与东北沦陷23

(三)日军侵占中国东北后的国际反响32

三、东北军民的抗日斗争36

(一)中国共产党号召和领导抗日36

(二)东北军爱国官兵的对日抵抗40

(三)东北义勇军的兴起及抗日斗争42

(四)全国各界对东北抗日斗争的声援46

(五)东北人民革命军和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日游击战争50

四、“一·二八”淞沪抗战56

(一)日本制造“一·二八”事变56

(二)中国第19路军的英勇抗战59

(三)全国各界支援淞沪抗战65

(一)日本扩大侵华战争的新步骤69

一、长城抗战69

第二章 长城抗战和察绥抗战69

(二)榆关战斗72

(三)热河弃守76

(四)长城东段各口及其附近的作战80

二、察哈尔抗战86

(一)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崛起87

(二)民众抗日同盟军的察东作战90

(三)民众抗日同盟军遭受扼杀而失败93

三、绥远军民的抗战97

(一)绥远抗战局面的形成97

(二)红格尔图保卫战101

(三)收复百灵庙战役104

四、全国抗战的准备108

(一)日本加紧策划全面侵华108

(二)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全国抗战而奋斗112

(三)国民党政府的抗战准备118

第三章 华北的会战及敌后战场的形成127

一、“七·七”事变,全国抗战开始127

(一) “七·七”事变前的国际形势127

(二)中日两国经济、军事实力130

(三) “七·七”事变爆发,全国抗战开始132

二、中国抗战的指导路线和战略方针141

(一)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战路线和战略方针142

(二)中国国民党提出的抗战指导路线和战略方针148

三、平绥铁路东段和平汉、津浦铁路北段地区的防御战154

(一)平绥铁路东段地区的作战160

(二)平汉、津浦铁路北段地区的作战163

四、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平型关大捷169

五、太原会战175

(一)日军进攻山西的企图及部署175

(二)太原会战的方针和部署176

(三)忻口作战179

(四)娘子关作战185

(五)太原保卫战189

六、八路军实施战略展开,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192

(一)向山西省四角实施战略展开,创建山区抗日根据地193

(二)向冀鲁平原实施战略展开,发展平原游击战争和抗日根据地206

(三)发展和巩固山区抗日根据地212

第四章 华中的会战和敌后战场的形成219

一、淞沪会战219

(一)日军进犯淞沪地区的企图219

(二)中国军事当局防卫淞沪地区的部署220

(三)会战的曲折发展221

(四)战局的影响和教训227

(二)南京保卫战的经过228

(一)日军进攻南京的部署228

二、南京保卫战228

(三)南京失陷及日军大屠杀231

三、徐州会战234

(一)津浦路南北两段的防御作战234

(二)台儿庄大捷238

(三)徐州外围的作战及撤退241

四、华中敌后战场的形成245

(一)新四军编成245

(二)新四军挺进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247

(一)日军进攻武汉的企图和部署254

五、武汉会战及广州作战254

(二)保卫武汉的部署及经过257

(三)广州地区的失陷265

第五章 敌后战场的发展和坚持270

一、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的形势和抗战的方针任务270

二、八路军发展敌后游击战争,巩固抗日根据地273

(一)八路军主力挺进冀鲁平原273

(二)欧洲大战爆发后八路军的反“扫荡”斗争279

三、百团大战285

(一)决策经过285

(二)战役主要进程288

(三)战役的结局、影响及经验教训299

(一)贯彻“向北发展,向东作战,向南巩固”的战略方针302

四、新四军发展华中敌后游击战争,扩大抗日根据地302

(二)中原局深入皖、苏敌后,发展华中战略任务的基本完成305

五、华南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312

(一)东江地区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312

(二)珠江三角洲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318

(三)海南岛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320

六、东北抗日联军的艰苦斗争324

七、敌后军民的艰苦抗战330

(一)世界法西斯猖獗时期的敌后战场形势330

(二)华北敌后战场反“扫荡”、反“治安强化运动”、反“蚕食”的斗争334

(三)华中敌后军民反“扫荡”、反“清乡”的斗争352

一、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正面战场的军事形势372

第六章 正面战场巩固防御态势的作战372

二、召开南岳军事会议,调整作战方针和指挥机构,整训部队377

三、1939年冬季攻势及重庆参谋长会议381

四、武汉地区以南第9、第3战区抗击日军的有限攻势388

(一)南昌会战389

(二)第一、二、三次长沙会战及第三次南岳军事会议394

(三)上高会战413

(四)浙赣会战418

五、武汉地区以北第5、第1、第2战区抗击日军的有限攻势422

(一)随枣会战422

(二)枣宜会战426

(三)豫南会战434

(四)晋南(中条山)会战437

六、武汉地区以西第6战区鄂西会战及恩施军事会议442

七、第4战区桂南会战及柳州军事会议447

(一)桂南会战447

(二)柳州军事会议454

八、中国远征军入缅援英作战455

第七章 敌后战场的局部反攻471

一、1943年以来国内外战争形势和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恢复和再发展471

(一)国内外战争形势471

(二)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恢复和再发展473

(一)卫南、林南战役479

二、局部反攻的序幕479

(二)山东军区的攻势作战481

三、各解放区展开局部反攻483

(一)1944年敌后战场的形势和任务483

(二)八路军1944年的攻势作战485

(三)新四军1944年的攻势作战494

四、大力加强全面反攻的准备工作499

(一)加强敌占城市和交通要道工作499

(二)整训部队504

(三)加强民兵建设506

(四)加强军需、军工生产,改善后勤供应510

(一)发展河南512

五、向河南、湘粤边、苏浙皖边敌后进军512

(二)进军湘粤边516

(三)南下苏浙皖边519

六、反攻作战的迅猛发展522

(一)1945年初敌我形势变化与方针任务的确定522

(二)八路军大规模的1945年春夏季攻势525

(三)新四军1945年春夏季攻势537

(四)华南游击队加强攻势作战540

第八章 豫湘桂作战及缅北滇西反攻547

一、1943年秋季以后正面战场的形势和变化547

(一)日本退守“绝对国防圈”547

(二)中国正面战场的基本情况554

二、第6战区常德会战及第四次南岳军事会议556

(一)常德会战556

(二)第四次南岳军事会议560

三、抗击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作战562

(一)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作战”计划的确立562

(二)豫中会战566

(三)长衡会战571

(四)桂柳会战576

四、1945年春正面战场的作战583

(一)日军中国派遣军的任务变更,东西两面战略的确立583

(二)湘粤赣边区作战586

(三)豫西鄂北会战590

(四)湘西会战594

五、缅北、滇西反攻作战598

(一)反攻作战的决策经过598

(二)中国军队反攻缅甸的准备和部署603

(三)日军在缅甸的作战方针和部署608

(四)缅北滇西反攻作战经过及其胜利的影响612

第九章 中国战场的大反攻及受降625

一、日本法西斯临近最后崩溃625

二、解放区战场展开全面反攻629

(一)延安总部发布大反攻的命令631

(二)向大中城市和交通要道的反攻643

(三)夺取中小城市和广大乡村656

(四)歼灭拒降之敌662

(五)进军东北669

三、正面战场反攻收复桂柳673

四、日本投降677

五、中国战区受降682

六、审判日本战犯686

结束语692

附录698

大事记698

示意图7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