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干旱生态学 生物、环境与生态建设策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干旱生态学 生物、环境与生态建设策略](https://www.shukui.net/cover/76/30344504.jpg)
- 黄培佑编著 著
- 出版社: 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103163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376页
- 文件大小:172MB
- 文件页数:38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干旱生态学 生物、环境与生态建设策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环境问题和干旱生态研究的现实意义1
1环境、环境问题及其认识的深化2
1.1环境2
1.2环境问题3
1.3对环境认识的深化16
讨论与思考27
2开拓与生存28
2.1开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需28
2.2人类希望所在的空间30
2.3严峻的历史事实—人类文化摇篮的今昔37
2.4沙漠化与开发不存在必然因果关系38
2.5开发与生存—中国大西北的开发问题45
讨论与思考49
参考文献50
第二篇 干旱区的自然环境58
3干旱、半干旱区及其成因59
3.1干旱59
3.2干旱、半干旱区的划分60
3.3干旱气候区在地球表面呈带状分布现象67
3.4干旱区的成因69
3.5气候与沙漠化84
3.6我国干旱区气候变化及其发展趋势87
讨论与思考88
4干旱、半干旱区的气候89
4.1天气与气候89
4.2干旱区日照的特点90
4.3干旱区气温的特点92
4.4降水与大气湿度95
4.5干旱区的风105
4.6灌溉与气候110
讨论与思考112
5干旱区的水与土113
5.1干旱区的水113
5.2干旱区的土壤118
讨论与思考126
参考文献127
第三篇 生物对干旱环境的适应135
6生物演化与适应干旱135
6.1演化与适应136
6.2从澳洲荒漠剖析生物对干旱环境的适应143
讨论与思考148
7动物对干旱环境的适应149
7.1干旱区的动物150
7.2适应的特殊性150
7.3高温缺水环境是生存适应的核心151
7.4穴栖与休眠159
7.5干旱区的爬行动物160
7.6其他162
讨论与思考162
8植物对干旱环境的适应164
8.1干旱荒漠生境一些具体问题165
8.2关于植物年轮问题166
8.3干旱区植物种子萌发的适应167
8.4干旱区植物的抗旱适应171
8.5形态适应的估价176
8.6干旱生境中的植物类群184
8.7在异质生境中完成生活周期的旱生植物195
8.8动、植物适应干旱环境的比较197
讨论与思考200
参考文献202
第四篇 干旱区的生物群落207
9干旱区生物群落的特征208
9.1干旱区生物群落对水的依存性208
9.2干旱区生物群落的特征218
讨论与思考231
10干旱区植物群落的侵移发生及其空间分布232
10.1干旱区植物种子的萌发与侵移定居232
10.2自然集流区与植物的侵移定居237
10.3积雪对生物群落活动节律与分布的影响238
10.4土壤基质对植物群落侵移定居的影响239
10.5地形对种子着床与植丛定居的影响241
10.6簇生现象及其生态意义242
10.7荒漠人工造林的思考243
10.8荒漠区植物种群及群落自然分布的制约因素244
讨论与思考252
11全球干旱区植物群落概貌253
11.1非洲的干旱区254
11.2亚洲的干旱区259
11.3美洲的荒漠植被267
11.4澳洲荒漠植被270
讨论与思考272
参考文献273
第五篇 干旱区生态环境的管理与建设279
12干旱区水资源利用与管理279
12.1水一生命之源280
12.2干旱区的降水及其利用285
12.3干旱区其他水源的利用297
12.4干旱区的井302
12.5保水305
12.6耕地表面蒸发313
12.7干旱区的灌溉技术317
讨论与思考318
13荒漠植被的复原与扩展问题319
13.1扩大绿色覆盖是促使荒漠生态系统向良性演化的根本措施319
13.2荒漠植被营造与重建的探讨325
13.3根据待绿化区环境条件特点、选择绿化的适生树种、选择栽植的适宜季节、营造绿地334
讨论与思考338
14干旱区的开发与绿洲生态系统的建设339
14.1干旱区开发的指导原则339
14.2绿洲的界外区与干旱区生态环境建设339
14.3界外区生态环境的复原与建设343
14.4绿洲的牧业348
14.5绿洲的农业351
14.6绿洲与生态农业357
讨论与思考362
参考文献363
结束语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