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语文教育展望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语文教育展望](https://www.shukui.net/cover/1/34265620.jpg)
- 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728204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58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571页
- 主题词:语文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语文教育展望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1编 语文课程9
第1章 国外语文课程发展概说9
§1 国外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回顾9
1.1 国外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历史沿革9
1.2 国外语文课程与教学发展的主要特点15
§2 西方国家语文课程发展的三种模式24
2.1 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古典模式24
2.2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现代模式26
2.3 以日本为代表的东西方混合模式29
§3 英国中学的语文课程与教学32
3.1 传统的英国语文课程与教学32
3.2 英国语文课程与教学的革新与探索35
3.3 当前的英国语文课程与教学42
§4 国外语文课程与教学发展的若干趋势48
4.1 不断加强的语文课程改革48
4.2 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新观点51
4.3 增进和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53
4.4 语文课程评价的进展56
4.5 电脑辅助语文教学的新模式62
第2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取向68
§1 研究的背景68
§2 语文课程的总取向72
2.1 美国的语文课程总取向72
2.2 法国的语文课程总取向74
2.3 德国的语文课程总取向75
2.4 日本的语文课程总取向77
2.5 余论79
3.1 中日语文课程中的阅读取向比较81
§3 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取向81
3.2 中美语文课程中的说话取向比较84
§4 制约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知识状况90
4.1 对“知识”的界说90
4.2 欧美语文课程目标的知识状况92
4.3 我国语文课程的知识状况98
4.4 知识状况对语文课程目标的制约102
第2编 语文教材111
第3章 语文教材的历史发展111
§1 我国语文教材的嬗变112
1.1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材112
1.2 我国近现代的中学语文教材115
1.3 我国当代的中学语文教材118
1.4 我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语文教材比较139
§2 国外语文教材举隅148
2.1 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的语文教材148
2.2 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的语文教材168
§3 当代语文教材展望181
3.1 切实加强语文教材的理论建设182
3.2 努力开展教材实践的多向探索186
§1 研究的背景197
第4章 “文选型”语文教材编制的借鉴与思考197
§2 关于“语文教材内容”201
2.1 语文科课程内容与教材内容的区别202
2.2 语文教材内容的含义:用什么去教204
2.3 语文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区别208
§3 关于“文选型”教材的选文类型(上)210
3.1 中国现代以来对语文教材问题的思考路向210
3.2 关于“定篇”类型的选文216
3.3 “定篇”类型选文的功能发挥方式222
3.4 “例文”类型选文及功能发挥方式229
4.1 “样本”类型选文及教材编撰的处理方式237
§4 关于“文选型”教材的选文类型(下)237
4.2 “用件”类型选文及其特点251
第3编 语文教学263
第5章 阅读教学改革的方向263
§1 西方阅读教学传统的形成263
1.1 古典语言和古典文化的陶冶与训练270
1.2 文学教育与文学教育的三种结构272
1.3 阅读教学:讨论和富有创见性的阐述274
§2 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两个方向277
2.1 关注人文精神277
2.2 加强言语实践287
§3 从技能训练到策略教学的发展趋势293
3.1 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293
3.2 “阅读策略”教学297
3.3 阅读教学模式的发展303
第6章 写作教学改革的新方向309
§1 世纪更替中的写作观念审视309
1.1 思想者和学习者双重身份的参与312
1.2 “为自己写作”和“为不同读者写作”313
1.3 写作教学中的重要取向315
1.4 从文字写作到电脑写作317
2.1 观察指导模式318
§2 写作过程指导模式318
2.2 认知指导模式321
2.3 文学指导模式325
2.4 日常生活指导模式327
§3 写作训练方式329
3.1 规范性写作训练330
3.2 塑造性写作训练336
3.3 创造性写作训练339
4.1 作文与作文命题346
§4 作文命题和作文评价346
4.2 作文评价的理论与实践352
第7章 听说教学的新理念及其发展359
§1 对听说教学重要性的新认识359
1.1 语文科听说教学的重要性360
1.2 听说教学未受重视的原因362
§2 培养听说能力的课程、教材与教学法365
2.1 听说训练的课程365
2.2 听说训练的教材366
2.3 听说教学的方法367
§3 世界各地听说教学的概况368
3.1 英国、美国、法国、德国368
3.2 日本、韩国、新加坡382
3.3 香港特区390
第4编 语文课外活动403
第8章 语文课外活动的新近发展403
§1 课外活动的历史变迁与语文课外活动403
1.1 课外活动的历史回顾404
1.2 各国对语文课外活动的认识406
§2 课程标准视野内的语文课外活动及其特点408
2.1 语文课外活动兴起的原因409
2.2 各国对语文课外活动阐释要点411
2.3 当今语文课外活动的特点415
§3 三种模式:语文课外活动实践考察420
3.1 学科模式——俄罗斯的课外阅读指导420
3.2 跨学科模式——法国的“多样化途径”425
3.3 活动模式——日本的特别活动428
第5编 语文教育评价437
第9章 语文教育评价及其改善方向437
1.1 香港特区的语文能力评估与测试438
§1 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语文能力评估与测试概况438
1.2 台湾地区的语文能力评估与测试442
1.3 我国语文能力评估有待解决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445
§2 英、美的语文能力评估与测试450
2.1 英国中学毕业考试(GCSE)450
2.2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阅读与写作评价453
§3 我国对ACT大学入学考试(Ⅰ、Ⅲ部分)的研究459
3.1 ACT简介及其研究的目的与内容459
3.2 ACT语言、阅读分测验的组成460
3.3 上海样本实测结果分析464
3.4 ACT的特点及其对我国学能测试的启示471
§4 附录478
第6编 语文教师与教学技术489
第10章 语文教师的培养与进修489
§1 语文教师教育的新理念489
§2 语文教师教育职前培训的模式492
2.1 综合课程494
2.2 教育专业课程494
2.3 学科专业课程495
2.4 研究生教育证书课程500
3.1 以学位课程为基础的在职培训模式504
§3 语文教师教育在职进修模式504
3.2 以单科课程为基础的在职培训模式516
3.3 新任教师在职培训课程模式517
3.4 以学校为本位的在职培训模式519
3.5 以学校、学区和大学教育学院协作的在职培训模式520
§4 世界各地语文教师继续进修的概况522
4.1 日、法、英、美等国522
4.2 中国台湾地区524
4.3 归纳与借鉴526
1.1 语文教学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531
§1 日新月异的现代化语文教学技术531
第11章 语文教学技术的发展531
1.2 现代化语文教学技术和手段的功能532
1.3 现代化语文教学技术和手段的应用534
1.4 有效地采用现代化语文教学技术和手段的要诀545
§2 语文教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546
2.1 语文教学多媒体CAI课件的设计546
2.2 语文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工具547
2.3 网络上的语文教学资源550
本书参考书目553
后记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