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发展经济学 新世纪经济发展的理论与政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发展经济学 新世纪经济发展的理论与政策](https://www.shukui.net/cover/1/34257713.jpg)
- 于同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38646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87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0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发展经济学 新世纪经济发展的理论与政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发展中国家和发展经济学1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1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特征3
第三节 发展的含义和发展水平的衡量8
第四节 发展经济学与发展14
第五节 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和演变16
第二章 经济发展理论26
第一节 线性阶段理论27
一、经济成长阶段理论27
二、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30
第二节 结构变动模型33
一、刘易斯的两部门剩余劳动理论模型33
二、发展模式37
第三节 国际依附理论38
第四节 新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型40
第五节 新增长理论44
一、索洛的新古典增长模型44
二、新增长理论45
第六节 以制度建设为核心的综合经济增长理论47
第七节 对经济发展理论的评论48
第三章 经济增长、贫困与收入分配55
第一节 规模分配与功能分配56
一、规模分配56
二、功能分配60
三、对贫困的衡量60
一、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和不平等状况63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和不平等63
二、经济增长与贫困66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对贫困展开的斗争69
一、经济发展的取向:把消除贫困列为经济发展的重点69
二、发展中国家解决贫困问题的战略考虑71
第四章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75
第一节 人口问题的本质76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的现状和特点79
一、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出生率特别高79
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年轻80
三、由于人口增长隐蔽势头的影响,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稳定需要更长的时间80
第三节 几种重要的人口理论80
一、人口过渡理论82
二、马尔萨斯人口陷阱84
三、现代微观经济学家庭生育理论87
第四节 在人口问题上的几个基本观点90
第五节 人口政策94
附录 中国的人口发展96
第五章 教育与经济发展99
第一节 教育与人力资源99
一、人力资本理论100
二、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104
第二节 教育与收入分配、计划生育的关系105
一、教育与收入分配105
二、教育与计划生育107
第三节 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109
一、教育的成本109
二、教育的收益110
三、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113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措施115
一、发展中国家教育的主要问题115
二、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与政策118
第六章 发展中国家的就业与经济发展122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的严重性123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利用不充分问题126
第三节 无就业的增长与产出--就业滞后现象127
第四节 工业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130
一、工业增长与就业增长相互冲突的观点130
二、工业增长与就业增长相互一致的观点131
第五节 发展中国家的流动人口和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132
一、发展中国家的过度城市化和人口流动问题132
二、发展中国家的乡--城移民与经济发展133
三、托达罗人口中迁移模型135
第六节 中国城乡综合就业发展战略137
第七章 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141
第一节 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42
第二节 资本形成过程和储蓄的分类147
第三节 私人储蓄151
一、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151
二、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152
三、卡尔多的阶级收入假说153
第四节 公司储蓄154
第八章 技术创新、知识经济与经济发展158
第一节 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158
第二节 知识经济161
一、我们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161
二、知识的定义和内涵163
三、缩小知识差距167
四、解决信息问题170
第三节 创新和国家创新体系172
一、作为准公共产品的知识172
二、科学技术与创新活动174
三、国家创新体系176
附录 长期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180
一、新古典增长模型与外生性技术进步180
二、内生经济增长模型184
第九章 自然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191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191
第二节 人口--资源--环境194
一、人口--资源--环境关系探索的三次高潮194
4二、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196
三、人口--资源环境--贫困的恶性循环199
第三节 环境污染对人类福利的影响201
一、环境污染破坏的种类及其对人类福利的影响201
二、权衡环境保护的成本和收益203
第四节 采取积极的政策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205
一、经济增长影响环境质量的原因205
二、经济手段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7
第十章 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211
第一节 财政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职能211
一、资源配置的职能212
二、收入分配的职能214
三、稳定经济的职能214
一、税收是发展中国家政府收入和公共储蓄及投资的主要来源215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税收结构215
二、发展中国家的税收结构216
三、发展中国家税收的特点218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的税收和税制改革219
一、发展中国家税收概况219
二、所得税、财产税和遗产税220
三、商品税222
四、农业税223
五、国际贸易税224
六、发展中国家的税制改革224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支出225
一、发展中国家政府财政支出结构225
二、发展中国家财政支出的主要问题227
第十一章 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231
第一节 金融系统与金融政策232
第二节 金融系统的功能235
一、货币和货币供给235
二、动员和分配储蓄资金的媒介237
三、分散和转移风险238
四、稳定经济的手段239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特点239
第四节 通货膨胀、储蓄和利率241
一、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和通货膨胀问题241
二、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244
第五节 肤浅的和深化的金融发展战略245
一、自源性资金融通与金融系统的发展245
二、肤浅的金融发展战略246
三、深化的金融发展战略247
第六节 东亚国家产业金融体制的特点和亚洲货币金融危机248
一、商业金融与产业金融248
二、产业金融体制的结构性特征249
三、产业金融体制的局性250
四、金融自由化及亚洲货币金融危机251
第七节 通货紧缩及其对金融发展的影响255
第十二章 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260
第一节 人口增加与粮食供需261
一、人口与粮食的古典模型261
二、持续增加的人口和粮食需求压力263
三、粮食供给能力低下与农业生产停滞266
一、对农业作用认识的变化268
第二节 工业化与农业发展268
二、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70
三、世界各国在农业与经济发展关系问题上的经验273
第三节 传统农业的改造与绿色革命275
一、传统农业的特征及其落后的原因276
二、如何改造传统农业277
三、 绿色革命 的意义和局限性278
第十三章 工业化、城市化与经济发展282
第一节 工业化的含义及衡量指标283
一、工业化的含义283
二、工业化的衡量指标284
第二节 世界各国的工业化模式285
一、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模式285
二、传统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287
三、混合型工业化模式289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290
第三节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293
一、平衡增长理论293
二、不平衡增长理论296
三、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关系297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298
一、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298
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299
三、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问题302
四、解决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问题的对策305
五、中国的城市化问题307
一、调剂市场余缺310
第一节 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310
第十四章 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310
二、对外贸易的传导作用312
三、对外贸易的乘数作用313
第二节 对外贸易理论和贸易条件315
一、比较优势理论315
二、现代国际贸易理论318
三、贸易条件318
第三节 对外贸易发展战略320
一、进口替代战略320
二、出口替代战略322
第四节 贸易保护主义及自由主义324
一、贸易保护324
二、自由贸易和修正的自由贸易政策328
三、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及其他的协调贸易的国际机构329
第一节 两缺口分析332
一、两缺口分析的基本模型332
第十五章 外援、外国投资与发展中国家债务332
二、两缺口分析的理论和政策意义333
三、两缺口分析的不足及补充334
第二节 外援、外债与外国投资335
一、外援(发展援助)335
二、举借外债,弥补缺口340
三、外国投资346
第十六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新秩序352
第一节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353
一、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353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全球化353
四、金融全球化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54
三、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354
五、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355
第二节 20世纪末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356
一、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各国经济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357
二、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同时,区域集团化的趋势也十分明显360
三、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处于支配地位363
四、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处于依附地位365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366
第四节 国际金融波动和亚洲货币金融危机370
一、亚洲货币金融危机的成因371
二、亚洲货币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与其他国家经济的比较374
第五节 建立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376
参考文献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