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财政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财政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5/34247286.jpg)
- 郭庆旺,赵志耘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3982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692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7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财政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3
第一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3
第一节 政府经济活动的界限4
一、什么是政府5
二、政府经济活动的界限6
第二节 政府经济活动的目标16
一、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标准16
二、功利主义标准17
三、帕累托标准18
四、潜在补偿标准21
五、社会福利函数标准22
第三节 国家的经济作用学说25
一、共用品国家观26
二、宏观经济稳定国家观27
三、社会权利国家观27
四、发展国家观28
五、社会主义国家观29
一、政府规模衡量指标的选择30
六、市场重构国家观30
第四节 政府的规模30
二、财政支出比率32
第五节 现代财政学的分析方法35
复习思考题38
第二章 政府的经济作用:财政职能42
第一节 市场体系及其经济效率43
一、市场体系43
二、市场机制的经济效率条件46
三、市场机制有效的环境54
第二节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56
一、资源配置领域的市场失灵56
二、经济稳定领域的市场失灵59
三、收入分配领域的市场失灵61
第三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62
一、政府介入63
二、财政职能64
三、财政职能的理论演变71
第四节 政府失灵76
一、政府干预的缺陷76
二、公共选择理论78
三、非市场失灵理论85
复习思考题90
第二篇 财政支出分析95
第三章 财政支出的最优规模:规范分析95
一、共用品的基本特征96
第一节 共用品理论的基本问题96
二、共用品的分类98
三、免费搭车者问题102
四、共用品的需求与效率产量104
第二节 边际效用理论107
第三节 自愿交换理论109
一、林达尔的分析109
二、约翰森的重新阐述112
三、鲍温的分析114
第四节 萨缪尔森模型116
第五节 最大社会收益理论120
一、最大社会收益原则的基本要求120
二、财政支出最优规模120
第六节 公共选择理论123
复习思考题126
第四章 财政支出的增长趋势:实证分析128
第一节 财政支出增长的宏观经济模型129
一、政府活动扩张论129
二、梯度渐进增长论131
第二节 财政支出增长的微观经济模型134
一、微观经济模型的基本框架134
二、各种决定因素的阐释136
三、财政支出增长的综合模型145
第三节 财政支出增长的政治制度模型147
一、官员行为增长论148
二、多数投票规则增长论151
三、选举权扩大增长论152
一、经验分析结果的回顾154
第四节 财政支出增长的经验分析154
二、简单回归模型155
第五节 中国财政支出的增长趋势158
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财政支出增长趋势159
二、财政支出比率下降趋势的原因163
三、财政支出增长的潜在压力166
复习思考题168
第五章 财政支出结构171
一、按支出用途分类172
第一节 财政支出分类与财政支出结构172
二、按费用类别分类175
三、按经济性质分类177
四、国际分类方法179
第二节 财政支出结构的决定因素182
一、政府职能与财政支出结构182
二、经济发展阶段与财政支出结构184
复习思考题190
第一节 维持性支出192
第六章 财政支出项目192
一、行政管理支出193
二、国防支出198
第二节 经济性支出201
一、财政投资支出的现状与变化202
二、财政投资决策的标准206
三、财政投资的主要领域208
四、财政投资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218
五、财政投融资制度221
一、社会保障支出223
第三节 社会性支出223
二、公共教育支出236
复习思考题242
第七章 财政支出效率247
第一节 财政支出的预算效率248
一、分项预算248
二、计划—方案—预算251
三、零基预算253
第二节 财政支出的决策效率255
四、中国预算方法的改革255
一、确定政府项目的目标256
二、列举成本和收益256
三、测算成本和收益258
四、贴现成本和收益266
五、选择决策标准270
六、选定项目273
第三节 财政支出的制度效率275
一、政府采购制度的意义276
二、政府采购制度的基本内容279
三、政府采购合同的类型281
四、中国政府采购制度的推行283
复习思考题286
第三篇 税收分析291
第八章 税收引论291
第一节 税收的基本概念291
一、税收的特性292
二、税收术语294
三、税收分类300
第二节 税收收入的规模302
一、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303
二、税收是政府筹措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307
三、税收收入规模的比较分析312
四、税收能力、税收努力与税收比率316
复习思考题319
第九章 课税原则322
第一节 课税原则的历史回顾322
一、课税原则的提出323
二、斯密的课税原则324
三、瓦格纳的课税原则326
第二节 课税原则的现代观点329
一、税收的效率标准329
二、税收的公平标准336
复习思考题343
第十章 税收转嫁与归宿345
二、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分类346
第一节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概念及其形式346
一、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定义346
三、税收转嫁的形式347
第二节 税收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349
一、税收归宿与供求弹性的关系349
二、完全竞争市场下的税负转嫁与归宿353
三、垄断市场下的税收转嫁与归宿358
四、局部均衡分析的局限性361
第三节 税收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362
一、税收归宿的竞争性一般均衡模型分析363
二、税收归宿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分析364
复习思考题365
第十一章 税收的经济影响367
第一节 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367
一、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一般含义368
二、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368
第二节 税收对个人储蓄的影响371
一、储蓄的生命周期模型371
二、个人所得税的储蓄效应373
三、利息所得税的储蓄效应374
四、税收对个人储蓄影响的简要评价375
第三节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377
一、比例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377
二、一次总付税、累进税与比例税的效应比较379
三、个人收入由多种收入构成情况下的所得税效应381
四、工资率因课税而变动情况下的所得税效应382
五、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情况下的所得税效应383
第四节 税收对企业投资的影响384
六、税收对劳动供给影响的简要评价384
一、税收影响企业投融资决策的途径385
二、企业所得税对融资决策的影响387
三、税收对投资水平的影响389
四、税收对投资类型的影响391
五、税收对承担风险的影响391
第五节 税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394
一、基本概念395
二、税收制度与公平收入分配398
三、负所得税概念404
第六节 税收对环境保护的影响406
一、污染税的治污效果406
二、课征污染税与其他治污措施的比较410
复习思考题413
第十二章 税制结构418
第一节 税收制度、税制类型和税制结构418
一、税收制度419
二、税制类型420
三、税制结构423
第二节 税种设置理论与实践426
一、税种设置理论426
二、税种设置现状431
第三节 各税系概况434
一、所得税制434
二、商品税制439
三、财产税制443
一、我国税制结构的历史演变448
第四节 税制结构的比较分析448
二、税制结构的国际比较451
复习思考题460
第十三章 税制改革463
第一节 税制改革的基本问题464
一、税制改革的含义464
二、改革税制的主要原因465
三、税制改革解决的主要问题467
四、成功税制改革的评价标准与条件472
第二节 税制改革的理论基础476
一、公平课税论477
二、最适课税论479
三、财政交换论483
四、三种理论对税制改革和税制设计的含义489
五、三种规范课税论的评价492
第三节 世界性税制改革的现实思路和做法496
一、三大战略496
二、三大方案500
三、三大做法503
第四节 中国税制改革的评价与展望509
一、中国税制改革的历程509
二、中国现行税制存在的问题517
三、中国近期税制展望520
复习思考题522
第四篇 财政不平衡与财政政策分析529
第十四章 财政不平衡与财政赤字529
第一节 财政的不平衡性529
一、如何理解财政平衡530
二、财政不平衡的原因532
第二节 财政赤字的基本问题537
一、财政赤字的概念537
二、财政赤字的类型538
三、财政赤字的基本用途544
一、财政赤字规模的衡量指标545
第三节 财政赤字的规模545
二、财政赤字规模的国际比较547
三、财政赤字规模的决定因素549
第四节 财政赤字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554
一、我国的财政赤字已成为一种发展手段554
二、我国的财政赤字没有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558
复习思考题561
第一节 公债的基本问题567
第十五章 公债567
一、公债的基本特点568
二、公债的种类568
三、公债负担569
四、公债的作用570
第二节 公债规模573
一、国内债务发行规模简史573
二、公债余额占GDP的比率575
三、当年公债发行额占居民储蓄余额的比率576
四、当年还本付息额占当年中央财政收入的比率577
第三节 公债效应578
五、当年公债发行额占当年中央财政支出的比率578
一、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分析579
二、公债的资产效应589
三、公债错觉591
四、公债的总需求效应592
第四节 公债管理政策600
一、公债管理与公债管理政策600
二、公债管理政策的目标602
三、长期公债与短期公债的最适构成603
复习思考题605
第十六章 财政政策607
第一节 财政政策的基本问题607
一、财政政策的定义608
二、财政政策的基本特征610
三、财政政策的基本功能611
四、财政政策的类型614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目标618
一、财政政策目标体系618
二、财政政策目标间的互扰性620
第三节 财政政策乘数626
一、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模型626
二、财政支出乘数628
三、税收乘数629
四、平衡预算乘数630
第四节 财政政策的经济稳定效应631
一、通货膨胀缺口和通货紧缩缺口631
二、消除通货膨胀缺口的财政政策633
三、消除通货紧缩缺口的财政政策635
四、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的评价637
第五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640
一、封闭性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配合640
二、开放性经济体系下的财政货币政策配合644
三、财政货币政策的时滞649
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方式650
复习思考题652
附录 一些重要统计资料655
主要参考文献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