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专题教程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专题教程 上
  • 十一所院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专题教程》编写组编写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ISBN:3173·322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372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8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专题教程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讲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1

一 十九世纪中期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基本矛盾的激化1

二 近代工业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5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实现世界观和政治立场的根本转变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条件9

一 马克思的思想转变9

二 恩格斯的思想转变17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产生是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知识的结果18

一 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18

二 自然科学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作用25

第四节 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使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变为科学28

一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发现28

二 剩余价值理论的初步提出32

三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34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是在同各种非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流派的斗争中产生的36

一 对封建社会主义的批判37

二 对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40

三 对蒲鲁东主义的最初批判43

第六节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46

第二讲 共产主义者同盟51

第一节 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51

一 马克思恩格斯改造正义者同盟51

二 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大会57

第二节 欧洲1848-1849年革命中的共产主义者同盟60

一 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迁到革命中心巴黎60

二 共产主义者同盟关于德国革命的纲领62

三 共产主义者同盟在德国革命中的策略路线66

第三节 1848-1849年欧洲革命失败后的共产主义者同盟72

一 欧洲大陆革命失败后的形势和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新策略72

二 共产主义者同盟与英法工人组织的联合76

三 共产主义者同盟反对维利希——沙佩尔集团的斗争79

四 科伦共产党人案件81

第四节 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意义和宝贵经验84

第三讲 欧洲1848-1849年革命时期的无产阶级斗争88

第一节 国际共运史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第一次大搏斗88

一 法国二月革命后的形势88

二 巴黎工人六月起义91

三 马克思对法国工人斗争经验的总结,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发展96

第二节 无产阶级独立登上政治斗争舞台后的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01

一 无产阶级在1848-1849年德国革命中的斗争101

二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不断革命”理论108

第三节 东南欧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110

一 东南欧民族民主革命蓬勃发展110

二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族运动的理论115

一 国际工人协会成立的时代背景119

第一节 国际工人协会在斗争中建立119

第四讲 第一国际119

二 伦敦圣马丁堂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大会122

三 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126

第二节 国际工人协会的活动和成就134

一 把各国工人运动组织起来134

二 为保护工人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利益而战斗140

三 声援和保卫巴黎无产阶级革命149

第三节 国际工人协会的内部斗争及其解散150

一 马克思主义与蒲鲁东主义的思想斗争151

二 马克思主义与工联主义者的政治分歧160

三 马克思主义者反对巴枯宁阴谋集团的斗争162

四 国际工人协会的解散及其历史地位166

第五讲 1871年巴黎无产阶级革命170

第一节 巴黎无产阶级革命爆发的社会背景170

一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法国工人运动的高涨和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危机170

二 1870年9月4日革命174

三 1871年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起义的胜利179

第二节 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尝试187

一 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基础上建立新型政权187

二 巴黎革命时期的社会改造194

三 保卫工人政权的英勇战斗199

第三节 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及其历史意义205

一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对巴黎公社基本经验的总结205

二 巴黎公社的伟大历史意义215

第六讲 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建立与发展219

第一节 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建立220

一 全德工人联合会的成立220

二 爱森纳赫派的产生222

三 爱森纳赫派与拉萨尔派的合并225

一 马克思恩格斯对拉萨尔主义的批判228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批判228

二 恩格斯对杜林的批判232

第三节 德国社会民主党在“非常法”时期的斗争237

一 “非常法”实施后党内的一时混乱237

二 德国党在新形势下的斗争策略239

第四节 德国社会民主党在斗争中发展244

一 爱尔福特纲领的制定244

二 对“青年派”错误策略的批判248

三 德国党领导议会斗争的经验总结251

第七讲 第二国际256

第一节 第二国际的建立及前期活动256

一 第二国际的创立256

二 第二国际前期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262

三 第二国际前期恩格斯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266

四 第二国际前期活动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271

一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出现274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反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274

二 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左派社会民主党人反对伯恩施坦主义的斗争279

三 列宁反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284

第三节 第二国际的破产与死灰复燃289

一 第二国际的破产289

二 第二国际的死灰复燃293

第八讲 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和成长298

第一节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建立298

一 沙皇俄国是帝国主义一切矛盾的集合点298

二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建立302

三 列宁为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而斗争308

四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315

第二节 1905年革命中的布尔什维克320

一 俄国1905年革命的爆发320

二 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两种策略的对立323

三 1905年革命的发展329

四 布尔什维克在革命中成长334

第三节 布尔什维克成为独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336

一 布尔什维克反对取消派和召回派的斗争336

二 布尔什维克同机会主义派别在组织上分裂340

第九讲 列宁主义的形成343

第一节 列宁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343

一 列宁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产物343

二 俄国怎样成为列宁主义的故乡346

第二节 列宁主义的诞生350

一 列宁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350

二 列宁主义的酝酿和孕育353

三 列宁主义诞生的标志361

第三节 列宁主义科学体系的形成364

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列宁的理论贡献364

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宁主义形成科学体系3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