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德育学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德育学原理
  • 胡厚福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303043977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501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517页
  • 主题词:德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德育学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德育学原理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

第一节 德育学原理的研究对象1

第二节 德育学原理的研究任务11

第二章 德育学原理的历史发展23

第一节 德育学原理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23

第二节 前苏联的德育理论与实践29

第三节 当代西方道德教育思想概述42

第三章 德育学原理的研究方法52

第一节 德育学原理研究的方法论基础52

第二节 德育学原理研究的原则和方法的分类61

第三节 德育学研究的常用方法67

第四章 德育的产生发展和我国古代德育的批判继承76

第一节 德育的产生和历史发展76

第二节 现代德育的基本特点82

第三节 我国古代德育的批判继承90

第五章 德育的概念102

第一节 德育的定义103

第二节 品德的定义113

第三节 品德的要素和结构120

第四节 德育与教育以及与体育智育美育的关系128

第六章 德育与品德发展的关系131

第一节 品德发展的涵义131

第二节 品德发展的基本条件133

第三节 德育与品德发展的内因及量变质变的关系145

第四节 德育要遵循人的品德发展的具体规律149

第五节 儿童品德发展的年龄特征与德育153

第七章 德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157

第一节 德育与社会生产、科学技术及商品经济的关系157

第二节 德育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关系167

第三节 德育与社会意识的关系174

第四节 德育的相对独立性和继承性178

第五节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的性质和特点180

第八章 德育目标188

第一节 德育目标的意义和类型188

第二节 德育目标确定的依据195

第三节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德育目标199

第四节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小学的德育目标206

第九章 德育内容216

第一节 德育内容概述216

第二节 道德教育220

第三节 法纪教育229

第四节 政治教育230

第五节 思想教育234

第六节 学校德育基本内容的安排和各教育阶段的重点239

第十章 德育过程246

第一节 德育过程概述246

第二节 德育过程的结构与矛盾248

第三节 德育过程中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254

第十一章 德育原则266

第一节 德育原则概述266

第二节 德育基本原则268

第十二章 德育方法286

第一节 德育方法概述286

第二节 语言说理法289

第三节 形象感染法293

第四节 实际训练法298

第五节 品德评价法300

第六节 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303

第十三章 德育组织形式306

第一节 各科教学306

第二节 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及其活动310

第三节 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316

第四节 社会实践活动321

第五节 校会、周会、晨会和时事政策学习325

第六节 班主任工作326

第十四章 学生集体与德育的关系328

第一节 学生集体的概念328

第二节 班集体的德育作用和班集体德育的任务333

第三节 班集体的形成阶段336

第四节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39

第五节 班集体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342

第六节 班集体德工作育的基本要求347

第十五章 品德修养357

第一节 品德修养的涵义和作用357

第二节 品德修养与德育的关系363

第三节 品德修养的条件和标准369

第四节 品德修养的过程与特点373

第五节 学生品德修养的指导与能力的培养377

第十六章 德育效果的检测与评定384

第一节 德育效果检测与评定的含义与作用384

第二节 德育效果检测与评定的原则390

第三节 德育效果检测与评定的方法和类型394

第四节 德育效果检测与评定的指标体系397

第五节 德育效果检测与评定的数学量化方法和分析402

第十七章 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德育网络406

第一节 成人德育406

第二节 家庭德育415

第三节 社会德育420

第四节 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德育网络426

第十八章 德育工作者435

第一节 德育工作者劳动的意义435

第二节 德育工作者劳动的特点437

第三节 德育工作者的素养443

第四节 学校德育队伍的建设458

第十九章 学校德育管理464

第一节 学校德育管理的意义和模式464

第二节 学校德育管理的原则468

第三节 学校德育管理的计划和总结477

第四节 学校德育管理的组织和人员483

第五节 学校德育的制度管理489

主要参考资料4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