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药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郭希夷等编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5705723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292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0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药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1
第一章 绪论1
一、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1
二、学习药理学的目的1
三、药理学的研究方法1
四、药理学的发展简史2
四、剂型3
三、成药3
二、制剂、方剂和药剂3
一、药物与药品3
第一节 药剂的常用术语及其含义3
第二章 用药基本知识3
第二节 药品标准与药事法规4
一、药品标准4
二、药事法规4
第三节 药物的计量单位与浓度换算4
一、药物的计量单位4
二、药物的浓度和有关计算5
四、医师处方示例7
三、开写处方的一般规则7
二、医师处方的结构和内容7
第四节 处方的基本知识7
一、处方的定义及分类7
第五节 药品的保管和管理9
一、药品的贮存和保管9
二、特殊药品的管理10
第六节 常用剂型的概念与应用10
一、固体剂型10
二、半固体剂型11
三、液体剂型11
二、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13
四、防治作用与不良反应13
三、药物作用的选择性13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13
一、药物作用与药物效应13
第三章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13
第二节 药物剂量-效应关系14
一、剂量的概念14
二、剂量-效应曲线15
三、强度与效能15
第三节 药物作用机理15
一、药物作用的其他机理16
一、药物与受体相结合(受体学说)16
一、细胞膜对药物的转运18
第四章 药物的体内过程--药动学18
二、吸收19
三、分布20
四、药物代谢21
五、药物的排泄23
六、血药浓度的动态变化23
第五章 临床用药应注意的基本问题25
一、个体差异25
三、小儿用药26
二、老年人用药26
四、妊娠和哺乳妇女用药27
五、心理因素对用药的影响28
六、病理状态对用药的影响28
七、给药途径的选择28
八、联合用药与反复用药29
九、用药时间和次数29
二、传出神经突触的化学传递31
第一节 概论31
一、传出神经的分类31
下篇31
第六章 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物31
三、传出神经的受体类型、分布及其激动效应33
四、递质与受体作用的机理35
五、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基本作用与分类35
第二节 拟胆碱药和有机磷酸酯类的毒理及其解救药36
一、M型拟胆碱药(节后拟胆碱药)36
毛果芸香碱36
二、抗胆碱酯酶药37
新斯的明37
加兰他敏38
吡啶斯的明38
毒扁豆碱38
三、有机磷酸脂类的毒理及其解救药39
(一)中毒机理及表现39
(二)胆碱酯酶复活药40
解磷定40
氯磷定40
(三)有机磷中毒的防治41
第三节 抗胆碱药41
一、M胆碱受体阻滞药41
阿托品42
山莨菪碱43
东莨菪碱43
胃安44
(一)N1胆碱受体阻滞药--神经节阻滞药44
胃复康44
二、N胆碱受体阻滞药44
溴化甲基阿托品44
溴化甲基东莨菪碱44
普鲁本辛44
后马托品44
(二)N2胆碱受体阻滞药--骨骼肌松弛药45
琥珀酰胆碱45
筒箭毒碱45
第四节 拟肾上腺毒药46
一、作用于α和β受体的拟肾上腺素药46
肾上腺素46
多巴胺48
麻黄碱48
去甲肾上腺素49
二、主要作用于α受体的拟肾上腺素药49
间羟胺50
苯肾上腺素50
三、主要作用于β受体的拟肾上腺素药51
异丙肾上腺素51
第五节 抗肾上腺素药52
一、α受体阻滞药52
酚妥拉明52
妥拉唑啉52
酚苄明52
心得舒53
心得静53
二、β受体阻滞药53
心得平53
普萘洛尔53
第七章 局部麻醉药54
普鲁卡因56
丁卡因56
利多卡因57
第八章 全身麻醉药58
第一节 吸入麻醉药58
第二节 静脉麻醉药59
麻醉乙醚59
硫贲妥钠60
氯胺酮60
第三节 复合麻醉60
第九章 镇静催眠药61
第一节 巴比妥类61
第二节 苯二氮草类63
安定64
安宁65
水合氯醛65
第三节 其它类65
第十章 抗癫痫药66
一、常用抗癫痫药66
苯妥英钠66
苯巴比妥67
去氧苯比妥67
乙琥胺67
苯二氮草类68
酰胺咪嗪68
丙戊酸钠68
二、抗癫痫药的临床应用68
左旋多巴69
第十一章 抗震颤麻痹药69
一、拟多巴胺药69
金刚烷胺70
二、中枢抗胆碱药70
苯海索70
第十二章 抗精神失常药71
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71
氯丙嗪71
泰尔登73
三氟拉嗪73
氟奋乃静73
奋乃静73
氟哌啶醇74
第二节 抗躁狂抑郁症药74
一、抗抑郁症药74
丙咪嗪74
阿米替林74
二、抗躁狂症药75
碳酸锂75
第三节 抗焦虑药75
一、常用镇痛药76
吗啡76
第十三章 镇痛药76
哌替啶77
芬太尼78
镇痛新78
颅通定78
二、镇痛药的临床应用原则79
第十四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79
第一节 解热、镇痛、抗炎作用79
第二节 常用解热镇痛抗炎药80
乙酰水杨酸80
安乃近82
保泰松82
赖氨匹林82
对乙酰氨基酚82
羟保泰松83
吲哚美辛83
布洛芬83
炎痛喜康83
第三节 解热镇痛抗炎药复方制剂84
第四节 解热镇痛抗炎药应用注意84
咖啡因85
第十五章 中枢兴奋药85
一、常用中枢兴奋药85
利他灵86
尼可刹米86
山梗菜碱86
回苏灵86
二、中枢兴奋药临床应用注意87
第十六章 治疗心功能不全药88
一、强心甙88
毒毛旋花子甙K92
二、扩血管药在心衰中的应用92
地高辛92
西地兰92
洋地黄毒甙92
第十七章 抗心律失常药93
第一节 概说93
一、快速型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及其对循环的影响93
二、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作用93
胺碘酮94
普鲁卡因胺94
一、广谱抗心律失常药94
第二节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94
三、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毒性反应94
二、主要用于治疗窦性心动过速药95
普萘洛尔95
三、主要用于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药95
维纳帕米95
四、主要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药95
利多卡因95
溴苄胺96
美西律96
苯妥英纳96
第三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应用97
第十八章 抗心绞痛药98
一、硝酸酯类和亚硝酸类98
硝酸甘油99
亚硝酸异戊酯99
硝酸戊四醉酯99
硝酸异山梨醇酯99
二、β-受体阻滞药99
心可定100
硝苯吡啶100
三、慢通道阻滞药100
第十九章 抗高血压药101
第一节 中枢性交感神经抑制药102
可乐定102
α-甲基多巴103
第二节 抗肾上腺素能神经药103
利血平103
第一节 利尿药103
二、β受体阻滞药104
哌唑嗪104
一、α受体阻滞药104
第三节 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104
降压灵104
第四节 血管平滑肌松弛药105
肼苯哒嗪106
双肼苯哒嗪106
二氮嗪106
长压定106
硝普钠106
第五节 利尿药106
第二十章 利尿药和脱水药106
第八节 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原则107
第七节 慢通道阻滞药107
疏甲丙脯酸107
第六节 影响血管紧张素II形成的抗高血压药物107
一、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学基础108
二、常用利尿药109
呋喃苯氨酸110
利尿酸110
丁苯氧酸110
螺内酯111
噻嗪类111
氨苯喋啶112
第二节 脱水药112
甘露醇113
山梨醇113
葡萄糖114
第二十一章 组胺和抗组胺药114
第一节 组胺114
第二节 抗组胺药115
一、H1受体阻滞药115
甲氰咪胍116
二、H2受体阻滞药116
雷尼替丁116
茶苯海明116
盐酸异丙嗪116
扑尔敏116
盐酸苯海拉明116
第二十二章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117
第一节 止血药及抗凝血药117
一、止血药117
维生素K117
氨甲苯酸118
酚磺乙胺118
氨甲环酸119
氨乙酸119
垂体后叶素119
安特诺新119
二、抗凝血药119
第二节 抗贫血药120
铁剂120
叶酸类121
第三节 促进白细胞增生药122
鲨肝醇122
维生素B12122
维生素B4123
利血生123
肌苷123
脱氧核糖核苷酸钠123
升白宁123
第四节 血容量扩充剂123
右旋糖酐123
氧化镁125
氢氧化铝125
三硅酸镁125
第一节 治疗溃疡病药125
一、抗酸药125
第二十三章 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125
碳酸钙126
碳酸氢钠126
二、壁细胞受体阻滞药126
(一)M受体阻滞药126
(二)H2受体阻滞药126
生胃酮127
三、促进溃疡愈合的药物127
(三)胃泌素受体阻滞剂127
丙谷胺127
硫糖铝128
第二节 助消化药128
稀盐酸128
胃蛋白酶128
胰酶128
乳酶生128
第三节 止吐药129
茶苯海明129
吐来抗129
一、容积性泻药130
硫酸镁130
胃复安130
第四节 泻药130
硫酸钠131
二、接触性泻药131
酚酞131
三、润滑性泻药131
液状石蜡131
甘油131
四、泻药的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131
次碳酸铋132
鞣酸蛋白132
第六节 治疗肝性脑病药物132
乳果糖132
复方樟脑酊132
第五节 止泻药132
苯乙哌啶132
新霉素133
谷氨酸133
γ-氨酪酸133
左旋多巴133
联苯双酯134
葫芦素B和E134
第七节 治疗肝炎和肝硬化的辅助用药134
14氨基酸注射液-800134
肝泰氏135
肝乐135
维丙胺135
细胞色素C135
辅酶A135
三磷酸腺苷135
第一节 平喘药136
一、拟肾上腺素药136
第二十四章 平喘药、镇咳药和祛痰药136
肾上腺素137
异丙肾上腺素137
舒喘灵137
间羟舒喘灵137
氨哮素137
二、茶碱137
色甘酸二钠138
四、肥大细胞膜稳定剂138
异丙阿托品138
三、M受体阻滞药138
五、肾上腺皮质激素类139
二丙酸氯地米松139
第二节 镇咳药139
一、中枢性镇咳药139
可待因139
维静宁139
第三节 祛痰药140
咳宁醇140
三、中草药来源镇咳药140
矮茶素140
二、末梢性镇咳药140
咳平140
退嗽140
一、恶心性祛痰药141
氯化铵141
二、粘痰溶解药141
溴己胺141
乙酰半胱氨酸141
第二十五章 子宫兴奋药142
缩宫素142
麦角生物碱143
前列腺素143
益母草144
第二十六章 性激素类药145
第一节 雌激素类145
乙烯雌酚146
炔雌醇146
第二节 孕激素类146
甲基睾丸素147
一、雄激素类147
第三节 雄激素类和同化激素类药147
炔诺酮147
安宫黄体酮147
黄体酮147
丙酸睾丸素148
二、同化激素类148
苯丙酸诺龙148
康力龙148
去氢甲基睾丸素148
第二十七章 计划生育用药148
二、主要干扰孕卵着床避孕药149
一、主要抑制排卵的避孕药149
三、外用避孕药150
四、主要影响精子生成的避孕药150
五、主要用于引产的药物151
第二十八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152
一、盐皮质激素152
二、糖皮质激素152
肤轻松153
倍他米松153
地塞米松153
去炎松153
强的松龙153
强的松153
可的松153
氢化可的松153
第二十九章 甲状腺激素和抗甲状腺药157
一、甲状腺激素157
二、抗甲状腺药158
硫脲类158
碘和碘化物159
一、胰岛素161
第三十章 胰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药161
二、口服降血糖药162
磺酰脲类162
双胍类163
第三十一章 维生素164
第一节 水溶性维生素164
维生素B1164
维生素B2164
维生素B6165
烟酸和烟酰胺165
维生素A166
第二节 脂溶性维生素166
干酵母166
维生素C166
路丁166
维生素D167
维生素E168
第三十二章 调节水、盐及酸碱平衡药169
第一节 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的药物169
氯化钠169
氯化钾170
钙盐170
乳酸钠171
氯化铵171
第二节 纠正酸碱平衡失调的药物171
碳酸氢钠171
第三十三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172
第一节 抗微生物概论172
第二节 常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174
一、天然青霉素类174
青霉素G174
氨苄青霉素177
邻氯苯唑青霉素177
二、半合成青霉素177
苯唑青霉素177
羟氨苄青霉素178
羟苄青霉素178
磺苄青霉素178
氧哌嗪青霉素178
三、头孢菌素类178
头孢力新180
头孢唑啉180
头孢娄新180
第三十四章 氨基甙类抗生素181
链霉素182
卡那霉素182
庆大霉素183
妥布霉素183
丁胺卡那霉素183
新霉素183
四环素184
土霉素184
第三十五章 四环素类和氯霉素184
第一节 四环素类184
强力霉素185
第二节 氯霉素186
第三十六章 其他抗生素188
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88
一、红霉素188
林可霉素189
多粘菌素E189
多粘菌素B189
第三节 多粘菌毒类189
克林霉素189
乙酰螺旋霉素189
第二节 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189
柱晶白霉素189
螺旋霉素189
麦迪霉素189
二、其他大环内酯类189
第三十七章 磺胺类药物及其它合成抗菌药190
第一节 磺胺类190
酞酰磺胺噻唑194
柳氮磺胺吡啶194
磺胺脒194
磺胺乙酰194
甲磺灭脓194
磺胺嘧啶银盐194
磺胺5.6二甲氧嘧啶194
磺胺-6-甲氧嘧啶194
磺胺甲基异噁唑194
磺胺嘧啶194
磺胺异噁唑194
第二节 甲氧苄氨嘧啶195
第三节 硝基呋喃类和其它人工合成抗菌药195
一、硝基呋喃类195
呋喃唑酮196
呋喃妥因196
呋喃西林196
二、吡哌酸196
三、甲硝唑197
第三十八章 抗结核病药和抗麻风病药198
第一节 抗结核病药198
一、常用抗结核病药198
异菸肼198
链霉素199
对氨基水杨酸199
利福平199
利福定200
乙胺丁醇200
二、抗结核病药应用原则200
第二节 抗麻风病药201
二、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202
一、抗菌药物的选择202
第三十九章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202
氨苯砜202
三、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204
四、肝肾功能与抗菌药物应用的关系205
五、警惕毒副反应206
六、招致抗感染药物治疗失败的原因分析206
第四十章 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207
第一节 抗真菌药207
灰黄霉素207
制霉菌素207
益康唑208
酮康唑208
克霉唑208
二性霉素B208
大蒜素209
第二节 抗病毒药209
金刚烷胺209
碘苷210
吗啉双胍210
第四十一章 消毒防腐药和皮肤粘膜用药211
第一节 作用原理211
一、抗菌作用211
二、对人体皮肤、粘膜、创面作用211
甲醛溶液212
二、醛类212
煤酚皂溶液212
戊二醛212
苯酚212
一、酚类212
第二节 常用药物212
苯甲酸213
水杨酸213
硼酸213
硼砂213
四、酸类213
乙醇213
三、醇类213
碘214
漂白粉214
五、卤素类214
氯胺一T214
六、氧化剂214
十一烯酸214
醋酸214
乳酸214
七、重金属盐类215
过氧乙酸215
红汞215
硫柳汞215
过氧化氢215
高锰酸钾215
炉甘石洗剂216
八、染料类216
氧化锌216
硫酸锌216
甲紫216
利凡诺216
九、表面活性剂216
强蛋白银216
硝酸银216
氯化氨基汞216
黄降汞216
弱蛋白银216
樟脑217
升华硫217
冰片217
薄荷脑217
十、其他217
洗必太217
新洁尔灭217
第四十二章 抗疟药218
第一节 主要用于控制症状药--红内期裂殖体杀灭剂219
氯喹219
奎宁220
青蒿素220
伯氨喹221
第三节 主要用于病因性预防药--速发型红外期裂殖体杀火剂221
乙胺嘧啶221
第三节 主要用于病因性预防药--速发型红外期裂殖体杀灭剂221
第二节 主要用于控制复发和传播药--迟发型红外期裂殖体和配子体杀灭剂221
伯氨喹221
第四节 抗疟药的临床应用223
第四十三章 抗阿米巴病药和抗阴道滴虫病药223
第一节 抗阿米巴病药223
一、抗肠内和肠外阿米巴病药223
甲硝唑223
二、抗肠外阿米巴病药224
氯喹224
三、抗肠内阿米巴病药224
卤化喹啉类224
甲硝唑225
乙酰胂胺225
四、抗阿米巴病药物的应用225
第二节 抗阴道滴虫病药225
第四十四章 抗血吸虫病药和抗丝虫病药226
第一节 抗血吸虫病药226
吡喹酮226
第二节 抗丝虫病药227
乙胺嗪227
第四十五章 抗肠蠕虫药228
第一节 抗肠线虫药228
哌嗪228
左旋咪唑228
甲苯咪唑229
噻苯咪唑229
噻嘧啶229
扑蛲灵230
第二节 抗?虫药230
氯硝柳胺230
第三节 抗肠蠕虫药的临床应用230
第四十六章 抗恶性肿瘤药232
第一节 概说232
一、抗代谢药233
甲氨喋呤233
6-巯基嘌呤233
第二节 常用抗恶性肿瘤药233
5-氟尿嘧啶234
二、烷化剂234
环磷酰胺234
噻替哌234
马利兰234
三、抗生素类234
放线菌素D235
博莱霉素235
丝裂霉素235
四、植物药235
长春碱类235
五、激素类235
第四节 抗肿瘤药的临床应用236
第三节 毒性反应236
第四十七章 解毒药237
第一节 金属和类金属中毒的解毒药237
二巯基丙醇237
二巯基丁二钠238
二巯基丙磺酸钠238
青霉胺238
依地酸钠钙239
第二节 有机氟中毒解毒药239
乙酰胺239
第三节 氰化物中毒解毒药240
亚硝酸异戊酯240
亚硝酸钠240
亚甲兰240
第四节 防治毒蛇咬伤药241
抗蛇毒血清241
南通蛇药241
硫代硫酸钠241
第四十八章 药物相互作用242
群用蛇药242
一、给药前的药物相互作用242
上海蛇药242
二、进入体内的药物相互作用243
三、药物在效应方面的相互作用246
鱼石脂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