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核发电厂环境管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核发电厂环境管理
  • 杨兰和主编;戚屯锋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 ISBN:9787502253660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74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192页
  • 主题词:核电厂-环境管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核发电厂环境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基础知识介绍1

1.1 关于环境的若干基本概念1

1.1.1 环境的定义及分类1

1.1.2 环境的基本特性2

1.1.3 环境物质2

1.1.4 环境污染与保护3

1.1.5 核环境学4

1.2 核物理基础知识5

1.2.1 原子核和原子核能5

1.2.2 原子核裂变和链式裂变反应6

1.2.3 放射性和电离辐射8

1.2.4 电离辐射剂量和单位10

1.3 核电厂相关系统13

1.3.1 放射性废气系统13

1.3.2 放射性废液系统14

1.3.3 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系统16

1.3.4 其他非放射性物质的处理18

复习思考题19

第二章 环境辐射源20

2.1 天然辐射源20

2.1.1 宇宙辐射20

2.1.2 陆地辐射21

2.1.3 氡22

2.1.4 矿物的开采和应用23

2.2 人工辐射源24

2.2.1 核试验24

2.2.2 核武器制造24

2.2.3 核能生产25

2.2.4 放射性同位素的生产和应用26

2.2.5 核事故26

2.3 天然辐射源的控制26

2.3.1 对天然辐射控制的认识26

2.3.2 天然照射控制应考虑的问题27

2.3.3 室内氡的控制28

2.3.4 煤矿开采和应用中的辐射监管29

2.4 环境辐射与健康29

2.4.1 核设施运行对周围公众的健康观察29

2.4.2 核事故对公众的影响29

2.4.3 接受高本底天然辐射居民的健康观察29

复习思考题30

第三章 核电厂不同阶段环境影响评价要求30

3.1 评价的依据31

3.2 核设施环境质量评价管理31

3.3 审批权限32

3.4 评价内容32

3.5 评价目的33

3.6 评价范围与评价子区34

3.7 评价的剂量基本标准、指标和方法34

3.8 评价的基础材料34

3.9 评价内容与格式39

3.9.1 电厂常规运行期间环境影响报告编制内容39

3.9.2 审评阶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和格式40

复习思考题50

第四章 放射性废物管理和核设施退役50

4.1 放射性废物管理指导思想和原则51

4.1.1 放射性废物管理目标51

4.1.2 放射性废物管理基本原则52

4.2 放射性废物的产生和分类52

4.2.1 放射性废物的产生53

4.2.2 放射性废物的分类53

4.2.3 我国放射性废物分类法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推荐的分类方法54

4.3 低、中放废物的处理56

4.3.1 废气的净化处理和排放监控56

4.3.2 废液的净化处理与排放监控57

4.3.3 废物的固化处理和固化体性能要求59

4.3.4 废物的减容处理62

4.3.5 废物的包装和储存65

4.4 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66

4.4.1 低、中放废物处置场的选址和建造66

4.4.2 低、中放废物处置场的运行和废物接受67

4.4.3 处置场的关闭和关闭后的监控68

4.5 高放废物的处理与处置69

4.5.1 高放废液的储存69

4.5.2 高放废液的固化70

4.5.3 高放废物的分离-嬗变71

4.5.4 高放废物的地质处置71

4.6 核设施退役管理的目标和策略74

4.6.1 退役目标74

4.6.2 退役策略75

4.6.3 退役的组织分工76

4.7 核设施退役的管理78

4.7.1 退役的废物管理78

4.7.2 退役的安全管理79

复习思考题81

第五章 核电厂施工建设过程对环境的影响81

5.1 土地利用82

5.1.1 土地被占用情况82

5.1.2 施工活动的影响82

5.1.3 对社会环境的影响83

5.1.4 对地区历史古迹及风景区影响分析83

5.2 水的利用84

5.2.1 陆域施工对水环境的影响84

5.2.2 海域施工对水体环境的影响84

5.2.3 减轻施工过程对水环境影响的措施84

5.3 施工影响的控制85

5.3.1 土石方开挖工程的控制措施85

5.3.2 施工扬尘的控制措施85

5.3.3 施工噪声的控制措施86

5.3.4 建筑垃圾及污水的控制措施86

5.3.5 节水措施86

5.3.6 设计地形地貌的改造措施86

5.3.7 水土保持防治措施86

5.3.8 放射源的管理87

复习思考题87

第六章 核电厂运行的环境影响87

6.1 散热系统运行的影响88

6.1.1 物理影响88

6.1.2 生物效应90

6.1.3 散热设施的其他影响92

6.2 正常运行的辐射影响92

6.2.1 气载流出物的辐射影响92

6.2.2 液态流出物的辐射影响94

6.2.3 年辐射剂量汇总及分析96

6.2.4 正常运行对水生生物的辐射影响96

6.3 其他影响98

6.3.1 除盐过程产生的废水98

6.3.2 循环系统的排放水98

6.3.3 废水处理的排放物98

6.3.4 余氯排放99

6.3.5 液体放射性废物处理的化学废水99

6.3.6 非放影响(噪声、电磁辐射、水质)99

6.4 退役100

6.4.1 退役基金100

6.4.2 退役方案设想100

复习思考题101

第七章 核电厂事件及事故的环境影响101

7.1 电厂放射性事故102

7.2 放射性物质运输事故102

7.2.1 新燃料运输事故102

7.2.2 乏燃料运输事故103

7.2.3 放射性固体废物运输103

7.3 其他事故103

7.3.1 化学物爆炸103

7.3.2 火灾104

7.3.3 盛装化学物品的容器泄漏或破裂104

7.4 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04

7.4.1 分类105

7.4.2 应急组织机构105

7.4.3 预案的预警与启动105

7.4.4 预案的响应106

7.4.5 突发环境事件终止107

7.4.6 应急能力的维持107

7.5 灾害天气信息发布108

7.5.1 热带气旋信息的发布108

7.5.2 暴雨信息发布110

7.5.3 高温预警信号111

7.5.4 寒潮预警信息111

7.5.5 雷雨大风预警信息112

7.6 事故环境后果评价112

7.6.1 系统简介113

7.6.2 评价的目的与任务113

7.6.3 评价方法与内容113

7.6.4 系统功能结构114

复习思考题114

第八章 流出物监测115

8.1 流出物监测115

8.1.1 监测目的115

8.1.2 监测方案115

8.2 流出物排放管理117

8.2.1 放射性废物的分类与排放管理117

8.2.2 流出物排放控制及系统120

8.3 质量保证计划121

8.3.1 质量保证体系121

8.3.2 样品采样、保存及前处理的质量保证122

8.3.3 实验室测量分析的质量控制123

8.3.4 质量评价124

8.3.5 数据的记录、复审、计算核查和管理125

8.3.6 分析测量比对125

8.3.7 人员资格和培训125

8.3.8 核查125

复习思考题125

第九章 环境监测126

9.1 环境监测的目的126

9.2 环境监测的分类126

9.3 环境监测技术127

9.4 环境标准127

9.5 环境样品的采集128

9.5.1 采样方案129

9.5.2 随机抽样方法129

9.5.3 空气样品的采集129

9.5.4 沉降物样品的采集130

9.5.5 水样的采集130

9.5.6 水底沉积物的采集130

9.5.7 土壤样品的采集131

9.5.8 生物样品的采集131

9.6 环境样品的前处理131

9.6.1 水样的储存和处理131

9.6.2 土壤样品的前处理131

9.6.3 生物样品的前处理132

9.6.4 环境样品的化学分离132

9.7 核电厂环境辐射监测方案132

9.7.1 监测原则133

9.7.2 监测的关键点与监测范围133

9.7.3 对照点133

9.7.4 监测范围133

9.7.5 监测项目133

9.8 非放环境监测大纲135

9.8.1 监测目的135

9.8.2 监测项目135

9.9 应急环境监测136

9.9.1 目的136

9.9.2 早期应急监测136

9.9.3 中后期应急监测137

9.9.4 个人应急监测138

9.9.5 核电厂应急环境监测138

9.10 辐射环境自动监测及气象观测系统140

9.10.1 环境γ辐射监测系统140

9.10.2 自动气象观测系统141

9.11 质量保证143

9.11.1 质量保证及其方法143

9.11.2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144

9.11.3 质量评价145

复习思考题145

第十章 环境质量评价146

10.1 环境评价及其分类146

10.2 环境质量评价的程序147

10.3 环境质量评价的精度147

10.4 环境质量评价的作用和地位147

10.5 环境质量评价的依据147

10.6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148

10.7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148

10.8 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编制148

10.9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149

10.10 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150

10.11 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153

10.11.1 评价目的153

10.11.2 评价方法154

10.12 评价的基本标准和指标157

10.12.1 环境辐射防护要求157

10.12.2 核电厂非放射性的排放要求158

复习思考题162

第十一章 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与管理162

11.1 标准及总要求163

11.1.1 ISO14001标准163

11.1.2 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163

11.1.3 总要求164

11.2 体系的策划164

11.3 体系的实施和运作165

11.4 检查和纠正措施167

11.5 管理评审169

复习思考题169

第十二章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169

12.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层次170

12.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70

12.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70

12.1.3 环保专项法、资源法、相关法和国际环保公约170

12.1.4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171

12.1.5 环境保护行政规章172

12.2 环境标准172

12.3 环境保护法律制度172

12.4 核电厂常用的法律法规标准173

复习思考题173

附件1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