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快速软件开发 有效控制与完成进度计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快速软件开发 有效控制与完成进度计划
  • (美)斯蒂夫·迈克康奈尔(Steve McConnell)著;席相霖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505372858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70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489页
  • 主题词:软件开发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快速软件开发 有效控制与完成进度计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有效开发1

第1章 欢迎学习快速软件开发2

1.1 什么是快速软件开发2

1.2 实现快速开发3

第2章 快速开发策略6

2.1 快速开发的总体战略9

2.2 开发速度的四维11

2.3 快速开发的一般分类17

2.4 哪一维更重要20

2.5 快速开发的权衡策略21

第3章 典型错误27

3.1 典型错误案例研究27

3.2 错误对开发进度的影响34

3.3 常见的典型错误36

3.4 逃离 Gilligan 岛44

第4章 软件开发的基本原则45

4.1 管理原则48

4.2 技术的基本原则51

4.3 质量保障的基本原则56

4.4 按照指导来做61

第5章 风险管理63

5.1 风险管理要素65

5.2 风险识别67

5.3 风险分析72

5.4 风险的优先级74

5.5 风险控制76

5.6 风险、高风险和冒险80

第二部分 快速开发85

6.1 一个标准是否可以适合所有情况86

第6章 快速开发中的核心问题86

6.2 你需要什么样的开发方法87

6.3 按时完成的可能性92

6.4 感知与现实94

6.5 时间到哪里去了96

6.6 开发速度的权衡100

6.7 典型的进度改进模式102

6.8 向快速开发前进103

第7章 生命期计划105

7.1 纯瀑布模型108

7.2 编码修正模型110

7.3 螺旋模型111

7.4 经过修改的瀑布模型113

7.5 渐进原型116

7.6 阶段交付117

7.7 面向进度的设计118

7.8 渐进交付119

7.9 面向开发工具的设计120

7.10 商品软件121

7.11 为你的项目选择最快速的生命期122

第8章 估算129

8.1 软件估算的故事131

8.2 估算步骤概述137

8.3 规模估算138

8.4 工作量估算144

8.5 进度估算145

8.6 大致的(Ballpark)进度估算147

8.7 估算修正156

第九章 进度计划162

9.1 过分乐观的进度计划163

9.2 战胜进度压力173

第10章 面向客户开发183

10.1 客户对于快速开发的重要性185

10.2 面向客户的开发方法187

10.3 合理控制客户的期望值191

第11章 激励机制194

11.1 开发人员的典型动机196

11.2 最重要的5个激励因素198

11.3 利用其他激励因素203

11.4 士气杀手206

第12章 团队合作212

12.1 团队合作中软件的使用214

12.2 团队合作对于快速开发的重要性215

12.3 创造高业绩团队217

12.4 团队为什么会失败225

12.5 长期的团队建设228

12.6 团队合作指导方针总结229

第13章 团队结构231

13.1 团队结构应考虑的因素233

13.2 团队模式236

13.3 管理者和技术领导244

第14章 功能限定248

14.1 项目早期:功能的简化250

14.2 项目中期:功能蔓延的控制257

14.3 项目后期:功能剪切265

第15章 生产率工具268

15.1 快速开发中生产率工具的作用271

15.2 生产率工具的战略274

15.3 生产率工具的获取275

15.4 生产率工具的使用279

15.5 银弹综合症283

第16章 项目修复289

16.1 一般的修复方案291

16.2 修复计划293

第三部分 最佳实践305

最佳实践简介306

Ⅲ.1 最佳实践章节的安排方式308

Ⅲ.2 关于挑选最佳实践的总结310

Ⅲ.3 最佳实践评估之总结315

第17章 变更委员会(Change Board)317

第18章 日创建和冒烟测试318

18.1 使用日创建和冒烟测试320

18.2 管理日创建和冒烟测试的风险324

18.3 日创建和冒烟测试的附带效果325

18.4 日创建和冒烟测试与其他方法的交互作用325

18.5 日创建和冒烟测试的底线325

18.6 使用日创建和冒烟测试成功的关键325

第19章 变更设计327

19.1 采用变更的设计328

19.2 管理变更设计带来的风险332

19.3 变更设计的附带效果333

19.4 变更的设计与其他方法的关系333

19.5 变更设计的底线333

19.6 使用变更的设计方法成功的关键因素333

第20章 渐进交付334

20.1 渐进交付法的应用335

20.3 渐进交付的附带效果338

20.2 控制渐进交付的风险338

20.4 渐进交付与其他方法的相互关系339

20.5 渐进交付的底线339

20.6 成功运用渐进交付法的关键339

第21章 渐进原型340

21.1 使用渐进原型341

21.2 控制渐进原型的风险342

21.3 渐进原型与其他方法的相互影响346

21.4 渐进原型与其他方法的相互影响346

21.5 渐进原型的底线347

21.6 成功使用渐进原型法的关键347

第22章 目标设定348

第23章 检查349

第24章 联合应用开发(JAD)350

24.1 使用 JAD351

24.2 控制 JAD 的风险358

24.3 JAD 的附带效果359

24.4 JAD 与其他方法的关系359

24.5 JAD 方法的底线360

24.6 成功使用 JAD 的关键360

第25章 生命期模型的选择361

第26章 测量362

26.1 应用测量363

26.2 管理测量的风险369

26.3 测量的附带效果371

26.4 测量与其他活动的相互关系371

26.5 测量的底线371

26.6 成功应用测量的关键371

第27章 小型里程碑372

27.1 应用小型里程碑374

27.2 管理小型里程碑的风险377

27.3 小型里程碑的附带效果377

27.4 小型里程碑与其他一些活动的相互关系377

27.5 小型里程碑的底线378

27.6 成功应用小型里程碑的关键378

第28章 外包380

28.1 应用外包381

28.2 管理外包风险387

28.3 外包的附带效果388

28.4 外包与其他一些活动的相互关系388

28.5 外包的底线388

28.6 成功应用外包的关键388

第29章 原则性谈判389

第30章 高效开发环境390

30.1 应用高效开发环境392

30.2 管理高效开发环境的风险394

30.3 高效开发环境的附带效果395

30.4 高效开发环境与其他活动的相互关系395

30.5 高效开发环境的底线395

30.6 成功应用高效开发环境的关键396

第31章 快速开发语言(RDLs)397

31.1 应用快速开发语言(RDLS)400

31.2 管理快速开发语言(RDLS)的风险401

31.3 快速开发语言的附带效果402

31.4 快速开发语言与其他活动的相互关系402

31.5 快速开发语言的底线403

31.6 成功应用快速开发语言的关键403

第32章 需求修正404

第33章 重用405

33.1 应用重用406

33.2 重用中的风险管理412

33.3 重用的附带效果413

33.4 重用与其他实践的相互影响413

33.5 重用的底线414

33.6 重用成功应用的关键414

第34章 签约雇佣415

34.1 应用签约416

34.2 签约中的风险管理418

34.3 签约的附带效果420

34.4 签约与其他实践的相互影响420

34.5 签约的底线420

34.6 签约成功应用的关键420

第35章 螺旋型生命期模型421

第36章 阶段性交付422

36.1 应用阶段性交付425

36.2 阶段性交付中的风险管理427

36.3 阶段性交付的附带效果428

36.4 阶段性交付与其他实践的相互影响429

36.5 阶段性交付的底线429

36.6 阶段性交付成功应用的关键430

第37章 W 理论管理431

37.1 应用 W 理论管理433

37.2 W 理论管理中的风险管理437

37.3 W 理论管理的附带效果438

37.4 W 理论管理与其他实践的相互影响438

37.5 W 理论管理的底线438

37.6 W 理论管理成功应用的关键439

第38章 舍弃型原型法440

38.1 应用舍弃型原型法441

38.2 舍弃型原型法中的风险管理442

38.3 舍弃型原型法的附带效果443

38.4 舍弃型原型法与其他实践的相互影响443

38.5 舍弃型原型法的底线443

38.6 舍弃型原型法成功的关键443

第39章 限时开发444

39.1 应用限时开发446

39.2 控制限时开发的风险448

39.3 限时开发的附带效果449

39.4 限时开发与其他方法的相互关系449

39.5 限时开发的底线450

39.6 成功使用限时开发的关键450

第40章 工具组451

第41章 十大风险清单452

第42章 构建用户接口原型453

42.1 应用用户接口原型455

42.2 管理用户接口原型的风险458

42.3 用户接口原型的附带效果458

42.4 用户接口原型与其他实践的相互影响459

42.5 用户接口原型的底线459

42.6 成功应用用户接口原型的关键459

第43章 自愿加班461

43.1 应用自愿加班462

43.2 管理自愿加班的风险466

43.3 自愿加班的附带作用466

43.4 自愿加班与其他活动的交互作用467

43.5 自愿加班的底线467

43.6 成功应用自愿加班的关键4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