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体制改革指导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崔国祥主编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581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59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经济体制改革指导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经济体制改革总论1
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1
(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实质1
(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内容7
(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2
(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总体结构14
(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模式18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26
二、经济体制改革26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30
(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32
(四)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33
(五)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则35
(六)“七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37
三、经济体制改革的环境39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经济环境39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42
一、农业管理体制的改革45
(一)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农业体制45
第二章 经济部门管理体制的改革45
(二)农业体制改革47
(三)继续完善和发展农业合作经济54
(四)调整产业结构61
(五)发展乡镇企业64
(六)加速农业技术改造66
二、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69
(一)工业管理体制改革概述69
(二)机械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84
(三)能源工业和原材料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88
(四)轻工,纺织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91
三、基本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93
(一)基本建设管理体制93
(二)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情况95
(三)当前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原则和内容98
四、交通管理体制的改革102
(一)交通运输管理体制102
(二)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情况103
(三)当前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几个主要问题107
(一)我国原有商业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110
(二)近年来商业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110
五、商业管理体制的改革110
六、物资流通管理体制的改革128
(一)物资流通管理体制128
(二)物资流通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131
(三)当前物资流通管理体制改革的近期目标和具体设想135
七、外贸管理体制的改革138
(一)外贸管理体制138
(二)外贸管理体制改革及主要经验教训140
(三)当前外贸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原则143
(一)计划管理体制148
一、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148
第三章 经济调节体制的改革148
(二)对我国计划管理体制的认识152
(三)改革我国计划管理体制的设想154
二、价格管理体制的改革162
(一)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162
(二)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163
(三)价格改革的内容和原则166
(四)价格改革的步骤和作法168
(五)价格改革中的几个问题169
(一)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173
三、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173
(二)财政管理体制的演变175
(三)财政体制改革应遵循的原则178
(四)财政体制改革的内容179
四、金融管理体制的改革186
(一)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性186
(二)近年来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188
(三)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195
五、劳动工资管理体制的改革198
(一)劳动体制的改革198
(二)工资制度的改革204
(三)劳动保险制度的改革210
第四章 政府经济管理机构的改革212
一、政府经济管理机构212
(一)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的职能、机构和管理方式212
(二)我国经济管理机构的历史沿革216
二、政府经济管理机构改革概述219
(一)改革的方向与目标模式220
(二)改革的基本原则221
(三)改革的方法步骤和实施准备223
三、加强和充实综合性经济管理部门225
(一)建立和健全经济决策部门226
(二)充实和加强综合性经济执行部门228
(三)加强和充实经济调节部门230
四、建立和完善经济监督部门237
(一)加强审计机关,完善审计监督238
(二)加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完善市场监督与经营监督240
(三)加强标准、计量等机构,完善技术监督241
(四)加强经济调节部门的经济监督和专业性经济管理部门的行业监督242
五、调整和精简专业性经济管理部门244
(一)专业性经济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能245
(二)专业性经济管理部门职能的转变246
(三)调整和精简专业性经济管理部门的组织机构249
六、地方各级政府经济管理机构的改革250
(一)扩大地方政府运用经济杠杆的权限251
(二)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253
(三)改革地方各级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的组织机构254
第五章 经济体制改革的职能机构和人员256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职能机构256
(一)经济体制改革职能机构的性质256
(二)经济体革改革职能机构的任务及主要职能257
(三)经济体制改革职能机构工作原则和方法264
(四)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职能机构269
(五)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体制改革职能机构271
(六)地、市级和县级经济体制改革职能机构273
二、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275
(一)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275
(二)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政策观念277
(三)要有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作风279
(四)要有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281
(五)要有较高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282
第六章 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和保证283
一、经济体制改革与人才283
(一)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是人才283
(二)改革人事干部制度,使人才脱颍而出288
二、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291
(一)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292
(二)改革政治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保证293
(三)经济体制改革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的要求296
三、党的领导是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299
(一)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299
(二)党的领导是方针、政策的领导300
(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健康发展304
(四)制定规划,进行试点,掌握新情况,发现新问题305
(五)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306
第七章 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310
一、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的基本经验310
(一)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确定改革的重点和主攻方向310
(二)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搞好配套改革311
(三)把敞开城门,开放市场作为搞活城市经济的重要条件314
(四)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把改革引向深入316
(五)改进经济管理方法,加强宏观控制317
二、上海市的经济体制改革320
(一)郊区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320
(二)城市改革的目标模式和具体要求322
(三)全面改革的进展322
三、武汉市的经济体制改革328
(一)下功夫,花力气搞活大中型企业328
(二)搞活流通,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331
(三)实行四面通开,大力发展横向经济联合335
(四)积极稳妥地进行物价改革338
(五)综合运用经济杠杆,促进宏观管理与微观搞活相结合340
(六)打破条块分割,搞活城市交通341
四、从改革实践中认识到的几个问题343
(一)深刻认识改革的理论依据344
(二)坚持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方针346
(三)要抓住增强企业活力这个中心环节348
(四)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350
五、苏联东欧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354
(一)苏联356
(二)南斯拉夫378
(三)匈牙利398
(四)罗马尼亚414
(五)捷克斯洛伐克428
(六)保加利亚436
(七)民主德国446
(八)波兰460
附录469
(一)经济体制改革名词解释469
(二)经济体制改革资料索引507
(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大事记531
(四)东欧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大事记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