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领导科学精义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领导科学精义教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4/30336609.jpg)
- 李锡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978750354665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80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96页
- 主题词:领导学-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领导科学精义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领导科学与科学领导1
第一节 领导是一门科学1
一 领导活动及其构成要素1
二 领导活动的属性及其本质2
三 领导活动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4
四 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6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中国化7
一 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的基本原理8
二 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和创新10
第三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领导科学14
一 领导科学发展创新的新趋势14
二 “领导力”成为领导科学研究的核心范畴16
三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中国领导科学的发展17
第四节 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科学领导18
一 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科学领导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8
二 科学领导的真谛:尊重科学,尊重规律20
第五节 从领导实践中学习领导科学与科学领导22
案例 “天下第一村”的领导科学与科学领导23
第二章 科学领导与科学发展25
第一节 科学领导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5
一 科学发展是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25
二 科学领导是科学发展的强大引擎26
第二节 坚持以科学的领导理念推动科学发展进程27
一 树立“发展为了人民”的领导理念28
二 树立“发展依靠人民”的领导理念30
三 树立“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领导理念32
第三节 坚持以科学的领导思维把握科学发展规律33
一 认识科学发展规律是实施科学领导的前提33
二 运用科学领导规律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36
第四节 坚持以科学的领导方式激发科学发展活力38
一 根据阶段性特点确定科学发展实践活动主题39
二 针对突出问题设计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载体40
三 聚焦中心工作强调实践特色破解瓶颈性矛盾40
四 先进典型引路夯实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基础41
五 学习实践活动要着力提高群众参与的有效性42
第五节 坚持以科学的领导制度构建科学发展机制43
一 以构建科学领导长效机制促进科学发展制度化43
二 以推行科学领导长效机制确保科学发展常态化45
案例 华东某省以“加、减、乘、除”组合措施破解经济发展困局48
第三章 科学发展与领导力建设50
第一节 当代领导实践呼唤领导力与科学发展的直接结合50
一 领导力与科学发展的契合50
二 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领导能力构建53
第二节 提升科学发展领导力是领导力建设的重点和关键54
一 科学发展领导力的内涵55
二 科学发展领导力的理论属性和实践意义55
第三节 深刻认识科学发展领导力和领导力建设的理论基础58
一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发展领导力的方向和统领58
二 社会主义和谐论是科学发展领导力和领导力建设的灵魂60
三 执政能力建设理论是科学发展领导力和领导力建设的生命61
第四节 把握科学发展领导力的六维结构62
一 科学发展领导力的构成要素和功能作用63
二 科学发展领导力的六维结构模式64
三 科学发展领导力六维结构的特点65
第五节 坚持科学发展领导力和领导力建设的正确标准66
案例 四川某百万人口丘陵大县加强领导力建设,促进科学发展,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68
第四章 与时俱进的领导学习力70
第一节 学习力提升是实现科学领导的基础工程70
一 以学思互动提升领导者的思想力71
二 以学用结合激活科学发展的创新力74
三 以学习自觉铸造领导者的精神品格75
第二节 做夯实学习力根基的自觉实践者76
一 着眼于科学发展真学真用77
二 拓展常学常新的学习维度78
三 拓展学以致用的学习深度81
第三节 做提升学习力水平的带头示范者82
一 做“尚学”的带头示范者82
二 做“善学”的带头示范者83
三 做“践学”的带头示范者84
四 做“严学”的带头示范者85
第四节 做推动学习力建设的精心组织者86
一 强化学习力建设的职责意识86
二 强化学习力建设的领导意识87
三 强化学习力建设的表率意识87
案例 唐山市以提升领导学习力推动科学发展新跨越88
第五章 科学民主的领导决策力91
第一节 科学决策是实施科学领导的关键和保证91
一 现代决策的特点与科学决策的要求91
二 领导决策从经验型向科学型的转轨95
第二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科学化决策98
一 坚持科学决策的正确导向98
二 健全科学决策的运行机制100
第三节 坚持以广泛集中民智实行民主化决策102
一 决策民主化与决策科学化的辩证关系103
二 加速推进决策民主化进程的可行路径104
第四节 以规范决策程序推动法制化决策106
一 规范决策程序制度106
二 完善决策咨询听证106
三 推行决策评估审查107
四 严肃决策责任追究107
第五节 以快捷化决策应对突发事件处置108
一 快捷化决策及其原则与流程108
二 快捷化决策系统与决策预案111
案例 四川省某市坚持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经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否定二十五项重大决策114
第六章 整合资源的领导协调力116
第一节 树立着眼“三个最大限度”的领导协调理念116
一 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的协调理念117
二 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的协调理念118
三 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协调理念119
第二节 在凝聚和谐价值共识中提升领导协调力120
一 和谐价值观具有通约性与可操作性121
二 用和谐价值观协调整合三大关系122
三 正确把握协调力与和谐度的辩证关系124
第三节 在调整社会利益关系中提高领导协调力125
一 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现实意义125
二 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主要机制129
第四节 在优化组织资源配置中增强领导协调力132
一 科学领导视域的组织资源协调整合理念132
二 着眼激发活力协调整合各类人才资源134
三 着眼科学发展协调整合广泛社会资源136
案例 浦东新区协调整合基层领导资源的做法137
第七章 求真务实的领导引导力139
第一节 领导引导力是实现领导目标的重要保证139
一 求真务实的领导引导力的内涵和特点139
二 引导领导进程坚定地向着既定目标前行140
三 引导领导活动顺应时代变化的发展趋势141
四 引导领导活动符合社会变革的时代要求142
五 引导领导活动适应领导创新的科学规律142
第二节 增强机制性政策性的制度引导力143
一 创新组织体系和运作方式143
二 科学地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148
第三节 增强榜样性示范性的典型引导力150
一 实现信任领导151
二 全面提升影响力153
第四节 增强导向性疏导性的舆论引导力156
一 提高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引导能力157
二 强化主流舆论的社会矛盾疏导能力159
案例 运用全程参与的机制和模式,引导农户自愿投入灾后重建社区生计项目162
第八章 以人为本的领导感召力164
第一节 领导感召力是实现科学领导的重要因素164
一 以人为本的领导感召力的内涵和特点165
二 领导感召力是凝聚群体力量的法宝166
第二节 以科学发展的宏伟愿景凝聚人169
一 坚定人民对科学发展观的政治信仰170
二 努力推动科学发展观的大众化进程171
第三节 以真诚激情的无形力量吸引人174
一 坚定理想信念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174
二 真诚做人激情做事创人民满意业绩176
第四节 以包容和谐的人格魅力感染人178
一 努力养成包容和谐的博大胸襟178
二 始终保持亲民为民的公仆本色181
第五节 以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激励人182
一 率先垂范强化榜样激励183
二 求真务实增强真理力量184
案例 沈浩的感召力三次赢得小岗人的红手印185
第九章 准确高效的领导执行力188
第一节 领导执行力是落实领导决策的关键188
一 准确高效的领导执行力的内涵和特点188
二 领导执行力与科学发展领导绩效的提升189
第二节 实现领导决策与决策执行的无缝对接191
一 科学认识决策与决策执行的关系191
二 正确把握执行的原则和程序193
第三节 把握领导决策执行的尺度、速度与力度197
一 明确执行方向把握执行标准197
二 控制运行节奏着眼执行效果199
三 重视执行细节确保执行到位199
第四节 提高决策执行力重在谋划协调敢于负责201
一 以善于谋划提升执行的科学性202
二 以长于协调提升执行的平稳性203
三 以敢于负责提升执行的严肃性205
第五节 培育“无借口、有创造”的执行文化207
一 培育“没有任何借口”的执行文化208
二 培育“创造性执行”的执行文化209
案例 “治庸问责”强化领导执行力211
第十章 领导思维创新与领导能力提升213
第一节 领导思维创新的基本特征213
一 领导思维创新具有全局性特征213
二 领导思维创新具有创造性特征214
三 领导思维创新具有前瞻性特征214
四 领导思维创新具有开放性特征214
第二节 转换思维角度打开领导创新的思维空间215
一 以“立体思维”拓展思维领域215
二 以“正反思维”扩大思维选择216
三 以“和合思维”提高思维合力217
四 以“过程思维”保证思维持续218
五 以“中介思维”联系思维网络218
六 以“点击思维”增强思维振幅219
第三节 坚持以理论思维提升面向未来的领导预见能力220
一 运用理论思维提高把握大势的预见能力221
二 运用理论思维提高准确判断的预见能力222
三 运用理论思维提高科学决策的预见能力222
第四节 坚持以战略思维提升谋划全局的统筹能力223
一 运用战略思维提高谋划大事的统筹能力223
二 运用战略思维提高谋划发展的统筹能力224
三 运用战略思维提高谋划未来的统筹能力226
第五节 坚持以开放思维提升领导科学发展的统领能力227
一 以开放思维提升统领发展的领导能力227
二 以开放思维增强协调发展的领导能力229
三 以开放思维强化和谐发展的领导能力230
案例 某名牌大学以领导思维创新带动科研模式创新 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230
第十一章 领导文化与领导素质能力建设232
第一节 领导文化是领导素质能力建设的灵魂和方向232
一 领导文化的内涵和结构层次233
二 领导文化的主要特征和功能作用233
第二节 领导文化的核心是领导价值观235
一 领导价值观是领导文化的命脉和主线236
二 领导价值观决定着领导文化的先进性和影响力236
第三节 领导心理是领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38
一 正确把握领导角色的心理要求及情感调控239
二 正确把握领导者意志品质的基本要求241
三 优化领导决策与用人的心理素质242
四 努力提高领导心理文化素养244
第四节 加强领导文化素养建设246
一 增强领导信仰的坚定性246
二 提高领导理念的真理性247
三 坚持领导道德的公正性248
四 提升领导境界的包容性248
五 凝练领导精神的坚韧性249
六 注重领导价值的人民性250
七 保持领导心理的平实性251
案例 杨善洲笃定理想、服务人民,矢志不渝地坚守领导干部的精神家园252
第十二章 领导力培育与评价254
第一节 增强领导力培育的实效性254
一 领导力培育要突出学以致用的针对性254
二 领导力培育要着力补足领导素质“短板”255
第二节 提升领导力培育的科学性259
一 坚持领导力培育的需求导向259
二 推行自主选学实现学用对接261
三 强化领导力培育的质量意识263
第三节 完善领导力评价的客观性264
一 确立科学的领导力考核评价标准265
二 树立衡量科学发展领导力的全面尺度267
三 设定衡量领导力的唯物辩证科学尺度268
第四节 彰显领导力评价的绩效性271
一 扩大考核评价的社会能见度271
二 增强考核评价的公平公正度272
三 密切考核评价的考用结合度275
案例 考核干部反向测评助推领导力提升276
后记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