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与地方政府治理 西部地区的现实考量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与地方政府治理 西部地区的现实考量
  • 申振东,龙海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9880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23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34页
  • 主题词: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贵州省;社会发展-研究-贵州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与地方政府治理 西部地区的现实考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1

第一节 新世纪时代危机的困顿1

一 生态危机的凸显与反思2

二 生态与经济的相斥与相容3

第二节 国情与省情的特殊使命5

一 生态发展的格外关注6

二 生态建设的政治使命8

第三节 贵州城镇化道路发展的历程11

一 第一阶段的基本情况和特点(1950~1978年)11

二 第二阶段的基本情况和特点(1979~1999年)13

三 第三阶段的基本情况和特点(2000~2010年)14

第四节 生态文明建设的序幕:发现与觉醒17

一 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永恒规律17

二 生态文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19

第二章 贵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现实环境与发展趋势24

第一节 贵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主要成效24

一 典型样板之一: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基本经验25

二 典型样板之二:毕节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基本经验27

三 典型样板之三: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建设的基本经验29

四 贵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基本特点31

第二节 贵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与矛盾36

一 经济总量小、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较弱36

二 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突出37

三 人均资源有限,环境的经济人口承载力不足38

四 多元化投入有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38

五 政府创新热情高涨,公众参与存在差距39

第三节 贵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40

一 贵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体系41

二 发展趋势之一:实现低碳发展的工业化道路46

三 发展趋势之二:实现绿色发展的可持续道路49

四 发展趋势之三:实现生态文明的城市化道路51

第三章 生态文明城市与政治生态的价值向度55

第一节 生态文明城市的价值框架:工具性价值的考量56

一 生态文明城市的价值之一:绿色57

二 生态文明城市的价值之二:包容60

三 生态文明城市的价值之三:有序62

第二节 政治生态的价值框架:工具性价值的考量65

一 政治生态的价值之一:民主66

二 政治生态的价值之二:善治69

三 政治生态的价值之三:和谐71

第三节 共同价值向度:目的性价值的考量74

一 政治生态的中国语境:生态文明城市的适用75

二 共同的目的性价值之一:自我实现78

三 共同的目的性价值之二:可持续发展81

第四章 地方政府治理模式的结构性变迁84

第一节 职能结构变迁:政府职能的衍生与调整84

一 政治生态环境中政府职能转变的紧迫性85

二 城市发展模式转变与政府职能的定位86

三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政府职能衍生88

四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政府职能调整89

第二节 主体结构变迁:由传统管制向多元治理转变91

一 传统管制的政治生态土壤92

二 传统管制的现实困境与弊端94

三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多元治理96

四 多元治理主体的责任归属99

第三节 组织结构变迁:由官僚层级化向组织网格化转变101

一 官僚制组织结构的基本特点101

二 城市化进程的新问题与组织变革103

三 组织结构的演变发展趋势及主导选择107

第五章 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创新:开放式治理的视角112

第一节 地方政府治理的主要模式112

一 社会组织共同治理114

二 公众参与治理119

三 企业合作治理124

第二节 开放式治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128

一 开放式治理的分析框架与特点129

二 开放式治理的可能性与适用性131

三 开放式治理的重点领域及运用133

第六章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与开放式治理的实证分析138

第一节 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际测度138

一 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构建139

二 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筛选145

三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实际测度——以西部12省市为例149

第二节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与开放式治理的内在关联性153

一 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基本概述154

二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与开放式治理的结构要素154

三 实证分析过程与结果讨论156

第三节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成效与开放式治理的逻辑162

一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基本概述162

二 实证分析过程与结果讨论163

第七章 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创新的实现路径168

第一节 治理模式创新的网络路径构建169

一 开放式治理网络框架构建的基本原则169

二 开放式治理的网络框架体系171

三 开放式治理网络框架的内在联系173

第二节 民主路径:民主建设是开放式治理的内核175

一 把握生态社会的利益需求,推进政治生态民主化175

二 重视公民参与的渠道畅通,促进协商参与多元化178

三 完善政府回应的披露机制,促进公共决策透明化181

第三节 法治路径:法治建设是开放式治理的基石184

一 加快生态保护立法,强化生态建设的刚性约束184

二 普及公民法治观念,提升生态文明的群众基础187

三 完善生态责任机制,凸显制度设计的示范效应189

第四节 文化路径:文化建设是开放式治理的灵魂192

一 培育公民生态意识,带动综合素养的提高193

二 力促公民文化转型,实现公民社会的跨越195

三 塑造生态城市品牌,彰显城市文化的魅力197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201

参考文献206

附录 调查问卷218

后记2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