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心雕龙通论 《下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文心雕龙通论 《下编》](https://www.shukui.net/cover/17/30332019.jpg)
- 刘业超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10926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687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6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文心雕龙通论 《下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下编 雕龙论1051
第十九章 雕龙范畴论1051
第一节 雕龙范畴的辩证属性1051
第二节 雕龙范畴的基础性层面——语言美学层面1057
一、对“言能尽意”的充分肯定1059
二、对“言难尽意”的辩证分析1060
三、对“执术驭篇”的明确主张1061
第三节 雕龙范畴的中坚性层面——材料美学层面1065
一、事义在雕龙中的系统位置和美学作用1065
二、事义在雕龙中的基本形态1069
第四节 雕龙范畴的全息性层面——文章美学层面1074
一、文章内涵的多样性统一1074
二、文章的整体化功能1076
三、文章实现整体化的基本途径1077
第五节 雕龙范畴的开拓意义1083
一、赋予美学形态以独立的范畴地位1083
二、对文学自觉的推动作用1085
第二十章 雕龙形态论1092
第一节 雕龙的内在形态1092
一、文学性材料的属性及组合方式1092
二、理论性材料的属性及组合方式1103
三、认知性材料的属性和组合方式1107
第二节 雕龙的外在形态1110
一、语言在雕龙中的作用1110
二、结构在雕龙中的作用1116
三、体式在雕龙中的作用1118
四、风格在雕龙中的作用1121
第三节 文章雕缛的基本要领1127
一、统一性准则1127
二、主从性准则1128
三、能动性准则1129
四、适度性准则1130
五、雅丽性准则1131
六、自然性准则1132
第四节 雕龙形态理论的重大意义1133
一、对形态理论的系统化开拓1134
二、为文心理论的工程化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凭借1137
三、为观照文章形态的审美意义提供了集中的窗口1139
四、为现代文坛的拨乱反正提供了有益的借鉴1139
第二十一章 雕龙体式论1149
第一节 刘勰对文章体式的范畴定位1149
一、体式意识的形成过程1150
二、刘勰对体式范畴的科学定位1152
第二节 刘勰关于文章体式的系统机制与系统作用的理论体认1156
一、因形生势理论的历史渊源1156
二、刘勰对体式运动系统机制的精辟论述1157
三、体式在文章表达中的系统作用1159
四、对文体含义的系统归纳1161
第三节 刘勰对文体世界的系统划分1163
一、文体分类的基本尺度1163
二、刘勰对“文笔”划分的科学思辨1164
三、刘勰对文体世界的系统划分1168
四、文体世界的系统运动1172
第四节 刘勰关于文体运作的工程要领的系统论述1174
一、选体1174
二、运体1176
三、得体1180
第五节 刘勰文体论的历史意义、世界意义和现实意义1182
一、刘勰文体论的历史意义1182
二、刘勰体式论的世界意义1184
三、刘勰文体论的现实意义1189
第二十二章 雕龙风格论1218
第一节 刘勰对风格的范畴定位1218
一、风格意识的形成过程1219
二、刘勰对风格范畴的科学定位1222
第二节 刘勰关于风格的系统结构的理论体认1224
一、风格的基本要素1224
二、风格的系统机制1227
第三节 刘勰关于风格世界的系统划分与系统联系的系统论见1229
一、风格世界的系统划分1229
二、风格世界的系统联系1232
三、刘勰对风格世界的美学导向1238
第四节 刘勰关于培育健康风格的理论主张1260
一、刘勰对风格培育的基本战略思想1261
二、培育风格的具体途径1262
第五节 刘勰风格论的历史地位和世界地位1267
一、刘勰风格论的历史意义1267
二、刘勰风格论的世界地位1270
第二十三章 雕龙镕会论1283
第一节 刘勰关于文章结构的系统机制的理论体认1283
一、刘勰对文章结构维度的重大开拓1284
二、刘勰对文章结构的系统性的深刻见解1291
第二节 刘勰关于实现文章整体化的工程途径的系统论见1298
一、镕裁的基本原理与工程实务1298
二、附会的基本原理与工程实务1308
三、章句的基本原理与工程实务1319
第三节 刘勰文章结构理论的历史意义与现实启迪1327
一、刘勰文章结构理论的历史意义1327
二、刘勰文章结构理论的现实启迪1343
第四节 东西方结构思想的跨文化比较1351
一、东西方结构思想的相同性比较1352
二、东西方结构思想的相异性比较1358
第二十四章 雕龙辞采论1369
第一节 文章辞采的系统机制与范畴定位1369
一、辞采意识形成的历史过程1370
二、刘勰对辞采的机制与范畴的理论体认1372
第二节 刘勰关于文章辞采的特征和功能的系统论见1378
一、文章辞采的系统特征1379
二、文章辞采的系统功能1394
第三节 刘勰关于实现辞的采化的工程论主张1397
一、实现辞的采化的基本渠道1397
二、实现辞的采化的基本方法1399
三、实现辞的采化的基本要领1405
第四节 刘勰辞采理论的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1418
一、刘勰辞采理论的历史意义1419
二、刘勰辞采理论的世界意义1437
第二十五章 雕龙通变论1455
第一节 刘勰文学通变理论的系统内涵1455
一、刘勰对文学通变系统机制的深刻体认1456
二、刘勰对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健康模式的战略性思维1467
三、刘勰对文学通变的战术性筹划1472
第二节 刘勰文学通变理论的历史意义1477
一、继往开来意义1477
二、战略导向意义1482
三、深远的历史影响1483
第三节 刘勰文学通变理论的现实启迪1488
一、现代文学理论发展的历史文化环境1488
二、现代文学理论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的革命性变革和历史困窘1497
三、关于现当代文学理论走出困境的战略思考1507
第二十六章 《文心雕龙》写作艺术论(上)1528
第一节 《文心雕龙》的立意艺术1529
一、《文心雕龙》立意的深刻性1529
二、《文心雕龙》立意的高远性1534
三、《文心雕龙》立意的新颖性1537
四、《文心雕龙》立意的集中性1540
五、《文心雕龙》立意的诗情性1545
第二节 《文心雕龙》的结构艺术1551
一、《文心雕龙》结构的恢弘性1552
二、《文心雕龙》结构的严密性1576
三、《文心雕龙》结构的和谐性1587
第二十七章 《文心雕龙》写作艺术论(下)1605
第三节 《文心雕龙》的语言艺术1605
一、语言运作的新颖性1605
二、语言运作的准确性1627
三、语言运作的生动性1638
四、语言运作的鲜明性1661
第四节 《文心雕龙》的接受艺术1671
一、对崇高性法则的卓越运用1673
二、对折衷性法则的卓越运用1675
三、对同参性法则的卓越运用1676
四、对通变性法则的卓越运用1677
五、对审美性法则的卓越运用1680
主要参考书目1683
后记1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