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的自然法规与民法解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科学的自然法规与民法解释
  • 刘士国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908771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72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186页
  • 主题词:自然法学派-应用-民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科学的自然法规与民法解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自然法观1

一、马克思认为法是无意思的自然规律1

二、马克思区分“法”和“法律”的思想是科学的自然法观5

三、法与法律不分的由来——评维辛斯基的法定义10

四、对法与法律关系的进一步认识13

(一)法律是法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3

(二)法是衡量法律合法性的标准14

(三)在法律与事实对接调适中进一步发现法15

(四)法的探索是一项艰巨的工作16

第二章 依法解释民事法律与其解释规则18

一、自然法与法实证主义对法解释的观点18

二、区分公私法的问题22

(一)私法自治、公法法定23

(二)区分私行为与公行为23

(三)区分私权利与公权力24

(四)公私法的联系性26

三、依法解释法律的规则27

(一)对现行法律进行合法性审查27

(二)结合特殊案情对法律应否适用进行合法性审查28

(三)当没有具体法律时,法成为解决问题的直接依据28

(四)当法律发生抵触时,应依“法”选择法律的适用29

四、应有规则、利益衡量31

第三章 民事习惯与善良风俗的法源地位35

一、民事习惯的法源地位35

(一)习惯与习惯法的概念35

(二)习惯与习惯法的区别36

(三)习惯法为自然法37

二、公序良俗与民事法律的适用38

(一)善良风俗的概念38

(二)善良风俗的立法例及我国未来立法的选择38

(三)从案例看善良风俗的法源性40

三、善良风俗在我国的运用——以姜堰市人民法院的实践为中心44

四、对习惯、善良风俗何以成为法渊源的一点认识45

第四章 科学的自然法观与当代经济分析法学的发展47

一、经济分析方法是民法解释的基本方法47

二、西方经济分析法学的基本理论及其中国的实践验证48

(一)科斯定理49

(二)均衡51

(三)效率53

(四)汉德公式58

(五)经济分析法学揭示的基本规则验证了科学自然法观的正确性60

三、经济分析法学的有限性61

第五章 法解释的民主程序66

一、民法的解释为什么要经过民主程序66

二、法的议论理论的产生与基本含义67

三、法的议论理论在日本的发展69

四、议论理论的借鉴意义74

(一)议论是可接受的法解释的理论75

(二)议论有利于克服法官的恣意行为75

(三)议论有助于我国法学教育的改革77

五、议论理论与我国的合议庭制度78

六、议论理论与我国审判文书的制作79

第六章 科学的自然法观与中国司法解释制度的完善81

一、民法法典化与反法典化的相对性81

二、能动司法与司法解释82

三、依法审判与法官的自由裁量权85

四、中国的民事司法案例与判例法试点86

(一)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法院就具体案件的请示所作出的批复86

(二)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案例87

(三)个别地方法院进行判例制度试点89

五、判例(案例)的作用89

(一)判决预测89

(二)促进理论发展90

(三)促进法律完善91

(四)法学教育的辅助手段93

六、创立中国的判例制度94

第七章 类型化理论、法律漏洞与其补充方法97

一、类型化的基本含义97

二、对当代类型化理论的评析98

三、类似性的认定104

四、类型化适用的领域107

五、司法中如何通过法律与个案的对应寻找裁决的法规则108

六、类型化理论与民法漏洞补充109

七、法律漏洞及其补充方法111

(一)法律漏洞的概念、种类和法律漏洞的补充方法的分类111

(二)类推适用114

(三)目的性限缩116

(四)目的性扩张117

(五)依习惯补充漏洞120

(六)依一般条款或者一般规则补充漏洞121

(七)依法理补充法律漏洞124

第八章 科学的自然法观与民法解释128

一、科学的自然法观与法律解释的基本问题128

(一)科学的自然法观与法律解释的概念、特征128

(二)法律解释的分类131

(三)法律解释的标的134

(四)法律解释的目标135

二、民法解释的方法137

(一)文理解释的方法137

(二)体系解释的方法138

(三)宪法解释的方法140

(四)法意解释的方法142

(五)比较解释的方法143

(六)目的解释的方法145

(七)当然解释的方法147

(八)反对解释的方法148

(九)扩张解释的方法149

(十)限缩解释的方法150

(十一)社会学的解释方法150

第九章 科学的自然法观与法律行为解释152

一、法律行为解释体现并遵循科学的自然法观152

(一)法律行为体现并遵循一定的自然法则152

(二)科学的自然法观是法律行为解释的依据153

(三)公共道德是衡量法律行为是否成立的标准154

二、法律行为解释的分类155

三、合同解释的分类158

四、合同解释的主体159

五、合同解释的原则160

六、合同解释的目的162

(一)对合同是否成立作出判断163

(二)就合同是否生效作出判断164

(三)明确合同条款的含义164

(四)合同漏洞的补充165

七、合同用语的解释与整体解释167

(一)对合同用语的解释167

(二)整体解释168

主要参考书目170

阶段性成果一览1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