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语言学纲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社会语言学纲要
  • 贺群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民族出版社
  • ISBN:978710512106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13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26页
  • 主题词:社会语言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语言学纲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社会语言学的含义1

第二节 社会语言学的分类和研究范围6

一、社会语言学的分类7

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9

第三节 社会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12

一、社会语言学的形成背景13

二、社会语言学的发展17

第四节 社会语言学流派20

一、语言社会学21

二、社会方言学21

三、语言社会心理学21

四、言语交际民族文化学22

五、互动社会语言学22

第五节 中国社会语言学研究23

一、中国社会语言学研究状况23

二、中国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成果32

三、中国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特点33

第二章 语言变异36

第一节 语言的性别变异36

一、语言的性别差异37

二、语言的性别歧视46

三、性别差异与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48

第二节 语言的年龄变异51

一、语言年龄差异的表现形式51

二、语言年龄差异产生的原因56

第三节 语言的阶层变异58

一、语言的社会分层59

二、语言阶层差异的表现形式62

第四节语言的集团变异67

一、集团语言变异的表现形式67

二、行业语及隐语的来源和形式70

第五节 语言的跨境变异74

一、语音差异75

二、词汇差异76

三、语法差异78

四、文字差异80

第三章 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84

第一节 语言接触84

一、什么是语言接触和语言演变84

二、语言接触的分类86

三、语言接触的结果87

四、影响语言接触的因素92

五、语言接触的研究方法95

第二节 语言接触的影响96

一、语音影响97

二、词汇影响99

三、语法影响102

第三节 语言兼用104

一、语言兼用与双语现象104

二、语言兼用的类型107

三、引起语言兼用的因素110

四、中国的双语状况112

第四节 语言转用116

一、什么是语言转用116

二、语言转用的类型117

三、引起语言转用的因素120

第五节 语言竞争122

一、什么是语言竞争122

二、语言使用功能的竞争123

三、影响语言竞争力的因素127

第四章 语言与文化132

第一节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132

一、文化及其内涵132

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134

第二节 称谓与文化137

一、亲属称谓138

二、社会称谓142

三、汉族亲属称谓的特点144

四、汉语称谓的变化145

第三节 语言禁忌与文化147

一、禁忌与语言禁忌147

二、语言禁忌的分类150

三、语言禁忌的特征158

四、语言禁忌的构成形式160

第四节 宗教文化与语言162

一、语言与宗教的关系163

二、宗教文化赋予语言“魔力”164

三、宗教文化对语言的影响166

第五节 文字与文化174

一、文字与文化的关系174

二、汉字中的文化现象177

第五章 语言习得与语言教学192

第一节 语言习得及习得理论192

一、语言习得192

二、语言习得的条件193

三、影响语言习得的因素195

四、语言习得理论197

第二节 母语习得200

一、母语习得的过程200

二、影响母语习得的环境203

三、母语习得的研究方法204

第三节 第二语言习得205

一、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对象和任务205

二、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范围206

三、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方法209

四、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的意义211

五、课堂第二语言习得过程212

六、影响课堂第二语言习得的因素215

第四节 语言教学218

一、语言教学的性质218

二、语言教学方法220

第六章 语言规划228

第一节 语言规划的性质和意义228

一、什么是语言规划228

二、语言规划的性质232

三、语言规划的意义235

四、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的关系237

第二节 语言规划的对象和内容238

一、语言规划的对象238

二、语言规划的内容240

第三节 语言规划的原则243

一、科学性原则243

二、系统性原则244

三、政策性原则245

四、稳妥性原则246

五、经济性原则247

六、从俗从众原则248

第四节 语言规划的方法与步骤249

一、语言规划的方法250

二、语言规划的步骤256

第五节 中国语言规划259

一、古代语言规划260

二、现代语言规划264

三、当代语言规划268

第七章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程序与研究方法281

第一节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程序281

一、选择项目,提出假设282

二、确定研究的范围和对象282

三、搜集资料283

四、分析资料288

五、撰写调查报告289

第二节 社会语言学的定量研究和抽样方法290

一、定量研究290

二、抽样方法292

第三节 社会语言学研究者的素质和要求296

参考文献300

后记3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