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媒体浪潮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媒体浪潮](https://www.shukui.net/cover/6/30323630.jpg)
- 黄健编 著
- 出版社: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356281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517页
- 文件大小:174MB
- 文件页数:545页
- 主题词:数字技术-应用-媒体-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媒体浪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绪论——新媒体改变世界1
一、事件回放1
二、e时代到来4
三、科幻预言4
四、新媒体的崛起6
五、新媒体的类别7
六、“全球化3.0”时期9
七、“互联网总统”10
八、3G手机发展迅猛11
九、电子书势如破竹13
十、平板电脑iPad的横空出世14
十一、速度为王的时代16
第一章 新媒体的内涵19
第一节 新媒体的概念20
一、新媒体概念的提出21
二、以数字通信技术为载体的传播24
第二节 新媒体的诞生历程24
一、口语传播时代25
二、书写传播时代28
三、印刷传播时代32
四、电子传播时代34
五、网络传播时代38
第三节 新媒体的特征43
一、超媒体性43
二、高共享和高交互性44
三、信息的深度、广度与发散度44
四、个性化信息服务45
五、数字化46
六、即时化46
七、互动性47
八、跨时空48
九、纵深性48
十、渗透性49
第四节 新媒体的传播50
一、新媒体传播的时代背景51
二、新媒体传播的基本现状和产业分析64
第二章 第四媒体——互联网92
第一节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93
一、社会化应用前的实验阶段(1969~1994年)93
二、社会化应用的初始阶段(1994~2001年)95
三、社会化应用的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95
第二节 互联网的地位103
一、互联网成为政府传递价值信息的便捷载体103
二、互联网成为群众监督政府活动的有效平台104
三、互联网成为人们关注重大事件的主流力量108
四、互联网成为目前争夺世人眼球的战略高地110
五、互联网成为国家安全战略重要组成部分114
第三节 互联网出版116
第四节 互联网侵权122
第五节 互联网管理136
一、政府主导式的互联网管理138
二、政府指导下行业自律式的互联网管理141
三、行业主导式的互联网管理144
第六节 互联网的发展趋势147
一、我国互联网将进入经济体验状态149
二、日本互联网产业高度发达150
三、韩国互联网的版权保护出现新动向151
四、越南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152
五、泰国进入日益繁荣的互联网时代152
六、菲律宾互联网鼓励和奖励国民的创造力153
七、英国互联网发展势头不减153
八、美国互联网成长最快153
第三章 第五媒体——手机154
第一节 手机媒体的形态157
一、手机短信157
二、彩信165
三、手机上网167
四、手机报174
五、手机电视188
六、手机网游205
七、手机搜索208
第二节 手机媒体的特性210
一、个性化的媒介特性211
二、互动性的媒介特征211
三、移动性的媒介特征212
四、人性化的媒介特性212
五、屏幕制约性的媒体特征213
第三节 手机媒体的发展213
一、全球3G迅猛发展214
二、全球三网融合之路越发宽广219
第四节 手机媒体的管理222
一、我国手机出版管理的现状及问题222
二、发达国家对手机出版管理的政策和法律227
第四章 传统出版的转型与数字出版的蓄发235
第一节 数字出版235
一、数字出版的概念235
二、数字出版的溯源236
三、数字出版的内容238
四、数字出版的未来240
第二节 报网互动242
一、报网互动的基础242
二、报网互动243
第三节 传统出版社与数字出版257
一、传统出版社遭遇挑战257
二、传统出版社应对数字出版259
三、出版的未来趋势265
第四节 IT产业进军数字化出版领域269
一、电子图书出版商269
二、数字期刊出版商275
三、技术提供商282
四、数字出版基地284
第五节 数字时代的新秀286
一、数字广告286
二、数字广播288
三、数字影视290
四、数字游戏304
五、数字网络社区305
六、博客和播客307
第五章 全媒体时代的阅读终端——电子阅读器316
第一节 手机——移动阅读终端318
一、手机阅读318
二、手机上网323
第二节 电脑——在线阅读终端325
一、网络新闻326
二、网络杂志328
三、网络文学330
第三节 电子书333
一、电子书的概念界定333
二、电子阅读器概况334
三、电子阅读器的现实与未来337
四、国内外知名的电子阅读器343
第四节 电子书包(电子教材)355
第五节 MP4、MP5的阅读功能360
一、作为播放器的MP4、MP5360
二、作为电子阅读器的MP4、MP5362
第六章 全媒体时代的阅读方式365
第一节 全媒体时代的概念365
一、全媒体的概念365
二、全媒体时代的报业367
三、全媒体时代的图书杂志372
四、全媒体时代的视频375
第二节 全媒体时代的特征377
一、跨媒体377
二、跨地域379
三、数字化381
第三节 全媒体时代的享受382
一、全媒体带来的视觉盛宴383
二、全媒体带来的经济收益384
三、全媒体报道推进政治民主进程385
四、全媒体的未来387
第七章 新媒体催生的社会环境392
第一节 新媒体与社会服务发展392
一、移动平台392
二、互联网平台394
第二节 新媒体与政治环境构建397
一、推进民主进程398
二、拓宽舆论监督途径404
三、构建和谐社会407
四、舆论引导409
第三节 新媒体与经济增长潜力413
一、互联网市场414
二、移动增值市场425
三、电子商务429
第四节 新媒体与文化消费趋势433
一、网络文学消费434
二、数字音乐消费437
三、网络视频消费439
四、动漫产业消费441
五、网络游戏消费442
第五节 新媒体与生活方式变化443
一、沟通方式的变化443
二、阅读方式的变化444
三、生活方式的变化446
四、社会关系的变化447
第八章 新媒体带来的社会问题453
第一节 版权纠纷453
一、新媒体时代版权纠纷的新内容453
二、新媒体条件下的版权保护462
第二节 新的犯罪形式466
一、传播虚假信息466
二、传播非法和违禁信息468
三、传播病毒474
第三节 道德伦理与法律界限模糊476
一、侵犯隐私权476
二、网络暴力478
三、网络道德缺失481
第四节 新媒体与青少年犯罪问题485
一、新媒体与青少年的日常生活486
二、新媒体对于青少年犯罪的影响488
第九章 新媒体创造的未来世界492
第一节 新媒体的发展条件496
一、新媒体发展的战略已经基本确立497
二、新媒体发展的技术日趋成熟497
三、新媒体发展的内容不断丰富498
四、新媒体发展的速度将会越来越快498
第二节 新媒体的社会影响499
一、新媒体的市场总量将持续增长499
二、新媒体的传播移动化趋势明晰500
后记501
参考文献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