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财政资源非匀衡协调配置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财政资源非匀衡协调配置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5/33865874.jpg)
- 段国旭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新华出版社
- ISBN:9787501194407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66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187页
- 主题词:财政管理-资源分配-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财政资源非匀衡协调配置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绪论1
1.1从经济均衡到经济非均衡协调理论1
1.1.1经济均衡2
1.1.2经济非均衡4
1.1.3辩证均衡:经济非均衡协调7
1.1.4小结10
1.2经济均衡到非均衡所伴生的财政资源配置理论10
1.2.1经济均衡下的财政不干预理论10
1.2.2经济非均衡下的财政干预理论12
1.2.3经济辩证均衡下的财政协调理论13
1.2.4小结14
1.3我国财政资源非均衡协调配置实践15
1.3.1央地财政利益的博弈协调15
1.3.2区域财政利益的竞争协调18
1.3.3群体财政利益的公平协调21
1.3.4小结25
1.4本文研究思路25
1.4.1研究视角26
1.4.2研究结构26
1.4.3研究方法28
1.4.4小结29
2财政资源非均衡协调配置框架30
2.1财政资源非均衡协调配置的理论融合路径30
2.1.1公共财政与资源配置30
2.1.2公共经济与资源配置32
2.1.3资源配置理论的融合:非均衡协调35
2.1.4小结37
2.2我国财政资源非均衡协调配置的政策发展路径37
2.2.1改革开放前的财政均衡配置政策38
2.2.2改革开放后的财政非均衡配置政策40
2.2.3 21世纪以来的财政非均衡协调配置政策42
2.2.4小结45
2.3财政资源非均衡协调配置的体制政策框架46
2.3.1财政资源非均衡协调配置的对象46
2.3.2财政资源非均衡协调配置的方式48
2.3.3财政资源非均衡协调配置的体制政策框架内容51
2.3.4小结53
2.4财政资源非均衡配置活动中的公共理财协调观53
2.4.1公共理财的矛盾协调观54
2.4.2公共理财的部门协调观55
2.4.3公共理财的战略协调观56
2.4.4小结60
3体制配置:省以下政府间财政边界规范61
3.1公共经济与财政体制61
3.2经济资源配置与财政体制模式变迁62
3.2.1财政体制与经济资源配置的关系62
3.2.2财政体制的动力机制、调控机制与平衡机制63
3.2.3财政体制模式的经济资源配置导向65
3.3我国省以下财政体制实证分析与评价67
3.3.1省以下财政体制的基本内容与主要类型68
3.3.2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类型及其功能72
3.3.3小结74
3.4改革和规范省以下财政体制的基本构想74
3.4.1分税制应减少财力结算体制的作用空间75
3.4.2界定省以下分税的基本边界和标准76
3.4.3改进对地区和重点行业与企业的财政调控方式77
3.4.4分税制要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77
3.4.5实施“省管县”与“省管市”并行体制78
3.4.6省级应保持合理的调控力度78
3.4.7围绕经济周期性波动建立政府“经济稳定基金”79
3.4.8完善建设项目审批与财税政策协调机制80
3.4.9小结80
4区域配置:主体功能区财政体制政策81
4.1主体功能区及其分类81
4.2主体功能区建设对财政体制政策的要求82
4.2.1河北省当前财政体制政策83
4.2.2主体功能区建设对完善现行财政体制政策的要求86
4.3主体功能区财政体制政策的目标与原则89
4.3.1主体功能区财政体制政策的主要目标90
4.3.2主体功能区财政体制政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91
4.4适应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河北省财政体制政策调整建议92
4.4.1优化开发区域以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为主导94
4.4.2重点开发区域以提升资源要素聚集力为主导95
4.4.3生态和农业区域以提升生态功能恢复力为主导96
4.4.4禁止开发区域以环境和粮食安全为主导98
4.5河北省各类主体功能区的财政政策选择99
4.5.1优化开发区域的创新驱动型财政政策模式100
4.5.2重点开发区域的规模增长型财政政策模式100
4.5.3生态和农业区域的生态补偿型财政政策模式101
4.5.4禁止开发区域的保护管理型财政政策模式101
4.6主体功能区财政政策的配套措施101
5群体配置:城镇化进程与反贫困财政体制103
5.1反群体贫困与反地域贫困的政策分野103
5.2反群体贫困与反地域贫困的政策耦合106
5.2.1反群体贫困的政策耦合106
5.2.2反地域贫困的政策耦合108
5.2.3反贫困政策的落脚点111
5.3建立统一体制,优化反贫困财政政策111
5.3.1建立统一的政府反贫困体制112
5.3.2优化反贫困财政政策113
5.3.3建立反贫困绩效考评机制116
5.4推进城镇化的财政动力机制117
5.4.1公共经济:城镇化与财政规模的理论耦合118
5.4.2城镇化率与财政收入占GDP比重119
5.4.2.1城镇化率及其核心要素119
5.4.2.2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及其核心要素121
5.4.2.3共同支点:产业结构122
5.4.3河北省城镇化现状与问题124
5.5推进城镇化的财政措施建议128
6部门配置:规范公共部门间财政资源配置体制132
6.1公共部门的内涵132
6.2公共部门的财政资源配置职责134
6.3公共部门财政资源配置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137
6.4公共部门财政资源配置制度建设的目标与措施139
6.4.1公共部门财政资源配置制度建设的要素与原则139
6.4.2公共部门财政资源配置制度建设的目标140
6.4.3加强公共部门财政资源配置制度建设的具体措施141
6.5公共部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设想143
6.5.1公共部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144
6.5.2公共部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145
6.5.3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具体措施146
7结论:建立健全非均衡协调的财政资源配置体系151
7.1财政资源非均衡协调配置体系在历史发展中形成151
7.2财政资源非均衡协调配置体系的核心是协调处理关系153
7.3财政资源非均衡协调配置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155
7.4财政资源非均衡协调配置体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系157
参考文献158
后记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