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郭大成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05790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62页
- 文件大小:94MB
- 文件页数:276页
- 主题词:产学研一体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绪论1
1.1产学研用结合的概念与特征1
1.2产学研用结合的发展演进3
1.3产学研用结合体系的关系结构5
1.4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的重要地位和作用9
本章小结13
参考文献13
2理论基础15
2.1教育哲学基础15
2.1.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15
2.1.2教育生产力本质理论16
2.1.3实用主义教育思想17
2.2经济学基础19
2.2.1技术创新经济学理论19
2.2.2产权经济学理论21
2.2.3产业集群理论22
2.2.4交易费用理论23
2.3管理学基础24
2.3.1战略联盟理论24
2.3.2企业能力理论26
2.3.3系统协同理论28
2.4其他理论基础29
2.4.1科技哲学基础29
2.4.2三螺旋理论31
2.4.3三元参与理论31
2.4.4合作竞争理论32
本章小结32
参考文献33
3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的运行机制35
3.1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的运行机制概述35
3.1.1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的运行机制演进历程35
3.1.2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运行机制的内涵39
3.2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的动力机制41
3.2.1外部动力41
3.2.2内部动力43
3.2.3动力作用分析44
3.3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的管理机制46
3.3.1分工与组织机制46
3.3.2激励与约束机制47
3.3.3沟通与协调机制49
3.3.4决策与监控机制52
3.4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的风险控制机制53
3.4.1技术风险控制机制53
3.4.2市场风险控制机制55
3.4.3资金风险控制机制55
3.4.4信用风险控制机制56
3.5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的利益分配机制57
3.5.1产学研用结合利益分配的特点57
3.5.2产学研用结合利益分配的原则58
3.5.3产学研用结合利益分配的影响因素59
3.5.4产学研用结合利益分配方式61
3.6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64
3.6.1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66
3.6.2完善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运行机制的对策建议66
本章小结68
参考文献69
4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创新科研团队建设71
4.1高校产学研用结合创新科研团队建设概述71
4.1.1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创新科研团队建设的优势71
4.1.2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创新科研团队建设的重要地位72
4.2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创新科研团队建设的总体要求74
4.2.1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创新科研团队建设的目标74
4.2.2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创新科研团队建设的体制机制75
4.2.3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创新科研团队建设的现状与问题79
4.3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创新科研团队建设的对策建议81
4.3.1明确定位,协调发展81
4.3.2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形成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83
4.3.3深化产学研用结合利益分配机制改革,破解“利益”难关83
4.3.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创新科研团队建设的水平83
4.3.5突出领军人才培养,优化创新科研团队的层次和结构84
4.3.6推进重大人才工程,造就世界水平产学研用结合创新梯队85
4.3.7实施产学研用结合创新科研团队建设扶持政策和资助计划87
4.4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创新科研团队建设的典型案例88
本章小结91
参考文献91
5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的典型实现形式93
5.1高校参与产学研用结合的类型93
5.1.1松散型合作93
5.1.2半紧密型合作95
5.1.3紧密型合作95
5.2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的实现形式96
5.2.1大学科技园96
5.2.2合作研发104
5.2.3共建研究机构107
5.2.4组建经济实体111
5.2.5人员特派115
5.2.6战略联盟116
5.3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实现形式的影响因素121
5.3.1合作主体的利益偏好121
5.3.2法律和制度保障124
5.3.3非对称信息125
5.3.4知识产权保护与评价126
5.3.5合作风险127
5.4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实现形式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128
5.4.1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实现形式中存在的问题128
5.4.2完善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实现形式的对策建议131
本章小结134
参考文献135
6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的知识转移和技术转移136
6.1产学研用结合中的知识转移与技术转移概述136
6.1.1知识转移与技术转移的概念与关系136
6.1.2产学研用结合中的知识转移与技术转移过程141
6.1.3知识转移与技术转移在产学研用结合中的重要作用与影响因素143
6.2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中知识转移和技术转移的影响因素146
6.2.1知识的性质146
6.2.2高校转移知识的能力147
6.2.3企业的学习能力150
6.2.4知识转移的渠道和环节150
6.2.5知识产权的保护153
6.3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中技术转移的合作方式154
6.3.1技术许可155
6.3.2委托研发155
6.3.3联合开发156
6.3.4共建实体156
6.4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中知识转移和技术转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157
6.4.1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中知识转移和技术转移存在的问题157
6.4.2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中知识转移和技术转移的对策建议159
本章小结162
参考文献162
7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绩效评价研究164
7.1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164
7.1.1绩效评价的内涵164
7.1.2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绩效评价的内涵165
7.1.3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绩效评价的研究动态166
7.1.4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绩效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167
7.2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168
7.2.1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绩效评价的目标与使命168
7.2.2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169
7.2.3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绩效评价核心指标选取170
7.2.4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171
7.2.5评价方法的选取与比较174
7.3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绩效评价的模型与方法175
7.3.1产学研用结合绩效评价理论模型综述175
7.3.2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绩效评价的模型构建177
7.4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案例应用与分析180
7.4.1案例与数据选取180
7.4.2指标细化与结果180
7.4.3结果分析182
本章小结183
参考文献183
8我国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的SWOT分析与对策建议185
8.1我国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的SWOT分析185
8.1.1我国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的机遇185
8.1.2我国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的挑战189
8.1.3我国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的优势192
8.1.4我国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的劣势197
8.2我国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发展的战略分析200
8.2.1产学研用结合发展战略200
8.2.2我国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的战略选择200
8.3我国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的对策建议202
8.3.1进一步改善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的政策环境202
8.3.2进一步明确各方在产学研用结合中的定位203
8.3.3完善产学研用利益分配机制和评价机制203
8.3.4充分发挥我国政府强大宏观调控能力的优势204
8.3.5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204
本章小结205
参考文献206
9产学研用结合的国际比较207
9.1典型国家产学研用结合的发展情况207
9.1.1美国产学研用结合的模式与经验207
9.1.2英国产学研用结合的模式与经验210
9.1.3日本产学研用结合的模式与经验211
9.1.4印度产学研用结合的模式与经验213
9.2典型国家产学研用结合发展模式的比较与经验借鉴214
9.2.1政府全方位支持与组织不可或缺214
9.2.2完善的政策法规是产学研用结合蓬勃发展的先行保障215
9.2.3产学研用结合重在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215
9.2.4建立信息顺畅、服务全面的中介组织215
本章小结216
参考文献216
10我国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的典型案例研究217
10.1清华大学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的案例研究217
10.1.1清华大学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的发展历程217
10.1.2清华大学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的运作体系与典型模式218
10.1.3清华大学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的经验与借鉴225
10.2哈尔滨工业大学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的案例研究228
10.2.1哈尔滨工业大学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的发展历程228
10.2.2哈尔滨工业大学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的技术特点与典型模式228
10.2.3哈尔滨工业大学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的经验与借鉴237
10.3华中科技大学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的案例研究238
10.3.1华中科技大学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的发展历程238
10.3.2华中科技大学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的基本理念与典型模式239
10.3.3华中科技大学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的经验与借鉴247
10.4北京理工大学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的案例研究248
10.4.1北京理工大学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的发展历程248
10.4.2北京理工大学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的基本思路与典型模式248
10.4.3北京理工大学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的经验与借鉴258
本章小结260
参考文献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