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密宗道次第广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密宗道次第广论
  • 宗喀巴著;法尊译 著
  • 出版社: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504199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63页
  • 文件大小:132MB
  • 文件页数:279页
  • 主题词:密宗-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密宗道次第广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甲一 明唯佛教是求解脱之道1

甲二 明入佛教次第不同诸门分二3

乙一 总分诸乘分四3

丙一 如何分别3

丙二 依何分别3

丙三 乘体不同分二3

丁一 小乘建立3

丁二 大乘建立4

丙四 显示一切皆是成佛支分5

乙二 别辨大乘分二6

丙一 总分二种大乘分三6

丁一 分数类6

丁二 释名义6

丁三 明所以分二7

戊一 叙他疑窦7

戊二 答释彼疑分二7

己一 破他计执7

己二 安立善说分二8

庚一 正明分别二乘之理分三8

辛一 明正义8

辛二 出教证分二8

壬一 无上瑜伽教中所说分二8

癸一 续中所说8

癸二 释论所说分二9

子一 智足论中所说9

子二 余师论中所说12

壬二 下三续部教中所说13

辛三 断诤论13

庚二 明道有别果无胜劣分二14

辛一 解释正义14

辛二 释道差别分二15

壬一 自宗所说之差别15

壬二 余师所说之差别分二15

癸一 《律生释》中所说15

癸二 《三理炬》中所说16

丙二 别说入金刚乘差别分三17

丁一 明趣入密咒之异门17

丁二 明安立异门之差别分二17

戊一 问17

戊二 答分二18

己一 明余倒说18

己二 出自正答18

丁三 明具彼差别之诸道分二20

戊一 二种大乘共道次第20

戊二 金刚乘不共道次第分三22

己一 事行部道次第分二22

庚一 观察二部有无自起及入智尊分二22

辛一 标列诸师所许22

辛二 释其应理之宗23

庚二 别释事行部道次第分二25

辛一 解释摄道总颂25

辛二 正释道之次第分二26

壬一 事部道次第分四26

癸一 为成修道之器而行灌顶26

癸二 成器已净律仪及三昧耶26

癸三 住三昧耶先应如何承事分二27

子一 须承事之理27

子二 承事之次第分二28

丑一 有念诵静虑分三28

寅一 四支念诵静虑之前行分四28

卯一 先于房中所修28

卯二 出外沐浴入佛堂法28

卯三 著衣入座加持供物29

卯四 守护自身及其处所29

寅二 四支念诵静虑之正修分二31

卯一 四支念诵静虑分二31

辰一 自起为天31

辰二 前请智尊修供养等分六35

巳一 起所依处35

巳二 请能依天35

巳三 示印36

巳四 供赞分二36

午一 供养36

午二 称赞37

巳五 行忏悔等37

巳六 修四无量38

卯二 依彼如何念诵分三38

辰一 预备数珠数念之法38

辰二 缘何所缘念诵之法分二39

巳一 缘字形念诵分二39

午一 缘前尊心间字形39

午二 缘自心间字形39

巳二 缘字声念诵40

辰三 遇障重修念诵之法40

寅三 四支念诵静虑之后行41

丑二 不待念诵静虑分二41

寅一 释住火住声静虑41

寅二 释声后静虑分二43

卯一 放舍住声次第43

卯二 正释声后静虑44

癸四 得堪能已如何修习成就45

壬二 行部道次第分四48

癸一 为成修道之器而行灌顶48

癸二 成道器已净三昧耶及律仪48

癸三 住三昧耶先应如何承事分二48

子一 分别瑜伽48

子二 别释其义分二49

丑一 释有相瑜伽分二49

寅一 外四支念诵49

寅二 内四支念诵50

丑二 释无相瑜伽50

癸四 善承事已应如何修成就51

己二 瑜伽部道次第分二52

庚一 经中所说52

庚二 修彼次第分四53

辛一 为成修道之器而行灌顶53

辛二 成器已净三昧耶及律仪54

辛三 住三昧耶应先如何承事分二54

壬一 有相瑜伽分二54

癸一 缘粗天身四座瑜伽分二54

子一 四座修法分二54

丑一 唯得弟子灌顶之四座瑜伽54

丑二 得阿阇黎灌顶之四座瑜伽55

子二 不能时如何修56

癸二 缘细标帜四座瑜伽分三56

子一 修习细相之所为事56

子二 由缘细相令心坚固56

子三 得坚固已修收放等57

壬二 无相瑜伽分三58

癸一 《摄真实》所说58

癸二 《释续》中所说分四58

子一 佛部修法58

子二 金刚部修法58

子三 宝部修法59

子四 莲华部修法59

癸三 略说修法59

辛四 善承事已应如何修悉地分三61

壬一 由静虑修悉地法61

壬二 由念诵修悉地法62

壬三 由护摩修悉地法63

己三 无上瑜伽部道次第分三63

庚一 摄道之总聚63

庚二 释道之次第65

庚三 释次第之道分四66

辛一 成就修道法器分四66

壬一 闻修咒道定须灌顶66

壬二 灌顶师资须互观察分二67

癸一 不观察之过失67

癸二 善观察之方便67

壬三 观知其可劝请承事分三69

癸一 弟子劝请69

癸二 师长守护69

癸三 先修承事70

壬四 承事已灌顶之次第分二73

癸一 明作法之时73

癸二 作法之次第分二73

子一 正作灌顶仪轨次第分三74

丑一 地仪轨分六74

寅一 观地74

寅二 乞地75

寅三 净地分三75

卯一 由掘净地分二75

辰一 为净地箭而掘75

辰二 为观蟒神而掘分三76

巳一 观蟒神行住之理76

巳二 知已应如何掘法77

巳三 掘地好恶之德失77

卯二 由物咒定三法净地78

卯三 由无上清净净地78

寅四 摄地分三78

卯一 修天瑜伽启白举坛78

卯二 起持天慢诫敕魔碍79

卯三 作天步法及例外事81

寅五 守护加持分二82

卯一 先起为天钩召魔碍82

卯二 以金刚橛钉所召魔分二82

辰一 橛及生起仪轨82

辰二 钉橛法及其他83

寅六 余处余坛须否地轨84

丑二 预备仪轨分三85

寅一 预备总建立85

寅二 各别预备仪轨分五86

卯一 地神预备86

卯二 诸尊预备分二87

辰一 为定天处故弹线分四87

巳一 弹线曼陀罗之量87

巳二 弹线次第与时间87

巳三 弹羯摩线之次第分二89

午一 预备绳线89

午二 弹线之法分二89

未一 弹曼陀罗外线法分二89

申一 弹二派共同线法89

申二 弹二派各别线法92

未二 弹曼陀罗内线法94

巳四 释所弹诸线之义分二97

午一 释曼陀罗外线义分二97

未一 释圆线及牌楼线义分二97

申一 释圆线及杵股线义97

申二 释牌楼线义98

未二 释垛线至墙线义分二100

申一 释墙线义100

申二 释砖线至垛线义102

午二 释曼陀罗内线义103

辰二 应如何修天预备104

卯三 瓶预备分四105

辰一 明瓶之因量数105

辰二 瓶物及画相法106

辰三 如何陈设诸瓶107

辰四 修瓶法及支分108

卯四 启白诸尊110

卯五 弟子预备分四110

辰一 四门阿阇黎与业金刚预备110

辰二 弟子预备数及次第111

辰三 正弟子预备仪轨分五111

巳一 教正法起传内灌顶111

巳二 请白令持112

巳三 受戒加持113

巳四 令投齿木给三水等115

巳五 慰励守护观察梦相116

辰四 举升曼陀罗梦相吉凶应如何行117

寅三 余曼陀罗预备118

丑三 正行仪轨分三118

寅一 弹智线分彩法分三118

卯一 弹智线分二118

辰一 预备智线118

辰二 正弹次第及送往法119

卯二 分彩仪轨分四121

辰一 预备彩色拔所钉橛121

辰二 师资分彩法122

辰三 明曼陀罗分绘彩处分二123

巳一 曼陀罗外分绘彩处123

巳二 曼陀罗内分绘彩处124

辰四 于曼陀罗安立标帜送往智色125

卯三 绘坛辟魔125

寅二 安诸瓶饰坛场分二126

卯一 安布诸瓶126

卯二 严饰坛场126

寅三 修行供养灌顶分二127

卯一 修行供养分二127

辰一 修曼陀罗分二127

巳一 修彩土曼陀罗法127

巳二 修其余曼陀罗法128

辰二 供曼陀罗分二131

巳一 正作供养分二131

午一 内供诸尊分二131

未一 总说供养次第131

未二 别释供阏伽法131

午二 外施诸食132

巳二 息增减过旋绕开门132

卯二 灌顶仪轨分二134

辰一 自入坛请悉地谛语加持分二134

巳一 入坛灌顶请其听许134

巳二 请求悉地谛语加持135

辰二 为他灌顶仪轨分二137

巳一 为弟子灌顶成法器仪轨分三137

午一 灌顶仪轨分二137

未一 依彩绘曼陀罗灌顶仪轨分五137

申一 入曼陀罗分二137

酉一 遮面入坛分二137

戌一 入幔帐外137

戌二 入幔帐内分三138

亥一 入坛绕礼138

亥二 立三昧耶140

亥三 降智谛语142

酉二 见坛而入143

申二 入后灌顶分四147

酉一 瓶灌顶分二147

戌一 金刚弟子共灌顶分二147

亥一 五种灌顶共同建立147

亥二 各别建立分二149

乾一 水灌顶仪轨分二149

坤一 祈请清净149

坤二 传水灌顶150

乾二 余灌顶仪轨151

戌二 金刚阿阇黎不共灌顶分二153

亥一 阿阇黎灌顶建立153

亥二 阿阇黎灌顶仪轨分二154

乾一 阿阇黎灌顶正仪轨分二154

坤一 授三三昧耶154

坤二 受三三昧耶开示真实156

乾二 彼后依仪轨156

酉二 密灌顶158

酉三 慧智灌顶分二160

戌一 明慧智灌顶160

戌二 明第三灌顶之智分二161

亥一 正义161

亥二 断诤163

酉四 第四灌顶分二164

戌一 余经规分二164

亥一 明第四灌顶164

亥二 第四灌顶之语云何表示165

戌二 时轮规167

申三 灌顶后法分二169

酉一 禁行授记169

酉二 随喜庆慰170

申四 释灌顶义分二173

酉一 解释灌顶及后依义分二173

戌一 释初瓶灌顶及后依义173

戌二 释上三灌顶及后依义174

酉二 以灌顶义配道次第176

申五 释后法理灌顶开合177

未二 依止余曼陀罗灌顶断疑179

午二 犯三昧耶还净法180

午三 曼陀罗后法180

巳二 为天灌顶善住仪轨183

子二 灌顶支分仪轨次第183

辛二 净三昧耶律仪183

辛三 住彼如何修道分二184

壬一 闻思了知其道184

壬二 修习所知之义分四186

癸一 破离二次第之妄说分二186

子一 破离圆满次第说唯生起次第成佛分二186

丑一 述宗186

丑二 破执186

子二 破离生起次第说唯圆满次第成佛分二187

丑一 述宗187

丑二 破执分二188

寅一 正破188

寅二 断诤190

癸二 不离二次第之修法分四192

子一 二次第之名义192

子二 二次第之数量194

子三 二次第之次第194

子四 二次第之修学分二196

丑一 学生起次第分二196

寅一 总立生起次第分三196

卯一 生起次第之对治分二196

辰一 明所断事显破彼理196

辰二 明修显了及安住规分三197

巳一 修几现观197

巳二 修显了法199

巳三 修安住法分二200

午一 于初二位修微细点200

午二 于第三位修微细点202

卯二 生起次第之差别分二203

辰一 明四支与四种瑜伽之总颂203

辰二 明六支与三三摩地之总颂205

卯三 尔时云何修空性207

寅二 别释现观次第分三209

卯一 修时之瑜伽分三209

辰一 瑜伽加行分二209

巳一 成顺缘集积资粮209

巳二 除违缘修守护轮211

辰二 瑜伽正行及其支分分三212

巳一 生所依宫殿212

巳二 生能依诸尊分三213

午一 正生天法分二213

未一 依止五相生起法213

未二 化后歌劝生起法215

午二 以所净事配能净道215

午三 摄诸要义217

巳三 圆满之支分分二219

午一 召入智尊印证供赞219

午二 尝甘露味修念诵法220

辰三 结行分二223

巳一 养身修食法223

巳二 修天供食法225

卯二 中间之瑜伽227

卯三 安立彼瑜伽为广大之理227

丑二 学圆满次第分二229

寅一 圆满次第总相建立分二229

卯一 父续圆满次第之建立分二229

辰一 龙猛派圆满次第之建立分二229

巳一 明二谛别之圆满次第229

巳二 明三远离之圆满次第231

辰二 智足派圆满次第之建立232

卯二 母续圆满次第之建立分二234

辰一 时轮派之圆满次第分三234

巳一 明所得之乐空无别234

巳二 决定修彼道之数量次第236

巳三 别释不变之乐分二237

午一 明由不变妙乐证无我理237

午二 破以全无思取为时轮轨238

辰二 诸余派之圆满次第分二242

巳一 胜乐金刚之圆满次第242

巳二 欢喜金刚之圆满次第245

寅二 圆满次第最初所修分三247

卯一 明修行所依之脉风分二247

辰一 释脉247

辰二 释风249

卯二 如何专住分二251

辰一 风瑜伽251

辰二 火瑜伽253

卯三 依此修空性法255

癸三 增进二次第之方便257

癸四 彼等为三士道之理258

辛四 现证所修之果26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