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科协学科发展研究系列报告 中国力学学科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编;中国力学学会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0466045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38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252页
- 主题词:力学-物理学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科协学科发展研究系列报告 中国力学学科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梳理学科发展的主要脉络1
二、分析学科发展的影响因素2
三、建立有利学科发展的体制4
第一编 世界力学简史7
第一章 古代人类力学知识的积累8
第一节 远古时期的力学8
第二节 古代的力学9
第三节 中世纪的力学11
第二章 17-19世纪经典力学学科的形成15
第一节 日心说地位的确立15
第二节 从伽利略、开普勒到牛顿力学16
第三节 分析力学体系20
第四节 连续介质力学22
一、流体力学24
二、固体力学25
第三章 19-20世纪初理论和应用力学的进展28
一、应用力学学派28
二、俄罗斯科学家的理论研究30
三、欧洲科学家的研究工作33
本编小结35
参考文献36
第二编 中国力学学科的孕育38
第四章 中国古代力学知识的积累38
第一节 在律历和技术中的力学知识38
一、天文与历法38
二、乐器、音律与振动40
三、车马与舟船41
四、桥梁、水利与土木建筑43
五、古代的机械成就44
第二节 中国古代对某些力学概念与规律的认识45
一、杠杆与平衡45
二、流体平衡与运动46
三、运动、惯性与相对性原理47
四、振动和共振48
五、材料和结构强度49
第五章 明清时期西方力学的传入51
第一节 西方力学的传入52
一、利玛窦与科技传教的方针52
二、徐光启的科学活动54
三、《远西奇器图说》——一部伟大的科学启蒙著作56
第二节 雍正以后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62
一、汤若望的科学活动及其遭遇62
二、雍正的禁教与乾隆的闭关锁国64
三、阮元与他的《畴人传》65
第三节 晚清时期力学在中国的传播66
一、翻译局的成立和对西方力学著作的翻译67
二、几位著名的翻译家69
三、几部重要的力学译著72
第六章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力学78
第一节 派遣留学生78
第二节 高等学校中的力学教学79
第三节 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80
一、研究机构80
二、学术团体81
第四节 中国航空工程与近代工业的兴起82
第五节 中国近代力学的研究成果83
本编小结84
参考文献85
第三编 20世纪下半叶中国力学学科的发展87
第七章 20世纪50-70年代中国近代力学学科的形成87
第一节 中国力学学科制度的建立89
一、学习苏联,建立力学教学体系89
二、以技术科学思想建所92
三、建立其他与力学相关的研究机构95
第二节 20世纪上半叶力学学科的内涵和分化97
一、一般力学98
二、固体力学100
三、流体力学104
第三节 力学学科规划107
一、《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107
二、《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109
第四节 奠定近代力学基础111
一、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111
二、化学流体力学112
三、磁流体力学113
四、板壳力学114
五、爆炸力学115
六、物理力学117
七、高速水动力学117
八、渗流力学118
九、试验基地和设备119
第八章 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力学学科的全面发展121
第一节 20世纪下半叶力学学科的发展特征121
一、深入研究非线性问题121
二、发展宏微观结合的研究方法122
三、学科的交叉与融合123
第二节 加强国际学术交流125
一、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学术组织125
二、邀请国际知名专家来华讲学126
第三节 学科发展规划127
一、筹备及制定的过程127
二、《力学规划》主要内容128
三、《力学规划》会议最终成果130
第四节 前沿学科的发展131
一、计算力学与高性能计算131
二、实验力学的先进技术132
三、非线性力学134
四、复杂流体134
五、湍流135
六、断裂力学与损伤力学136
七、复合材料力学138
第五节 交叉学科的建立139
一、与生命科学的交叉139
二、与水利、地球科学的交叉140
三、与物理场的耦合141
四、微纳米力学143
第六节 力学学科的机遇与展望145
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145
二、广阔的应用前景146
本编小结152
参考文献153
第四编 中国的力学教育155
第九章 力学教育155
第一节 西方的力学教育155
第二节 中国早期的力学教育163
第三节 中国力学教育的发展171
本编小结180
参考文献181
第五编 学术共同体182
第十章 学会对力学学科发展的作用182
第一节 国际力学学术组织182
一、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183
二、国际断裂大会184
三、亚洲流体力学委员会184
四、国际计算力学协会184
五、国际结构与多学科优化学会185
六、国外与力学关系紧密的学术共同体185
第二节 中国力学学会186
一、中国力学学会成立186
二、把握学科方向187
三、促进力学学科的发展192
第三节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力学学会209
本编小结211
参考文献211
世界力学大事年表213
中国力学大事年表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