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民土地权益立法保护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农民土地权益立法保护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5/30320332.jpg)
- 王志彬著 著
- 出版社: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092655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77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191页
- 主题词:农业-土地法-立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农民土地权益立法保护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1.1选题背景1
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6
1.2.1研究目的6
1.2.2研究意义6
1.3国内外研究动态10
1.3.1国外研究动态10
1.3.2国内研究动态15
1.3.3国内外研究比较与评述21
1.4研究思路与方法21
1.4.1研究思路21
1.4.2研究方法22
第二章 农民土地权益立法保护基础理论23
2.1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法律基础23
2.1.1农民土地权益保护与土地立法23
2.1.2土地立法与土地产权制度23
2.1.3土地产权制度的功能24
2.1.4土地产权制度评价25
2.2土地产权理论27
2.2.1产权与土地产权27
2.2.2土地产权的相互作用机理29
2.2.3土地产权的经济学特征32
2.3地租理论与交易费用理论36
2.3.1地租理论36
2.3.2交易费用理论37
第三章 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制度演变及其绩效评价39
3.1土地改革运动39
3.1.1土改的产生39
3.1.2对土改的基本评说40
3.2合作生产41
3.2.1互助组41
3.2.2合作化运动42
3.2.3合作生产评说45
3.3人民公社化运动47
3.3.1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产生和发展47
3.3.2人民公社化运动评述50
3.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1
3.4.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成51
3.4.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绩效与启示56
第四章 承包责任制下的土地改革试验分析70
4.1陕西延安股田制试验70
4.1.1试验的背景70
4.1.2做法和内容71
4.1.3改革的原则72
4.1.4对陕西延安股田制改革试验的总结73
4.2贵州湄潭“强化所有权与活化使用权”试验74
4.2.1试验的背景74
4.2.2试验内容74
4.2.3对贵州湄潭土地抵押试验的总结75
4.3广东南海股份制试验77
4.3.1试验的背景77
4.3.2运作办法77
4.3.3对广东南海股份制试验的总结80
4.4其他土地改革试验82
4.4.1“两田制”82
4.4.2规模经营83
4.5对土地改革试验的总体评价86
第五章 现行农地产权制度的缺陷分析91
5.1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91
5.1.1土地所有权内容受到严重侵蚀92
5.1.2土地所有权主体虚置93
5.2土地承包权不确定95
5.2.1土地经营权相互干扰96
5.2.2土地承包法律关系不稳定98
5.2.3法律对土地经营权不当干预100
5.2.4承包经营权的法律性质不清100
5.3受益权不清,征收存在诸多问题102
5.3.1任意扩大土地征收前提102
5.3.2土地征收程序不规范103
5.3.3土地征收过程缺乏透明度104
5.3.4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偏低105
5.3.5被征地农民无生活保障109
5.4土地流转出现障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受到严重影响110
5.4.1土地流转出现障碍110
5.4.2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受到严重影响110
第六章 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土地产权人利益保护启示112
6.1当今世界上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及其基本特点112
6.2英国土地立法115
6.2.1“光荣革命”115
6.2.2英国现代土地产权制度的确立117
6.3日本土地立法118
6.3.1日本资本主义过程中的土地制度变革118
6.3.2日本现代土地立法119
6.4美国土地立法121
6.4.1美国土地法现状121
6.4.2美国资本主义土地制度的形成123
6.5我国台湾地区土地立法123
6.5.1台湾土地改革123
6.5.2台湾的土地权利设置124
6.6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土地立法启示126
6.6.1必须建立充分的农地所有权126
6.6.2赋予土地产权人充分而又灵活的土地使用权127
6.6.3建立严格且有利于保护土地产权人权益的土地征收制度128
6.6.4应当把保护土地产权人权益始终作为土地改革的动因130
第七章 我国农民土地权益立法保护路径分析131
7.1农民土地权益立法保护的基本思路131
7.2农民土地权益立法保护的原则133
7.2.1尊重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原则133
7.2.2维护农民土地权益原则134
7.2.3科学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原则135
7.2.4土地可持续利用原则137
7.3建立集中体现民主思想的农地法律体系138
7.4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立法构建139
7.4.1界定国家对农民集体土地的权利及性质139
7.4.2集体土地所有权法律建设140
7.4.3农民、农户土地产权法律建设142
第八章 农民土地权益立法保护建议144
8.1“实化”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144
8.1.1村民小组是唯一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144
8.1.2村民代表大会是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使主体145
8.2创新征地制度145
8.2.1严格界定“公共利益”范围145
8.2.2农民参与土地征收听证146
8.2.3确立以保障农民生活水平有所增长的征地补偿标准147
8.2.4实施多元化补偿151
8.3深化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152
8.3.1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农地经营权152
8.3.2明确土地承包经营下农民对土地的物权性质153
8.4加强农地流转市场建设157
8.4.1加强农地经营权流转价格机制建设157
8.4.2加强地籍管理159
8.4.3建立交易中介服务组织和信息服务网络159
第九章 农民土地权益立法保护环境优化160
9.1加强民主文化建设,提高农民自我保护能力160
9.2努力创造有利于土地流转的外部环境161
9.2.1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161
9.2.2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162
9.2.3加强土地流转法律监督162
9.3加强农用土地定级与估价工作163
9.4允许集体建设用地流转163
9.5大力推行土地股份制164
参考文献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