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庭州大洪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叶昌柱编著 著
- 出版社: 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108718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30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庭州大洪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楔子1
1996年7月~11月。气温。3
1996年7月。降水。3
1996年6月~8月。水库蓄水。5
1996年7月。河道来水。7
洪水劫。13
昌吉回族自治州篇——来自抗洪救灾第一线的报告之一17
一1996年11月26日。《关于表彰1996年抗洪救灾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决定》18
抗洪救灾先进县市18
抗洪救灾先进集体18
抗洪救灾先进个人19
授予“抗洪救灾立功为民”奖牌单位23
授予“无私支援抗洪救灾”奖牌单位23
二1996年11月30日。抗洪救灾先进24
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30
三 抗洪救灾日志30
1 7月22日。《紧急通知》。31
2 7月23日。理赔。31
3 7月23日。感谢电。32
4 7月24日。专题研究部署抗洪救灾。33
5 7月26日。成立救灾资金物资分配领导小组。34
6 7月27日。水毁路段修复通车。35
7 7月27日~8月3日。水毁工程调查。36
8 7月29日。慰问信。36
9 7月29日。慰问子弟兵。38
10 8月11日。通报灾情,研究救灾。39
11 8月24日。灾区学校如期开学。39
12 8月26日。抗洪救灾图片展。40
四353.49万元的捐助40
五 捐赠的救灾物品41
六 抗洪救灾花絮43
1水天一色三屯河43
2应急分队44
3“先考虑受灾群众的困难”45
4情浓于水45
5饭菜送到第一线46
6特殊赠品46
7“充满爱心”47
呼图壁县篇——来自抗洪救灾第一线的报告之二51
一“西出隘口,东进咽喉”51
二500年一遇51
三 一支大军52
四 一个目标53
五 水破东岸55
六 缚住苍龙57
七 群星风采60
A组:抗洪抢险中的领导干部60
镜头之一:连夜赶到呼图壁60
镜头之二:分头行动60
镜头之三:抗洪抢险5昼夜61
镜头之四:“局部牺牲”62
镜头之五:护堤抢险62
镜头之六:解救哈克萨族中学的群众62
镜头之七:拔了吊针去抗洪63
镜头之八:双眼布满血丝63
镜头之九:开推土机的人63
镜头之十:8000被困牧民得救了64
镜头之十一:不顾旅途劳累64
B组:抗洪抢险中的党员干部64
镜头之一:“共产党好啊!”65
镜头之二:“为了母亲的微笑”65
镜头之三:连续奋战66
镜头之四:首先想到的66
镜头之五:好儿女67
镜头之六:“保护神”68
C组:抗洪抢险中的“钢铁长城”68
镜头之一:“救命恩人”68
镜头之二:嘴里的馍馍没咽下去,就睡着了69
镜头之三:路过家门而不入70
镜头之四:眼看着家里的东西被洪水淹没70
镜头之五:几千条编织袋70
镜头之六:听说有30多人不愿意离开学校时71
镜头之七:4000多名滞留旅客到了安全地带71
镜头之八:4000多辆车与10000多人71
镜头之九:实在顶不住时71
D组:抗洪抢险中的人民群众72
镜头之一:1个汽车司机的方向盘72
镜头之二:维吾尔族3兄弟72
镜头之三:不留姓名的哈萨克族小伙子73
镜头之四:“我只想着救人……”73
镜头之五:“大丰人真厚道!”73
镜头之六:东方大酒店有个李毕伦73
镜头之七:1条大绳74
镜头之八:陈焱的心意74
镜头之九:“我损失再大也心甘!”75
镜头之十:姐妹们75
八爱的奉献76
镜头之一:残疾人毕东德78
镜头之二:年近8旬的老党员张陈芳79
镜头之三:8岁的哈萨克族学生哈斯特里79
镜头之四:不知姓名的男青年80
镜头之五:孔德新捐红砖30000块80
镜头之六:受灾人再一丁80
镜头之七:和庄村81
镜头之八:打工仔81
镜头之九:代表职工81
镜头之十:既捐款,又捐物81
镜头之十一:坐着轮椅献爱心82
镜头之十二:帕它姆汗82
九 重建家园83
阜康市篇——来自抗洪救灾第一线的报告之三89
第一章 洪灾通报89
第二章抗洪掠影91
第三章 公仆行踪(上)101
第四章公仆行踪(下)114
第五章 中流砥柱121
一“救群众要紧!”121
二 水中浸泡9小时122
三 身上的红疙瘩123
四甄家荣断了3根肋骨124
五 巧过洪流124
六10天=40天=36天125
七 孙国富扛起机子就出发125
八 铁锅厂的两个年轻人126
九 把储蓄金顶在头上126
十 为了36个“雏鹰”126
十一“强行疏散”128
十二 解不开的谜128
十三 惊心动魂两小时129
十四 保安员张书泉130
十五 理解131
十六 王晓丽首先想到的131
十七 两个“没有”132
十八 他保住了旅游购物城132
十九 考试之前的考试133
二十“旱鸭子”搭救落水者133
二十一 挥手从兹去134
二十二 1个被洪水浸泡的采访本134
二十三 杨喜手里攥着一块衣片135
二十四 天池公路抢险纪实136
二十五 为了金库的安全137
二十六 智达西岸137
二十七 宋吉海连救6人137
二十八 王双义说:“我与洪水抢时间”138
二十九 用生命立功的吴生功140
第六章 齐心回天145
一 14人24小时摸清全部灾情145
二 1000万元贷款146
三 “以秋补夏,多方补农”146
四 “不修渠,明年用啥打馕?”147
五 红山水库修复工作展开148
六 水电恢复再建工作进展顺利149
七 两手抓150
八 关于安居工程的两条消息150
九 开足马力生产153
十 河床奋战1昼夜153
十一 7月28日天池即景153
十二 灾后街头物价一览154
十三 灾后集市一瞥154
十四 “不给灾区人民添麻烦”155
十五 吃水问题155
十六 “作”而不息156
第七章 血浓于水157
一 永载史册的单位、个人与数字159
二 吐尔地握住钮茂生的手168
三 侯金娥与洗衣流水线168
四 村民刘增海不筑堰堵水169
五“还是咱社会主义好啊!”169
六 爱心跟着车轮转170
七 哥俩170
八“我是你的儿子”171
九“每人只领半袋”171
十 老干部武进171
十一 海生贵急匆匆172
十二 燃眉之急解决了172
十三 友好的山东省新泰市172
十四 自救173
十五 吐尔逊的热馕暖人心173
十六 无名师傅有了名173
十七 爱意融融红十字174
十八 个体为群体175
十九 送帐篷的老人175
二十 穷村父老乡亲的情怀175
二十一 两次救助176
二十二 港下镇千里送大米176
二十三“我们是轻灾户&”177
二十四《请客通知》177
二十五说“损失”178
二十六 学生家长爱学校178
二十七 阿布里克哪里去了?179
二十八 想不到179
二十九 又见山东老区人180
三十 故乡·父母180
三十一“娘家人”的温暖181
三十二 全部脱险181
三十三 为了患者的健康181
三十四 清真寺升起袅袅炊烟182
三十五“家”的概念变了183
三十六 古稀老人的感激184
三十七 关于钱的故事184
奇台县篇——来自抗洪救灾第一线的报告之四187
一 防患于未然187
二 工作环环扣紧188
三 成竹在胸,临危不惊188
四 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189
昌吉市篇——来自抗洪救灾第一线的报告之五195
一 王乐泉冒雨来到三屯河水库195
二14处水毁工程196
三“誓与大坝共存亡!”198
四 冻得嘴唇黑紫的84名官兵198
五 坐在满是泥水的车厢里睡着了199
六 一位领导向战士们鞠了一躬200
七“不要管我,拦坝要紧!”200
八 携手201
九 齐上阵202
十 攀索救人202
十一 宗教界203
十二9000牧民被困之后203
吉木萨尔县篇——来自抗洪救灾第一线的报告之六207
一 两昼夜207
二 八家地208
三 千人上阵209
四 董生禄209
五“孤岛”得救210
六 推出本色210
七15与15000211
八 敢教洪水走正道212
玛纳斯县篇——来自抗洪救灾第一线的报告之七215
一 山洪暴发(7月19日)215
二40年一遇(7月21日)215
三 损失(7月22日)216
四11座水库无一垮坝(7月23日)216
五 成立防洪救灾恢复生产领导小组(7月25日)217
六 支援兄弟县市(7月26日)217
七 伸出友谊之手(7月26日)218
八打破常规(7月31日)218
九 抢修水毁工程(8月8日)219
十 煤矿恢复生产(8月12日)219
米泉县篇——来自抗洪救灾第一线的报告之八223
一 未雨绸缪223
二 对口支援224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篇——来自抗洪救灾第一线的报告之九228
一 清涵洞,保新桥228
二 危急时刻显身手229
三 工作到“家”229
四 照壁山乡阳光普照229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篇——来自抗洪救灾第一线的报告之十242
一 华士飞一秒一秒数着过242
二 王寿臣捐款50000元242
三 以一个老军垦的名义242
四 1瓶矿泉水243
五 向导马哈提244
六 澳籍华人姚迪雄赠画245
七 义务245
八大、小海子水库“开口泄洪”纪要246
(一)过程246
(二)要事248
1公仆心系垦区群众248
2舍“小公”保“大公”249
3洪水滞留呼图壁250
4一个生动概括250
洪水留下的思索——来自抗洪救灾第一线的报告余墨253
思索之一:“头上一盆水”253
思索之二:“血的代价”255
思索之三:“谈洪色变”256
思索之四:灾难与机遇257
思索之五:说到与做到259
思索之六:激浊扬清261
思索之七:“绿色生物水库”262
思索之八:此岸与彼岸263
思索之九:“想当年”264
思索之十:“知向谁边”265
思索之十一:说一段洪史给你听266
思索之十二:“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269
后记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