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技术人才管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科学技术人才管理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67/33831778.jpg)
- 曹德诚,王先玉,刘自武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 ISBN:7505008897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577页
- 文件大小:110MB
- 文件页数:59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科学技术人才管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现代科学管理原理1
第一章 现代管理原理及其特性1
第二章 系统原理4
第一节 整体性原则5
第二节 相干性原则8
第三节 动态性原则11
第四节 层次性原则14
第三章 动力原理16
第一节 动力体系结构16
第二节 物质动力19
第三节 精神动力21
第四节 信息动力24
第五节 制度动力27
第六节 竞争动力29
第四章 人本原理35
第二编 科学技术人员的特征、个体与群体43
第一章 科技人员的基本特征43
第一节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44
第二节 科技人员的特点48
第二章 科技人员个体素质素养50
第一节 红专结构50
第二节 知识结构52
第三节 观念素养58
第三章 科技人员的群体结构60
第一节 专业结构61
第二节 能级结构65
第三节 年龄结构69
第四节 研究结构75
第五节 性格结构80
第三编 科技人员的合理流动83
第一章 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的概念84
第一节 科技人员的个人流动85
第二节 用人单位内的人才流动88
第三节 两个单位间的人才流动94
第二章 科技人员的流动结构102
第一节 裂变——聚变结构102
第二节 置换——转移结构104
第三节 层位——立体结构105
第四节 有控——布郎结构106
第五节 辐射——敛聚结构108
第六节 双向——对流结构109
第七节 派出——增殖结构110
第八节 撞击——反射结构111
第九节 存储——提出结构112
第十节 学会——沙龙结构113
第三章 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的位差机制114
第一节 才位的含义115
第二节 才位差的机理117
第三节 才位差对人才流动的影响118
第四节 才位差对人才流动的促进121
第四章 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的需求机制122
第一节 科技人员流动中的双向选择122
第二节 科技人员流动中双向需求的统一125
第五章 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的组合机制129
第一节 组合机制的动因129
第二节 组合机制的形式131
第六章 科技人员的流动与罗致134
第一节 科技人员的凭证流动134
第二节 科技人员的招揽罗致138
第四编 科技人员的管理143
第一章 科技人员开发的环境143
第一节 科技人才开发环境的内涵143
第二节 科技人才开发环境的特性148
第三节 科技人才开发环境的改造150
第二章 大学新毕业后的科技人员152
第一节 适应问题153
第二节 深入问题159
第三节 领导问题162
第三章 技术开发部门及其人才管理166
第一节 技术开发概念的引发166
第二节 科技人员的管理169
第三节 技术工人的管理175
第四节 管理人员的管理178
第四章 科技人员的分配模式181
第一节 研究所分配制度的特点181
第二节 研究所分配形式的选择188
第五章 科技人员的聘任204
第一节 聘任中应注意的问题204
第二节 聘任中应做好的工作210
第三节 聘任中应掌握的方法216
第四节 聘任中的新问题对策222
第五编 研究所领导班子230
第一章 研究所领导班子的基本特点230
第二章 研究所领导班子的合理结构233
第一节 知识结构233
第二节 能力结构235
第三节 年龄结构240
第四节 资历结构242
第五节 职务结构250
第六节 信任结构251
第七节 目标结构257
第八节 研究结构257
第九节 配备方法258
第六编 研究所所长263
第一章 研究所所长的选用263
第一节 所长的素质265
第二节 所长的选拔271
第三节 所长的考核277
第四节 所长的任职年龄285
第二章 研究所所长的权力292
第一节 所长领导权结构292
第二节 所长新任之初298
第三节 所长如何选配副手303
第四节 所长用人权的行使306
第五节 所长奖励权的行使314
第三章 研究所所长负责制的完善319
第一节 引入竞争机制319
第二节 健全民主机制320
第三节 完善分工机制321
第四节 强化流动机制322
第五节 改善监督机制323
第六节 理顺利益机制324
第七节 深化联合机制325
第八节 优化经营机制327
第九节 改革政工体制328
第十节 弱化“官本位制”329
第十一节 端正评价体制331
第十二节 调整科研体制332
第十三节 超越家族体制332
第十四节 健康心理机制334
第十五节 调理组合机制336
第十六节 职工群体行为336
第七编 研究所管理348
第一章 科技战略348
第一节 重视科技战略研究348
第二节 科技体制改革战略352
第三节 新的战略与新的人才观356
第四节 研究所的科研战略362
第二章 研究所的优势369
第一节 研究所的要素优势370
第二节 研究所的协调优势382
第三节 联合与优势的发挥389
第四节 科研生产联合的宏观管理393
第三章 研究所的组织控制398
第一节 研究所的自主权限398
第二节 研究所的自控机制403
第三节 研究所组织结构改革409
第四节 研究所组织机构优化413
第四章 研究所科研经营管理425
第一节 研究所的情报信息425
第二节 科技情报信息的特点430
第三节 科技情报信息的利用433
第四节 研究所的课题决策435
第五节 研究所的经营440
第六节 科研管理原则449
第五章 研究所的立法管理与建筑设计467
第一节 研究所立法管理467
第二节 研究所建筑设计思想475
第八编 研究所的思想政治工作483
第一章 思想政治工作在研究所的地位483
第一节 新时期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484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在研究所的作用486
第二章 研究所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489
第一节 研究所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489
第二节 研究所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497
第三章 研究所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505
第一节 突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506
第二节 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508
第三节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510
第四节 深化实践观点的教育513
第四章 正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度”515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515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教训518
第三节 正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度521
第五章 研究所党组织的职能524
第一节 转变研究所党组织的职能525
第二节 研究所思想政治工作体制527
第三节 研究所党委书记528
第九编 科技体制改革533
第一节 改革征兆533
第二节 改革条件538
第三节 改革程序542
第四节 改革阻力消除547
第五节 改革方式554
第六节 改革协调558
第七节 改革模式561
第八节 改革影响565
第九节 改革效果572
后记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