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清代佛教史料辑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清代佛教史料辑稿](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3826078.jpg)
- 周叔迦编著 著
- 出版社: 新文丰出版公司
- ISBN:957171884X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744页
- 文件大小:145MB
- 文件页数:78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清代佛教史料辑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清代王室与佛教1
第一节 诸帝奉佛1
一、太祖(努尔哈赤)始建佛寺1
二、太宗(皇太极)1
三、世祖(福临)2
四、圣祖(玄烨)3
五、世宗(胤祯)8
六、高宗(弘历)9
七、仁宗(颙琰)20
八、宣宗(旻宁)28
九、文宗(奕詝)29
第二节 排佛36
一、逐僧为清朝「八政」之一36
二、皇帝排佛之言论36
三、清初强迫无度牒僧为农37
四、停修寺庙37
五、拆除皇城城根之僧寺37
六、沙汰沙门38
第三节 其它39
一、内廷寺庙的经营和管理39
二、康熙皇帝生日及孔子生日禁止屠宰48
三、宫廷佛堂内供神牌48
四、建恩佑寺、永佑寺专供祖容51
五、佛诞日不进刑名本57
六、皇帝斋戒祈雨日停止进呈应请立决之本57
七、敕建寺庙颁赐扁额57
八、皇族子弟游寺之诗作58
九、皇家佛宇之修理59
第二章 佛教概况61
第一节 清代佛教兴衰简史61
第二节 编译《四体合璧大藏全呪》64
第三节 开清字经馆译大藏经65
第四节 宫内之寺庙67
第五节 堂子坤宁宫供佛与浴佛71
第六节 皇城之名胜寺塔85
第七节 寺数与僧数87
第三章 清朝与喇嘛教91
第一节 勒令喇嘛还俗娶妻、耕牧91
第二节 对喇嘛的管理92
第三节 西藏喇嘛来使进京的应付事宜及保护措施94
第四节 对喇嘛出口的规定和限制97
第五节 保护呼毕勒罕之各项事宜100
第六节 宫廷喇嘛念经101
第七节 太监喇嘛103
第四章 寺庙经济105
第一节 寺庙免税105
第二节 寺庙田园之糜费106
第三节 房租收入106
第四节 香火收入107
第五节 字纸收入108
第六节 各地来京呼图克图、喇嘛等之饩廩108
第七节 达赖、班禅来使喇嘛之饩廩111
第八节 僧人、喇嘛等支给114
第九节 赏给喇嘛马匹、辔鞌等物115
第五章 佛教同社会之关系119
第一节 清朝会道门活动之兴盛119
第二节 会道门与佛教信仰之关系130
第三节 民间信仰及风俗130
第四节 三教堂之兴起与取缔133
第五节 于荣焕倚恃内监僧人妄行不法135
第六节 僧人被强盗殴死136
第七节 匪徒占寺杀僧137
第六章 僧尼活动概况139
第一节 明遗僧之活动139
一、故明礼部尚书韩日缵子僧函可之活动139
二、僧人文秀助朱议淜复明伏诛140
三、僧洞然因反清被处决140
四、一念和尚反清复明141
五、明末进士金堡僧澹归所著《偏行堂集》遭毁版141
第二节 宫廷僧人为帝后丧仪念佛143
第三节 太监和尚办道场150
第四节 僧人作乱生事151
第五节 僧人还俗捐官152
第六节 僧人、喇嘛结交皇族154
第七节 误坐游僧为割辫匪犯156
第八节 僧人行凶毙伤人命156
第九节 僧人因奸致死人命157
第七章 对佛教的管理、限制与利用161
第一节 管理161
一、凡僧徒之持修精进者封号赐印161
二、僧官162
三、僧籍171
四、度牒171
五、对出家、寺产、建寺、僧纪的整肃177
六、稽察庙宇186
七、皇家寺庙之管理187
八、对游僧的管理189
九、对僧徒著作出版的审查和管制190
十、对内外札萨克赴内地喇嘛庙烧香之管理191
第二节 治僧之刑律192
一、僧人犯法应依法定罪192
二、对蒙古地区喇嘛犯法应按律治罪196
三、对不守清规僧治罪196
四、僧官对罪僧不行举报者斥革196
五、假称御笔招摇生事僧治罪197
六、对犯罪僧官之审处198
七、僧人犯罪被勒令永远还俗198
八、惩治在逃犯罪僧人之刑律199
九、对私创庵院及私度僧道者处以刑律200
十、对僧道娶妻者处以刑律205
十一、对僧道在庙观刁奸妇女者处以刑律206
十二、僧尼犯奸罪加一等208
十三、对僧道从事师巫邪术之刑律210
十四、对寺庙庵观窝赃及容留盗贼、逃人之刑律214
十五、僧道殴受业师及殴弟子之刑律216
十六、僧道殴期亲尊长之刑律220
第三节 限制220
一、禁为帝诞建道场220
二、禁宗室王公容留僧徒、喇嘛224
三、禁止购买民地创修寺庙224
四、严禁私自造寺及募化226
五、禁止不及三丁及年未满十六者出家226
六、禁止僧人买人为徒227
七、禁止私为和尚、喇嘛以避差徭227
八、严禁寺庙藏匪228
九、禁止沙门惑民及各项恶化228
十、禁止庙内演戏及妇女进庙烧香229
十一、禁止以左道邪术惑众231
十二、不准沙弥、行脚蓄发233
十三、禁止寺庙留带发出家人233
十四、禁止喇嘛诈称胡土克图233
十五、禁止喇嘛悬转轮、结布旛234
十六、禁止在皇城内作道场234
十七、严禁在当街作道场作佛事234
十八、禁止番僧夹带私茶235
十九、禁止小民朝山进香235
第四节利用237
一、僧人、喇嘛捐资修庙、赈灾238
二、利用寺庙驻兵238
三、寺庙作赈济地点239
四、寺庙设行宫242
五、寺庙设抚局245
六、以庙宇为程站245
七、寺庙安置灾民245
八、在雍和宫苫次居住247
九、寺庙恭奉神牌252
第八章 佛教文化255
第一节佛教著作简目255
第二节编《清凉山志》262
第三节 碑记263
一、乾隆十四年平定金川《御制实胜寺碑记》263
二、乾隆二十六年平定西域《御制实胜寺碑记后记》264
第四节 音乐265
第五节 字母音韵反切法269
一、「拉萨」一词之意义269
二、钦定《同文韵统》269
三、《天竺字母说》及《天竺字母谱》270
四、《天竺字母谱·后说》274
五、《天竺音韵翻切配合字谱说》275
六、《华梵字谱》277
第九章 外国佛教情况285
第一节 吕宋285
第二节 佛朗机285
第三节 柔佛286
第四节 暹罗286
第五节 缅甸288
第六节 日本290
第十章其它293
第一节 王政与放生293
第二节 帝俄藉佛教名义传入天主教294
第三节 洋盗巴搭欲往普陀山设坛打醮295
第四节 疯僧持刀闯入东华门296
第五节 寺庙之汙行297
第六节 寺庙地名298
第七节拆铜殿以资鼓铸299
附:西藏、西康、蒙古等地喇嘛教情况301
第一章 清政府与喇嘛教的关系303
第一节 保护达赖、活佛及喇嘛庙303
一、清初迎送达赖喇嘛303
二、送新封达赖喇嘛进藏307
三、康、雍间设兵声援以安达赖307
四、议割地方赏给达赖管理308
五、派员护送达赖出行309
六、派兵迎接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之呼毕勒罕310
七、派兵保护章嘉呼图克图呼毕勒罕所驻之喇嘛庙310
第二节 朝见、通信与问疾311
一、天聪年间归化城喇嘛朝见311
二、清初统治者与达赖等大喇嘛通信311
三、顺治朝遣使迎达赖313
四、乾隆朝召见班禅313
五、咸丰向班禅问疾313
六、批准召见进京活佛313
七、召见章嘉呼图克图等并赐茶314
八、召见喀尔喀札萨克郡王314
九、咸丰到雍和宫行礼314
第三节 赐印与封号315
一、赐达赖、班禅、哲布尊丹巴等大喇嘛金印315
二、朝廷敕封达赖喇嘛名号、金印317
三、授伊拉古克三胡土克图为归化城掌印札萨克大喇嘛320
四、瞻对地方喇嘛交出明代印信受封320
五、封达赖之父为辅国公320
六、泽卜尊丹巴圆寂给赐名号、印册320
七、封泽卜尊丹巴喇嘛于库伦地方以掌释教321
第四节 赏赐323
一、赐达赖、班禅玉册、玉宝323
二、班禅七十生辰赏御书「福寿」字及珍翫324
三、喇嘛唪经帮助歼除「贼匪」受赏324
四、小活佛出痘身体甚好受赏325
五、班禅进呈吉祥丹书克受赏326
六、赏给济克美札萨克名号326
七、赏银五千两为已故班禅治丧326
八、班禅金塔寺完工受赏327
九、赐宴活佛并赏赍327
十、向转世活佛之师傅颁赏327
十一、达赖坐床派员送礼328
十二、喇嘛捐输朝廷赐名号、扁额328
第二章 寺庙经济331
第一节 驻京喇嘛之钱粮331
第二节 朝贡或年班来京呼图克图、喇嘛之廩给335
第三节 达赖和班禅的租赋收入338
第四节 年班进京呼图克图、喇嘛的赏件与燕赉341
第五节 皇帝巡幸时对呼图克图、喇嘛之赏件与燕赉344
第六节 钦定给达赖来使的驿马和车辆345
第七节政府拨给达赖坐床的专款346
第八节 凡有度牒之格隆、班第皆有规定之钱粮346
第九节 给西藏喇嘛的特赏347
第十节 以归化城征收贸易马畜税银修庙347
第十一节向科尔沁喇嘛札布旗赈济粮食348
第三章 对喇嘛的管理、制度、禁令与治罪349
第一节 对喇嘛的管理349
一、达赖去世后清廷指定迪穆掌办喇嘛事务349
二、达赖去世后清廷指定?征呼图克图代管商上事务350
三、班禅去世后清廷指定喇嘛朗结曲丕管束后藏徒众351
四、批准哲布尊丹巴从?征阿齐图受戒习经呪351
五、朝廷规定活佛所用旗?、围墙、车轿的形制352
六、对喇嘛收徒的管理353
七、对藏地台站的管理353
八、两金川喇嘛庙由理藩院派委住持353
九、批准喇嘛到土尔扈特部中教习经典354
十、对喇嘛出境的管理354
十一、对西藏局部地方骚乱的弹压355
十二、喇嘛能否转世须由政府批准356
十三、规定专人书写朝廷给班禅的敕件357
十四、达赖属下官员由驻藏大臣奏请补用357
十五、不得以呼图克图兼诺们汗、班第达等职衔358
十六、准许藏人在川康等处贸易358
十七、对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居住地的安排359
第二节 制度361
一、策楞等奏定《西藏善后章程》361
二、鄂辉等酌议藏中各事宜363
三、乾隆指示西藏善后章程366
四、福康安奏定《藏内善后章程》372
五、指认呼毕勒罕的定制及金瓶掣籤制度的确立375
六、不须使用金奔巴瓶的特例388
七、朝廷批准达赖呼毕勒罕之坐床389
八、喇嘛请求进京瞻觐之制390
九、喇嘛年班推迟进京之制391
十、唐古特学之学制391
十一、贵族出家后其生子承袭职衔的规定392
十二、对喇嘛承办乌拉和使用乌拉的规定392
十三、对喇嘛服色的规定393
十四、喇嘛级别与各庙人数方面之规定394
十五、入于院册能出呼毕勒罕之大活佛399
十六、朝廷历年赐封给敕之大喇嘛400
十七、甘肃地方喇嘛庙的人员设置、活佛转世与敕封411
十八、西藏之官制417
十九、西藏兵制423
二十、喇嘛年班之规制425
第三节 禁令428
一、对喇嘛的禁令428
二、对西藏的禁令431
三、严禁越卡私贩之令435
四、无名小庙或寻常喇嘛不准寻认呼毕勒罕435
五、严禁喇嘛私越边境作佛事436
第四节 治罪437
一、蛊惑作乱之阿杂里喇嘛于军前正法437
二、鼓动西藏叛乱之准噶尔喇嘛被镇压438
三、清廷镇压准噶尔喇嘛438
四、在战争中喇嘛弃军逃走,朝廷照律治罪439
五、涣散人心不能守卫札什伦布之西藏喇嘛正法440
六、对喇嘛开垦旗下公地和强占穷人地亩者治罪441
七、对喇嘛罪犯的处理441
八、呼图克图因罪摘去札萨克达喇嘛印信442
九、惩办不守僧规的活佛443
第四章 利用与限制445
第一节 利用445
一、以维持黄教安养少数民族445
二、为止息兵戈而振兴黄教447
三、活佛在所属紧要地方派拨番民轮流巡防448
四、以询问达赖喇嘛呼毕勒罕为名带兵严防边界448
五、拉布楞寺僧众收合四沟散亡番族到营乞命449
六、调解乍丫地方喇嘛间之矛盾使道路常通449
七、朝廷请达赖设法制止廓尔喀侵犯藏地450
第二节限制453
一、不允许西藏喇嘛到准部传教453
二、不允许台吉私自出家456
第五章 喇嘛活动概况457
第一节 向朝廷表忠致敬457
一、班禅为皇帝祝寿457
二、达赖、班禅遣人进京谒昌陵、慕陵458
三、为皇室唪经458
四、向朝廷捐银两及马驼460
第二节 参政465
一、边地喇嘛归附清朝465
二、达赖帮助朝廷治理西藏467
三、达赖喇嘛与吴三桂之交盟468
四、达赖请康熙帝与吴三桂裂土罢兵470
五、西藏第巴及部分喇嘛参与厄鲁特与喀尔喀之矛盾472
六、命喇嘛往打箭鑪地方监督贸易519
七、喇嘛为礼部官520
八、喇嘛担任使节520
九、派贤能喇嘛调和青海诸王公间之矛盾526
十、泽卜尊丹巴向朝廷为准部策妄阿喇布坦说情526
十一、众喇嘛参与青海叛乱527
十二、喇嘛达尔札篡弑专权及喇嘛扰乱准部532
十三、活佛调士兵镇压扰乱番民540
十四、达赖喇嘛推举噶布伦人选540
第三节 参预军事541
一、喇嘛在攻战中暗作向导541
二、喇嘛直接参与战斗541
三、喇嘛领兵作战542
四、喇嘛武装抵抗官军543
第四节 转世与坐床545
一、照例办理呼图克图的转世与坐床545
二、班禅坐床请求照料547
第五节 内部矛盾与教派斗争548
一、前藏与后藏之矛盾548
二、西藏诸首领及达赖喇嘛之间的矛盾549
三、朝廷通过会盟调和贵族、喇嘛之矛盾561
四、红教与黄教的教派之争561
第六节 汙行569
一、喇嘛以邪术咒人569
二、噶尔丹喇嘛不守清规破戒还俗570
三、喇嘛教唆番民聚众作乱572
四、喇嘛配毒药害人573
五、喇嘛因钱债互斗574
六、喇嘛结夥为匪徒575
七、乍丫小喇嘛起衅滋事575
第七节 其它576
一、达赖请于北胜州互市获朝廷允准577
二、达赖妄求打箭鑪河东嘉庆地方577
三、活佛因罪遭遣578
第六章 进贡579
第一节 喇嘛历年进贡579
第二节 喇嘛进贡之班次及贡物587
一、西藏喇嘛进贡之班次及贡物587
二、甘肃、河州等处喇嘛进贡之班次及贡物590
第三节 喇嘛来使之护送592
第四节 蒙古喇嘛进贡马匹等597
第五节 达赖之父进贡597
第七章 喇嘛教与社会之关系599
第一节犯罪人投归达赖599
第二节 为班禅建塔诵经600
第三节 为道光皇帝大故集游牧喇嘛讽经600
第四节郡王捐银唪经以靖贼氛601
第五节 攜货物往西藏举行念经601
第六节厄鲁特部奉事佛法603
第七节 因父病故请求入藏念经603
第八节 因悔罪送子出家当喇嘛605
第九节 大臣带班禅所进白螺往台湾巡查606
第十节 胸前佩护身佛一尊作战607
第十一节 喇嘛财物被劫608
一、廓尔喀入侵时达赖、班禅财物被劫608
二、赴藏熬茶之蒙古喇嘛牧驼被抢609
三、循化、归德番民抢夺达赖喇嘛商人牛只610
第八章 历史、地理与文化611
第一节 康熙重视考证西藏之历史、地理611
第二节 清高宗御制《喇嘛说》613
第三节 碑文615
一、康熙御制《平定西藏勒铭碑文》615
二、《恭建圣祖仁皇帝圣德神功碑碑文》617
第四节 皇帝赐西藏新建寺庙御书庙额618
第五节 西藏、青海、蒙古、西域的地理与风俗619
一、西藏619
二、青海624
三、蒙古624
四、西域625
第九章 西藏喇嘛教及周边地区之关系627
第一节 金川地方郎卡要求给还喇嘛、人口627
第二节 布鲁克巴因西藏与清廷通好628
第三节 准噶尔以兴黄教为名向西藏渗透629
一、噶尔丹外奉宗喀巴之法而实入回回之教629
二、策妄阿喇布坦谋迎达赖喇嘛632
三、策妄阿喇布坦潜兵入藏杀害拉藏汗632
四、准噶尔人谋立西藏汗639
五、准噶尔人离间青海、西藏与内地之关系641
六、准部藉礼庙、熬茶窥探藏地虚实641
七、准部请将老年喇嘛送回土伯特645
第四节 廓尔喀与西藏之关系646
一、廓尔喀人抢劫聂拉木、济咙及札什伦布646
二、廓尔喀占作木郎,达赖资助作木郎部前部长口粮671
三、廓尔喀与披楞争斗,妄求达赖、班禅及朝廷资助钱粮672
第五节 哲孟雄部请求进藏礼佛、熬茶、避暑673
第六节 俄罗斯喇嘛要求归清675
第七节英、俄二国觊觎西藏676
一、英、俄拉拢达赖677
二、达赖煽动叛乱678
三、清廷革除达赖封号678
附录681
叔迦先生所引史籍之版本683
杰出的佛教学者和教育家周叔迦先生685
纪念一代佛教文史大家周叔迦先生诞辰一百周年695
近现代中国的佛教学术传统一开始就很特殊696
由官宦走向学术和实业的家世700
他讲课不要报酬703
到叔迦先生的刻经处做练习生705
他从来都是与人为善的707
他的主要兴趣和经验偏重在显教方面708
华北居士林是他的「根据地」711
瑞应寺办的佛学院让他蒙受了不白之冤713
叔迦先生和胡适之718
他和援庵先生因研究敦煌残卷结下交谊718
他把魏蝉接到了北京720
叔迦先生与清净居士721
他是在为佛教学术的发展做打基础的工作725
佛教文史六志的命运729
足可传世的佛教学术成就731
他的名字是和房山石经联系在一起的734
晋仁先生回顾自己的学思历程736
叔迦先生一生精进努力背后的动力739
给年轻一辈学者提供两条建设性的意见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