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小草斋集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小草斋集 上
  • (明)谢肇浙撰;江中柱点校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ISBN:721105881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722页
  • 文件大小:207MB
  • 文件页数:83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小草斋集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小草斋文集卷之一 序1

留都臧少司马致政序1

青州观察徐公视山东学政序2

监司陈公晋参知视漕序4

比部郎叶君出守柳州序6

萧别驾擢河内郡丞序8

屯田赵君备兵蜀中序9

水部郎杨君守衡阳序11

潘崇矩新授典幕序12

长乐黄丞迁宝庆参军序14

阳谷罗侯首膺荐奖序15

和阳参军江君擢钦州倅序16

大中丞何公擢制府序代17

制台胡公晋南大司寇序代19

小草斋文集卷之二 序22

侍御孙太公八袠序代22

陈少司马八十序23

詹观察林夫人八十双寿序25

陈女大先生六十序27

康母池太夫人寿序28

庄太宜人八袠序30

马母郭太恭人八袠序31

王母吴太夫人六袠序33

陈宪长熊太夫人九十序代35

刘太翁瀛海长春序代36

碧天上人六十序38

赵母包孺人七袠序39

林宗秀六十序40

陈比部夫人六十序41

林母黄孺人七十序42

致仕光禄息念李君寿序43

其辅叔寿序44

小草斋文集卷之三 序46

开府刘公考绩序46

郡司马刘君考绩序47

郡司马赵君考绩序48

长乐李侯考绩序50

郡守李公入计序51

长乐李侯入计序53

别驾陶君归楚序54

袁尚德山人游楚序56

练生赴阙为其先中丞请恤序57

福安毛令君入计序58

邑侯万公入计序59

赠周司城序61

家光禄考绩序代62

滇中丞沈公膺恩命序64

学使黄公擢岭南观察序66

刘门双烈序67

小草斋文集卷之四 序69

《小草斋稿》自序69

《游燕二集》自序69

郑继之诗序70

太白山人诗序71

沈从先诗序72

周所谐诗序73

陈惟秦诗序74

陈伯孺游草序75

康元龙诗序75

谢于楚诗序76

刘五云诗序78

陈女翔诗序79

董伯念诗序80

李季宣诗序81

傅伯俊诗序82

华孺抑诗序83

小草斋文集卷之五 序85

余仪古诗序85

赵仁甫《芝圃丛谭》序86

吴嵩甫《近草》序87

先大夫存稿序87

崔征仲《半呓稿》序88

郭道宪《燕游漫草》序89

史伯仲《和鸣篇》序90

《金积园社草》序91

方司理《闽中草》序92

桑溪禊饮序93

《赵士真遗稿》序94

吴时鸣诗序95

方伯文《清暑编》序96

《闽中纪游》序96

丘文举诗序97

《近游草》自序98

林允卿《鷇音集》序99

《春社篇》序100

《餐霞外编》序100

《谐赏园诗》序101

《枕麴集》序102

黄中宜《别诗》序103

钱仲举小赋序103

《蓟门社草》序104

杨愿之《秀野堂诗》序105

王澹翁《墙东集》序106

许君信《爱日斋集》序107

《芦花湄集》序108

《秀野园稿》序110

重锓《碧鸡集》序111

《小草篇》序112

小草斋文集卷之六 序114

浙江武录序代114

山东乡试齿录序代115

山东武举录序代116

山东武举齿录序代118

《观风录》序代119

《东昌府志》序代121

《莱州府志》序代122

《沈氏章庆编》序123

《虞初志》序125

《蜂经》序125

《心经金刚经注解》序126

《类官礼乐全书》序127

《五车韵瑞》序128

天中书院习课序129

《连氏义田卷》序130

《蔡端明别纪》序131

喻正之《茶书》序132

《蜀中画苑》序133

三门政略事134

喻郡公真篆《千文》《百家姓》序135

《闽都记》序136

《读史漫录》序137

《北河纪馀》序138

《南粤概》序139

合刻《百丈祖师语录清规》序140

《思德录》序141

重修壬辰同年世讲录序代142

《程氏家谱》序143

《广西武举录》序144

《百粤风土记》自序146

重刻二曹诗序146

拟西宁疏草序147

小草斋文集卷之七 记150

游燕记150

游雷峰记155

游西湖四记156

游道场山记161

游岘山记163

游黄龙洞记164

小草斋文集卷之八 记166

游黄山记166

游白岳记169

登岱记171

重游天宁寺记174

游灵岩寺记175

游阙里记177

登峄山记178

游太姥记180

小草斋文集卷之九 记184

游霍童记184

游武夷山记186

游方广岩记190

游圣泉寺记191

游雪峰记192

游鼓山白云洞记195

游金鸡山栖云庵记197

游升山记197

游宿猿洞记199

游寿山九峰芙蓉诸山记200

游东林寺记203

游永阳山水记204

护送福藩行记208

游桃源洞记210

新息亭记211

辰州诸洞记212

镇远诸洞记213

游双明碧云二洞记214

安宁碧玉泉记216

游青华洞记217

游鸡足山记218

东北行部记221

小草斋文集卷之十 记223

重修伏龙桥记224

建湖州府理刑馆记226

骨鲠记227

台屿陈氏祠堂记228

东昌府新建兴济桥记229

泊台社集记230

重修道南祠记231

新建小梭堤石闸记231

金灯精舍记232

续置光禄寺掌醢署题名记233

山陵记234

莲华庵记235

重修珍羞署天鹅池记235

重修北胜州儒学记236

云南分巡金沧道题名记238

姜养冲先生祠院记239

小草斋文集卷之十一 传241

华胥国传241

冰壶先生传 有引243

江妃传244

王朝佐传246

义仆传247

孙明传249

刘滋传249

陈履吉传250

张宗奎传251

邓汝高传253

林烈士传254

雪坡道人传256

王百谷传257

樊隐君传259

小草斋文集卷之十二 志一261

《福州府志》引261

《永福县志》引263

又四引263

《地纪》论264

《政纪》论264

《献纪》论264

《文纪》论265

《鼓山志》小引265

又八引266

《胜迹》论267

《建置》论267

《田赋》论267

《物产》论267

《沙门》论268

《贞珉》论268

《艺文》论268

《丛谈》论269

《图》论269

《支提山志》引269

又六引270

《胜览》论271

《灵宇》论271

《寺产》论271

《释道》论272

《北河纪》引272

小草斋文集卷之十三 志二274

《永福县志·列传》274

《支提志·列传》284

小草斋文集卷之十四 志三288

《光禄寺志·列传》288

小草斋文集卷之十五 论295

忠智论295

伍举论297

「吾门待子门而大」论298

「公独明其不然」论300

升楼去梯论302

「此辈宜束之高阁」论304

褚遂良置笏论306

「此举大快公论」论308

齐人归女乐论309

汉世良吏为盛论311

太平无象论313

狄仁杰论315

差役免役各有利害论317

人君不可顷刻忘君天下之心论319

小草斋文集卷之十六 碑322

邑侯李公去思碑铭322

新开白云洞碑324

新修工部土地祠碑325

明故荣禄大夫柱国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二山杨公神道碑铭代326

明故国戚封南城兵马副指挥赠文林郎杨公神道碑铭330

重建法海寺碑铭332

参知俞公新修寿张学宫碑记333

重修大河神祠碑记335

分水龙王庙并玉皇阁碑记336

支提山华藏寺重建佛殿碑记337

晋氏义田碑记338

鸡足山绝顶新建观风台记339

重建大理府东山宝塔碑铭340

新建鸡足山祝国悉檀禅寺碑铭341

重修罗池庙碑铭344

大中丞前分守左江道何公功德祠碑记345

小草斋文集卷之十七 行状348

先考奉政大夫吉府左长史天池府君行状348

明故通议大夫工部左侍郎泓阳王公行状代358

明故资政大夫太子少保户部尚书叔祖绎梅公行状365

小草斋文集卷之十八 墓志铭371

周母太孺人林氏暨仲子山人所谐偕配孺人曾氏袝葬墓志铭371

封西安府知府曹公墓志铭 代沈方伯作372

新会令苏公暨配卢孺人合葬墓志铭374

郑母宜人谢氏墓志铭378

光禄大官丞玉衡林君墓志铭380

中宪大夫云南寻甸府知府肖峰李公墓志铭383

东莱别驾禹澜江君墓志铭387

通奉大夫山东左布政使侣梅陈公暨配安人郑氏合葬墓志铭391

蒋孝廉居实墓志铭395

林志尹墓志铭397

亡室郑安人墓志铭399

殇女志铭400

处士丹崖陈君墓志铭401

朝列大夫河东陕西都转运盐使司同知含吾马公暨元配宜人刘氏合葬墓志铭403

奉议大夫户部郎中肩吾李君墓志铭代407

太学生嗣真郑君墓志铭409

赠文林郎岷江胡征君合葬墓志铭411

诔414

少师大司马李公哀诔 有序414

小草斋文集卷之十九 说417

无刑堂说417

仕优堂说418

偶寄斋说418

狼鼠说419

郭圣胎名郛说420

牛鼠问对421

行无事说422

觞政说423

伐檀堂说423

诸子名字说424

小草斋文集卷之二十 启426

上叶相公启426

贺李侯迁驾部启427

谢举主启428

又428

又428

饯李郡守转沂州观察启429

代寿相公启429

通诸铨司启430

代复治河李司空启430

代通官坊萧先生启431

代元日上萧大司冠启432

代元日答开府启432

代答王大中丞启433

代贺萧大司马启433

回漳州闵太守启434

奉陈开府启434

谢曹能始惠扇启435

回端阳启435

福州会馆落成请相公启436

回林大司寇启436

请萧少宰启437

与郑嗣真定婚启437

回元旦启437

贺孟中丞启438

答张观察启438

答郭司理启439

答张观察启439

回长沙林欣荣启439

答孟中丞440

柬杨民部启440

端阳回阃帅441

回中秋启441

别俞观察启442

柬周直指启442

答杨民部启442

中秋回藩臬启443

又443

迎李司空启444

重九回藩臬启444

又445

重九上司空启445

答苏观察启445

贺方相国启446

冬至回藩臬启447

又447

长至回诸官启447

贺应观察启447

淮阳陈司徒贺岁启448

元旦回制阃启448

回各官贺岁启449

贺岁启449

又449

贺陈摠漕寿启450

端阳回各官启450

诞日回诸官启450

端阳回启451

答周吴命启451

答康昌化同年启451

寄贺晋安张太守启452

元旦寄贺相国启452

寄京邸同曹贺岁启453

答沂州路观察启453

又453

答兖州张太守启454

秩满与刘直指启454

贺同官冬至启455

答骆侍御启455

答贺满启456

答贺端阳启456

重九回属官启456

答节镇贺岁启457

请王永叔开府启457

上蜀殿下启458

小草斋文集卷之二十一 书459

报张幼于书459

寄王百谷460

上叶相公461

寄郑孟麐463

寄徐兴公463

与曹介人465

寄张叔弢465

又466

寄锺伯敬466

答林谨任都谏467

寄李本宁太史468

答王永启469

答赵仲一司勲470

重与李本宁论诗书471

与马侍御论福藩书472

京邸与人杂书473

又473

又474

又474

与韩比部475

与顾世卿475

与王永叔开府476

小草斋文集卷之二十二 疏477

开元寺华严完满再立长期礼忏唪诵募缘疏477

莆东山寺募化经函疏478

福宁州资福寺募缘疏479

莲花庵募缘疏479

慈海观音禅林募化疏481

小草斋文集卷之二十三 赞482

少师李公像赞 有引代482

孙景贤像赞482

曹封君像赞483

徐永宁先生像赞483

蒋子才像赞483

康季鹰像赞484

吴元翰庐墓像赞484

赵仁甫像赞484

郭建初像赞484

殳质甫像赞485

天恩法师像赞485

江仲誉像赞485

萧飞卿像赞486

李培之像赞486

如嵩僧像赞486

王允平像赞486

喻正之像赞487

邓道协像赞487

曹介人像赞487

谢参军像赞488

赵子含像赞488

吴元化像赞488

张孟萼像赞488

崔征仲像赞489

俞羡长像赞489

袁元甫遗像赞489

林永佐像赞489

宣城吴征君像赞490

周乔卿像赞490

程幼安参军像赞490

人面竹赞491

慈竹赞491

佛手柑赞491

西施舌赞491

鲎赞492

蛎赞492

蚶赞492

龙虾赞492

象赞493

鹤鹩赞493

乌贼赞493

槖駞赞493

小草斋文集卷之二十四 跋494

徐兴公家藏扇面手卷跋494

题王百谷尺牍跋494

顾道行山水跋494

《宾月楼卷》跋495

柳公权《玄秘碑》跋495

《道因法师碑》跋495

徐惟和卷跋496

《张鼎石先生传》跋496

故永宁令徐翁诗卷跋496

吴中二十家诗画跋497

仇实父《箜篌美人图》跋497

郑继之手录杂著跋497

赵文敏天冠山书跋498

赵用方《林塘幽趣卷》跋498

晦庵真迹跋499

王履吉真迹跋499

宋江东提刑王公告身跋500

凌安然《洛神赋》跋500

题桑民懌书卷跋501

董玄宰临怀素帖跋501

《平反录》跋501

《吴越备史》跋502

周宜谦摩诘墨竹跋503

题倭画跋503

东坡《赤壁赋》跋504

子昂卷跋504

山谷卷跋504

家藏子昂卷跋505

罗汉手卷跋505

喻正之《陆羽烹茶卷》跋505

王黄州《小畜集》跋506

《谢幼盘文集》跋506

《徐真人集》跋506

米元章真迹跋507

沈启南《雪图》跋507

《清慎斋记卷》跋507

《墨梅卷》跋508

《殷大司马行略》跋508

董太史书跋508

《陟岵卷》跋509

《平寇录》跋509

方昌祚书帖跋510

沈启南送杨君谦卷跋510

送陈伯炜卷跋510

《张骞乘槎卷》跋511

陆子传王元美周公瑕书卷跋511

莫云乡书卷跋511

文太史卷跋512

唐子畏卷跋512

侯延赏画卷跋512

黄白仲书卷跋512

王百谷尺牍卷跋513

丰南禺诸人卷跋513

邵北卿家藏赵子昂卷跋513

《太真上马图》跋514

王孤云《避暑图》跋514

画马跋514

郭圣胎入太学卷跋515

徐惟和诗卷跋515

淳化帖跋515

又516

《南州书院图》跋516

陈汝鉴山水跋516

《金瓶梅》跋517

司马温公《传家集》跋518

《李嵩打球图》跋518

魏和叔《雪图》跋518

吴文中《罗汉图》跋519

《宣和训子图》跋519

张太史书跋519

林茂之书《东坡传》跋520

巨然小画跋520

周东村画跋520

文寿承书卷跋520

小草斋文集卷之二十五 铭521

书灯铭521

铜雀研铭521

绿洮研铭521

山石铭521

木屏铭522

又522

端研铭522

铜雀研铭522

竹杖铭522

邛杖铭523

鞵杯铭523

楮罂铭523

又523

泊台铭524

小草斋文集卷之二十六 祭文525

祭父文525

祭沈夫人文526

祭郑门祖姑文526

祭冯观察文527

祭徐门外庶祖母文528

祭从祖大司农文528

祭李司空太夫人文529

祭少司空王公文代530

祭弟妇陈氏文531

祭刘大司空文531

祭林门女弟文532

祭郑嗣真文533

祭萧侍御文533

祭鹦鹉文 有引534

小草斋文集卷之二十七 书事536

书吴元化指甲事536

书洪山桥事536

书倭舶事537

书梦537

过滕县书事538

书冉驸马事538

书张差事539

书凌应登事540

书东省旱灾事540

书银台事542

露布543

破蝎露布 有引543

餐荔约544

小草斋文集卷之二十八 奏疏546

灾异条陈疏546

代王司空请恤疏549

催点堂官疏代551

又552

止借帑银疏代553

又555

催点左堂疏代557

又558

小草斋诗集卷之一 赋 骚体附560

东方三大赋 有序560

闵志赋 有序568

尘赋 有序572

鹞雀赋 有序573

病赋574

南归赋 有序577

九日登鼓山赋581

灯花赋 同时锺伯敬、林茂之同赋,即席立成582

南有堂赋 有序583

济水赋584

闵雨赋 乙卯张秋作584

广招赋 有序585

吊鲁灵光殿赋 有序589

瘿桮赋590

聚八仙赋 有序590

萤赋591

闸赋591

九章 有序592

题成趣园辞594

小草斋诗集卷之二 古乐府595

拟汉铙歌十八首595

朱鹭595

思悲翁595

艾如张595

上之回595

翁离595

战城南595

巫山高596

上陵596

将进酒596

君马黄596

芳树596

有所思597

雉子斑597

圣人出597

上邪597

临高台597

远如期597

石流598

长安有狭邪598

饮马长城窟598

枯鱼过河泣599

野田黄雀行599

公无渡河599

华山畿599

思公子600

陌上桑四首600

自君之出矣四首600

刘生601

五杂组二首601

两头纤纤三首601

胡无人行601

枣下何纂纂602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602

杨白花602

估客乐二首603

猛虎行603

当墙欲高行603

望行人603

艳歌何尝行604

秦王卷衣604

前缓声歌604

黄督604

紫骝马605

陇头水605

长安道605

乌夜啼605

长相思606

将进酒606

秋夜长606

关山月606

折杨柳607

百年歌十首607

乌栖曲四首608

团扇郎四首609

阿子歌四首609

子夜四时歌二十首609

月节折杨柳歌十三首611

懊侬歌六首612

莫愁乐二首612

欢闻歌九首613

欢闻变歌三首613

东海乐四首614

丁督护歌四首614

长史变歌三首614

黄生曲三首615

黄鹄曲四首615

碧玉歌四首615

长乐佳三首616

欢好曲二首616

黄竹子歌二首616

江陵女歌二首617

安东平四首617

来罗曲二首617

孟珠618

拔蒲二首618

寻阳乐二首618

白附鸠二首619

寿阳乐三首619

夜度孃二首619

双行缠二首619

思亲操620

襄陵操620

神凤操620

龟山操621

猗兰操621

归耕操621

士失志操622

霹雳引622

穷劫曲622

龙丘引623

小草斋诗集卷之三 四言古诗624

《南山》四章,孝子思养其亲而不逮也624

《白云》三章,孝子行役而思其亲也624

《四牡》四章,大夫行役而思室家也624

《北山》八章,大夫行役而室家思之也625

《鸿雁》六章,思兄弟也625

《仓庚》四章,思友也626

《青蝇》八章,刺谗也627

《雨无极》八章,闵时也627

《泊台》五章,怀故也628

述祖德诗,训湘、潼二弟二十章 有序628

中秋泊台同社诸子燕集,分得咸韵631

壬子上巳同汝翔、伯孺诸子泛舟西湖四章631

上巳同林谨任都谏、王永启比部、徐兴公山人陪喻刺史、周司理桑溪禊饮三章632

赠郑孟麟八章632

福藩纪行十四章633

情诗二首634

寄徐兴公二首634

夏日小园作635

离合郡姓名诗635

小草斋诗集卷之四 五言古诗一636

古意四首636

秋兴四首636

从军行送老卒还乡637

短歌637

前有一尊酒行638

何当行638

飞尘篇638

秋兰篇638

明月篇639

天行篇639

飞龙篇639

种瓜篇639

名都篇640

美女篇640

白马篇640

升天行641

远游篇641

事君行642

苦思行642

斗鸡篇642

驱车篇642

种葛篇643

游侠篇643

游猎篇643

招隐644

听刘季德弹琴644

长安待月645

喜雨645

游子叹645

月下听吴君宠弹琴646

行路叹646

采菱词646

早春登烟雨楼647

秋夜怀陈汝翔647

舟滞四安647

甲午元日647

送周乔卿还家648

代王百谷悼亡三首648

江上晚行649

与客问答三首 甲午岁649

过钓台650

苦蚊650

乙未元日试笔寄社中诸子650

送陈幼孺还家650

初秋作651

牛女词651

感怀651

十月望同徐兴公、顾长卿、世卿泛舟碧浪湖,登浮玉塔看月652

驯鸽篇652

邓汝高、王玉生、徐兴公、陈永奉集郡斋652

偶书653

雪653

五忆诗吴兴作653

沈休文653

孟东野653

赵子昂654

孙太初654

徐子与654

同陆履素转运、胡元瑞孝廉、郑翰卿山人、汪肇邰太学泛舟西湖,至净慈寺,效谢体得意字655

早秋游玉莲亭655

冷泉亭655

送陈伯孺四首656

猛虎行寄吴翁晋 有引656

题画赠吴翁晋657

入真州657

答谢于楚二首657

中秋集西林兰若658

宿杨干寺658

容成台658

望天都峰659

双溪雨宿朱文潜太学斋中659

旌阳别吴元翰659

己亥元日试笔示谢于楚660

题僧像660

效刘长卿《杂兴》八咏660

幽琴660

晚桃660

疲马661

春镜661

古剑661

废井661

白鹭661

寒釭662

回军跛者662

七夕闺人662

发真州别诸子662

濠上663

齐鲁道中663

平阴道中望岱作663

齐讴行664

田妇词664

梦徐惟和664

早发东莞665

闲居寄陈伯孺665

感怀三首665

夏日怀臧晋叔666

节孝行为清流王母赋666

小草斋诗集卷之五 五言古诗二667

感遇四十首667

独坐672

秋思三首672

中秋官署小集673

长白道中673

见白发673

春夜寄汪仲嘉673

得二女674

雨霁寄陈隐君674

谒圣庙674

答林茂之675

饯送曹能始廷尉还晋安,分得睇字675

为能始悼亡三首675

杏花村迟能始676

赋得鲍少君为友人母寿676

入燕感事676

怀金陵诸同社677

过孟尝君墓677

舟中热病作677

与兴公、元化食蛎房作677

十二支诗678

五月十日初尝火山荔支,大仅如栗,而味亦不甚酢。每十枚三钱。同陈惟秦、徐兴公、郑孟麟赋678

闻兴公园荔为山鼠所食,慰之678

集邓道协所噉中观荔支,色尚青而酢甚,同陈伯孺、周乔卿、徐兴公赋679

积芳亭噉蚤红荔支,分得药名诗679

集高景倩斋头噉矿玉荔支,赋得汉人名诗679

六月十二日买莆田陈家紫,一日夜直抵会城,招诸子同赋,分得五言古诗,得一屋680

山枝680

送乔卿之归化681

闻能始参蜀藩有寄681

夜渡马江681

梨岭681

将之太姥,出城十里遇雨而返682

芙蓉台682

小岩洞682

由坠星洞达竹园作683

游铅山观音洞归遇雨作683

病中闻哭死者684

疟病684

清源苦浅684

黄河舟中作684

己酉冬长安邸中作685

寒夜感怀685

题画685

寄玉簪阿兴口号686

双节诗686

画卧四首686

京邑晓霁687

京邸苦雨687

早秋都下作687

秋日邀龙君御同锺伯敬、林茂之赋,时君御将赴湟中688

郭圣胎以旧书见贻赋赠,因怀徐兴公、林志尹688

黄金台688

暮春南行688

圯桥689

桃源689

淮阴689

露筋祠689

玉山道中苦雨689

中秋泊台同社诸子燕集,得中字690

辛亥初冬偕马季声、僧悟宗游鼓山白云洞作690

读明诗作二首692

望雨692

古意692

古诗四首为赵仲一司勋赋 有引693

莲花峰墓下作二首694

七山诗 有引694

小草斋诗集卷之六 五言古诗三696

五子篇696

陈文学汝大696

赵别驾仁甫696

邓宪副汝高696

陈孝廉幼孺696

徐孝廉惟和697

伤郑琰697

后五子篇698

陈文学汝翔698

陈山人振狂698

陈秀才伯孺698

徐山人兴公698

曹观察能始699

读闽诗三首699

怀师篇二首700

王奉常敬美先生700

顾学宪道行先生700

感旧篇十首701

屠仪部纬真701

佘明府宗汉701

徐司理茂吴701

陆山人无从702

张太学幼于702

王太学百谷702

邢太仆子愿702

黄山人白仲703

胡孝廉元瑞703

汪太学仲嘉703

三谢诗703

杂诗六首704

咏史一百首7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