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民事诉讼基础理论 以现代正当程序和现代诉讼观为研究视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民事诉讼基础理论 以现代正当程序和现代诉讼观为研究视角](https://www.shukui.net/cover/65/33814714.jpg)
- 邵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2196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66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78页
- 主题词:民事诉讼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民事诉讼基础理论 以现代正当程序和现代诉讼观为研究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现代民事诉讼基础理论体系1
二、法系视野中的民事诉讼基础理论3
(一)法系视野中的诉讼目的4
(二)法系视野中的诉讼标的4
(三)法系视野中的既判力5
三、民事诉讼基础理论研究视角之一:现代正当程序保障原理5
(一)正当性与正当程序5
(二)现代正当程序保障原理与民事诉权8
(三)现代正当程序保障原理与民事诉讼程序价值8
(四)现代正当程序保障原理与民事诉讼实体价值、目的和既判力9
四、民事诉讼基础理论研究视角之二:现代诉讼观10
(一)实体法一元观与民事诉讼基础理论10
(二)诉讼法一元观与民事诉讼基础理论11
(三)二元诉讼观与民事诉讼基础理论11
第一章 民事诉讼“基石”理论一:诉讼目的论13
一、民事诉讼目的之含义13
二、民事诉讼目的之学术简史14
(一)一元说14
(二)多元说20
(三)民事诉讼目的学说之评析29
(四)司法能动主义和司法限制主义31
三、民事诉讼的多元目的33
(一)多元目的33
(二)多元论的根据44
四、民事诉讼目的之立法论和解释论意义47
(一)民事诉讼目的之立法论意义47
(二)民事诉讼目的之解释论意义50
第二章 民事诉讼“基石”理论二:诉讼价值论55
一、民事诉讼价值的学术简史和主要构成55
(一)民事诉讼价值的学术简史55
(二)民事诉讼价值的主要构成58
二、民事诉讼的程序价值60
(一)程序公正60
(二)程序效率88
(三)程序公正与程序效率91
三、民事诉讼的实体价值92
(一)法院判决认定事实真实92
(二)法院判决适用法律正确93
(三)执行名义得以执行96
四、程序价值与实体价值97
(一)程序价值与实体价值存在关联性97
(二)程序价值与实体价值各有独立性98
(三)程序价值与实体价值之冲突与权衡99
第三章 民事诉讼“启动”理论:民事诉权论101
一、民事诉权的学术简史101
(一)诉权学说的产生原因和学术价值101
(二)私法诉权说103
(三)公法诉权说105
(四)诉权否定说113
二、现代民事诉权的内涵113
(一)民事诉权是当事人向国家法院请求的公权114
(二)民事诉权是宪法基本权利116
(三)民事诉权具有程序内涵和实体内涵119
三、民事诉权的合法要件和消灭125
(一)民事诉权和民事之诉的合法要件125
(二)民事诉权要件的审理和裁判138
(三)民事诉权的消灭141
四、民事诉权的保护142
(一)影响或阻碍诉权行使的因素142
(二)民事诉权的制度保护和实务保护152
五、滥用诉权的规制155
(一)滥用诉权的含义155
(二)滥用诉权的构成要件157
(三)若干特殊情况159
(四)滥用诉权的规制160
第四章 民事诉讼“客体”理论:诉讼标的论163
一、诉讼标的之概念演变和学术简史163
(一)诉讼标的之概念演变163
(二)诉讼标的之学术简史166
二、诉讼标的之含义和功能169
(一)诉讼标的之含义169
(二)诉讼标的之功能170
三、诉讼标的与诉讼请求171
(一)诉讼标的与诉讼请求的区分171
(二)给付之诉的诉讼标的与诉讼请求172
(三)确认之诉的诉讼标的与诉讼请求173
(四)形成之诉的诉讼标的与诉讼请求174
四、诉和诉讼标的之识别或判断175
(一)识别诉的一般方法176
(二)识别诉的特殊方法178
五、诉讼标的之合并与变更180
(一)诉讼标的之合并(诉的客观合并)180
(二)诉讼标的之变更(诉的客观变更)185
第五章 民事诉讼“安定”和“过程”理论:诉讼安定论与诉讼关系论、诉讼行为论189
一、民事诉讼安定的内涵和根据189
(一)民事诉讼安定(性)的内涵189
(二)民事诉讼安定的根据192
二、民事诉讼安定(性)与诉讼规范193
(一)民事诉讼安定性与强行规范194
(二)民事诉讼安定性与任意规范195
(三)民事诉讼安定性与训示规范196
(四)民事诉讼安定性原理的具体运用196
三、民事诉讼关系199
(一)民事诉讼关系的学术简史199
(二)民事诉讼关系的概念和要素204
四、民事诉讼行为208
(一)民事诉讼行为的概念和学术简史208
(二)法院的民事司法行为和当事人的诉讼行为211
(三)民事诉讼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215
(四)违反诉讼安定性的程序后果及其处理程序218
第六章 民事诉讼“终结”理论:既判力论221
一、既判力的概念221
(一)确定判决与既判力的内涵221
(二)既判力与一事不再理223
(三)具有既判力的法律文书224
二、判决既判力的本质或根据228
(一)既判力的学说简史228
(二)笔者的见解231
三、既判力的效力范围232
(一)既判力的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233
(二)既判力的主观范围234
(三)既判力的客观范围237
四、既判力的法定例外238
(一)法定例外之一:再审238
(二)法定例外之二:异议之诉244
主要参考文献251
一、学术著作251
二、学术论文254
术语索引257
后记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