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发展人权与法治研究 发展困境与社会管理创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发展人权与法治研究 发展困境与社会管理创新](https://www.shukui.net/cover/54/33807159.jpg)
- 汪习根主编;张德淼,申来津,廖奕执行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09728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93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411页
- 主题词:社会管理-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发展人权与法治研究 发展困境与社会管理创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理念探原3
第一篇 社会矛盾化解中的法律原则与机制3
一、坚持情理法结合的原则,建立释法说理机制4
二、坚持“治患”与“防患”相结合的原则,建立风险评估法律机制6
三、坚持调解的类型化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建立新型纠纷解决法律机制7
四、坚持程序之工具价值与实质价值相结合的原则,建立法律协作联动机制10
五、坚持命令式执法与互动式执法相结合的原则,建立民意表达释放机制11
第二篇 权利贫困与维稳的理性反思14
一、权利贫困:需要认真分析的命题14
二、缘何而生:权利贫困成因解释16
三、理性反思:在权利与权力之间19
四、权利贫困与维稳:让权利真正“富裕”起来23
五、结语24
第三篇 维稳的理性考察与困境突破26
一、维稳的历史考察:维稳是个老问题26
二、维稳的现实考察:体制化维稳的延续28
三、维稳机制的成因与效果分析:权力意识消解法治32
四、维稳的法治依据分析:公众也应是维稳的主体33
五、改善措施:公众参与的功能与当下的缺陷35
六、公众如何参与:具体制度设计37
第四篇 和谐社会的治理之道41
一、乡土社会的道德准则42
二、和谐社会的治理之道44
三、结语45
第五篇 刑事和解的人本主义思想分析46
一、刑罚观念的变迁是刑事和解的理念基础46
二、基于以人为本的法律理念对刑事和解的分析48
三、刑事和解的限度与人本法律理念的协调50
第六篇 应急法制法理念探析52
一、应急法制中的法本位52
二、应急法制中法的社会作用53
三、应急法制中法的基本原则54
四、结语57
第七篇 跨越式发展应有之品性及其法理反思58
一、跨越式发展的三重品性58
二、跨越式发展的主观心态问题61
三、跨越式发展不能跨阶段发展62
四、跨越式发展引发法律治理困境反思64
第八篇 跨越式发展的法制保障65
一、跨越式发展含义的界定65
二、跨越式发展法制保障的历史依据67
三、跨越式发展法制保障的实现途径69
第九篇 跨越式发展与法治理念的调适与整合73
一、跨越式发展与法治之间的紧张73
二、法治在跨越式发展中的价值74
三、跨越式发展与法治理念的协调75
四、跨越式发展与法治理念的整合途径76
第十篇 跨越式发展是在法治下的发展78
一、跨越式发展是科学、可持续、无为基础上的发展78
二、跨越式发展是自由法治下的发展80
三、跨越式发展是民主法治下的发展81
第二部分 制度构造85
第一篇 服务型政府研究85
一、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理论86
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模式90
三、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91
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构想92
第二篇 富民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点及其法理分析95
一、富民——确保政府政治合法性的根本途径95
二、富民——支持政府进行社会管理创新的原动力96
三、政府富民实践的多重法律支撑97
第三篇 区域公共行政的法政策学探析103
一、行政区划与地方政府的闭合式公共行政103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公共行政的诞生105
三、区域公共行政的政策依据106
四、政策指导下的区域公共行政运行107
五、政策法律化为区域公共行政提供根本保障109
六、结语110
第四篇 社会组织的社会管理主体地位及其法治保障111
一、社会管理的两类主体111
二、社会组织是优越于国家机关的社会管理主体112
三、保障社会组织的社会权力115
第五篇 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中的ADR与基层法律服务所改革120
一、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发展困境121
二、ADR与基层法律服务所共生发展124
三、从ADR的路径改革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建议128
四、我国从ADR路径改革基层法律服务所的有益尝试130
第六篇 消费社会及其法律规制132
一、消费社会的基本事实132
二、消费社会的反思与批判135
三、消费正义140
四、保障消费正义的制度构建144
五、结语146
第七篇 地方立法保障区域跨越式发展若干问题探析147
一、我国区域跨越式发展离不开法律的保驾护航147
二、区域跨越式发展地方立法保障的基本原则148
三、地方立法保障区域跨越式发展的主要机制和规范体系151
第八篇 跨越式发展与地方立法若干问题探析155
一、地方立法在我国立法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155
二、跨越式发展对地方立法的新要求157
三、地方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158
四、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促进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思路162
第三部分 机理实证167
第一篇 无理上访与基层治理167
一、问题与进路167
二、基层政府对无理上访的治理169
三、上访治理的历史经验169
四、上访治理困境:话语权与治权的流失171
五、民权与治权的平衡172
第二篇 被数字型塑的生活:指标督责型治理的非预期功能175
引言:问题缘起及其分析进路175
一、参与观察笔记断片177
二、信义与信任匮乏的熟人社会:吸毒者的悖论式生存状况185
三、在“压力型体制”下变异的执法:基层民警的高压型生存状况187
四、何种“在数目字上管理”:“绩效评估”话语下的指标督责机制190
五、嵌入底层:基层官僚制运作与法治建构的组织维度194
第三篇 警惕司法裁判中的道德化倾向197
一、从教授换妻案看“德化的司法”198
二、中国法治实践中的德化司法的非理性201
三、情理司法或者卡迪司法:一种能否适用的传统回归203
四、个人权利与社会公德的反思平衡205
五、社会管理的观念与制度的创新206
第四篇 对司法能力的实践性反思208
一、司法解释:迟来的“共犯”208
二、法律面对:无可奈何的犯罪行为210
三、法官反思:欠缺的司法能力212
第五篇 司法能力主义216
一、司法克制主义的考察216
二、司法能动主义的考察219
三、“执两用中”的第三条道路:司法能力主义221
第六篇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抉择229
一、法官职业认同是什么229
二、为什么研究基层法官职业认同232
三、基层法官职业认同的现状233
四、如何解决基层法官职业认同中存在的问题238
五、结语: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抉择240
第七篇 被边缘化的群体和被边缘化的法律241
一、富士康的行为是否构成违法?241
二、在“跳楼门”事件中为何法律被边缘化?244
三、如何走出富士康“跳楼门”事件的法治困境?245
第八篇 儒家“活法”与社会团结内在构造的法理学分析248
一、社会团结:涂尔干的启发与局限248
二、儒家“活法”:中国社会团结的基本事实250
三、儒学义理:中国传统社会团结的原教旨252
四、“龙种”变“跳蚤”:儒学义理的流变之路254
五、强韧的“活法”:法治之法的宿命与困境257
第九篇 儒家“活法”与儒式公民社会259
一、直面:作为事实与秩序的儒家“活法”259
二、疏离:公民社会的两种文化与团结模式262
三、契合:国家法与“活法”共构儒式公民社会266
第四部分 对策建言271
第一篇 化解群体性事件需创新我国社会管理机制271
一、群体性事件的特征271
二、群体性事件形成的社会性因素273
三、利用社会管理体制化解群体性事件276
四、结语278
第二篇 利益冲突与协调:农业补贴制度的体系化建构逻辑279
一、起点逻辑:存量利益与增量利益的制度化分割逻辑280
二、组织逻辑:农业利益集团与其他利益集团的组织化矛盾逻辑280
三、机制冲突逻辑:多样性利益需求与单一性利益机制的体系化冲突逻辑282
四、机制协调逻辑:农业补贴法律制度中利益机制国内与国际双重建构逻辑285
第三篇 村籍制度创新研究290
一、选择性利他下的村籍与公正290
二、村籍的准入和准出292
三、福利村庄与个人自由295
四、公共服务供给的地方化:外嫁女权益难以保障297
第四篇 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行政执法协调模式探析299
一、问题的提出299
二、现有模式的不足301
三、制度创新的设想303
第五篇 三峡库区突发事件应急法制应对306
一、三峡库区突发事件之特点306
二、三峡库区突发事件应对之现状308
三、三峡库区突发事件应急法制应对309
第六篇 “创新型武汉”的法律促进机制研究312
一、武汉市促进自主创新法制实践中取得的成绩313
二、武汉市促进自主创新法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314
三、以建设“创新型武汉”为契机,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法制环境316
第七篇 跨越式发展的法治模式与机制研究319
一、跨越式发展的法治模式选择319
二、跨越式发展模式的启示——从路径到制度323
三、跨越式发展的法治机制327
四、结语333
第八篇 科技异化及其法律治理334
一、科技异化概论334
二、法律治理对科技活动的作用336
三、法律治理解决科技异化的对策339
第九篇 网络群体性事件探析342
一、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性343
二、网络集群行为的发生机制分析346
三、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对策及思路350
四、结语352
第十篇 互联网上主要信息侵权行为及法律责任354
一、互联网发展中出现的主要信息侵权行为355
二、互联网上信息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初探357
第十一篇 我国转型时期宪政价值重塑背景下的公民不服从360
一、我国公民不服从因素的政治心理分析361
二、合理规制、引导下的公民不服从对我国转型时期宪政价值重塑的意义363
三、公民不服从行为对于宪政价值重塑效益实现的途径探讨364
第十二篇 以人性化为价值指向建构服务型政府366
一、人性化的内涵及其逻辑根据366
二、政府与人性(人性化)的内在关联367
三、人性化服务型政府的内涵369
四、构建人性化服务型政府的途径372
第十三篇 跨越式发展与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创新:检察监督助力解决行政诉讼“告状难”377
一、“告状难”的现状与评析377
二、检察监督助力化解“告状难”的司法功效381
三、检察监督的方式和程序382
四、结语384
第十四篇 社区小商贩的社会管理创新研究385
一、社区小商贩的概念及特征385
二、武汉市社区小商贩的现状387
三、社区小商贩监管面临的难题388
四、国内外城市加强社区小商贩监管的经验389
五、武汉市硚口区开展社区“一照式”备案管理的成功经验389
六、以推进社区“一照式”备案管理为契机,不断创新小商贩社会管理机制390
后记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