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统计资料选编 1949-1955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统计资料选编 1949-1955](https://www.shukui.net/cover/76/33602724.jpg)
- 社会科学资料室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86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9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统计资料选编 1949-1955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 综合1
生产发展速度1
社会主义及半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增长1
目录1
工农业总产值2
国民收入的发展速度3
国民收入的部门构成和经济类型构成4
国民收入中积累和消费的比例4
二 工业5
全部工业总产值5
工业总产值中的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品生产6
工业部门产值构成7
大、小型工业总产值8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绝对数)9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指数)11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地区分布12
沿海地区工业的发展与内地的比较12
工业总产值地区分布12
国营轻、重工业积累在全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13
各工业部门设备利用率13
各工业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4
全国工业的公私比重16
私营工业基本情况16
私营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发展17
1956年上半年私营工业全行业公私合营发展情况17
手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8
公私合营工业与私营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比较18
手工业合作组织的发展19
1956年个体手工业的合作化20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社员与个体手工业者每人平均年产值的比较20
三 基本建设21
基本建设投资总额21
基本建设全部投资——按用途分22
基本建设投资——按事业种类分22
基本建设投资——按建设性质分23
工业投资总额在重、轻工业间的分配23
基本建设投资——按地区分23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限额以上的建设项目24
国营工业新增固定资产24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新建企业及重大改建企业(扩建部分)生产的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24
四 农业25
农业在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25
农业及其付业总产值(绝对数)25
历年来国家在农业方面的投资情况26
农业及其付业总产值(比重)26
农业贷款发放总额27
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绝对数)27
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指数)28
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构成(比重)29
主要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绝对数)30
主要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指数)31
主要农作物产量(一)32
主要农作物产量(二)34
历年牲畜总头数(指数)35
历年牲畜总头数(绝对数)35
土地制度改革的胜利果实36
土改后全国农村阶级结构的变化36
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组织的发展37
1956年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38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平均规模38
农业系统国营农场39
农业机器拖拉机站发展情况40
农业机器拖拉机站的地区分布40
几种主要良种增产的效果41
主要作物良种播种面积41
新式农具推广数42
农药、农药械推广情况42
历年来化肥、杂肥供应量 43
农田水利灌溉面积43
历年来国家在水利建设方面的投资情况44
修筑巨大水利建设工程情况44
耕地面积扩大情况45
农业事业机构发展情况46
开垦荒地情况46
复种面积46
五 交通运输47
运输线路长度47
主要运输工具47
客、货物周转量48
货物周转量公私比重49
社会商品零售额公私比重(绝对数)50
社会商品零售额公私比重(比重及指数)50
六 商业50
纯商业机构批发额与零售额(比重及指数)51
全社会主要商品零售量52
社会主要农产品纯采购量54
全社会商业网及饮食业网55
商业网在城乡的分布情况57
社会商品零售额与消费品生产增长速度的比较57
私营商业、饮食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绝对数)58
私营商业、饮食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比重)59
基层供销、消费合作社基本情况60
国营及合作社商业流通费用及流通费水平61
批发物价平均指数61
八大城市零售物价年平均分类指数62
全国工农业商品比价指数62
城乡居民购买力63
十二大城市职工生活费年平均总指数64
工人和农民的消费水平64
对外贸易额的增长64
我国和苏联人民民主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贸易的发展65
七 财政金融66
国家财政收入66
国家财政支出67
国家财政收支中中央、地方所占比重68
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68
国营企业收入各部门所占比重68
国家财政用于基本建设支出的比重69
经济建设费支出69
农业贷款放出总额70
人民储蓄的增长70
八 劳动工资71
各部门职工年末人数71
工人技术熟练程度72
各部门工程技术人员72
国营、地方国营及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每千名工人拥有技术人员数73
学生人数74
国民经济各主要部门劳动生产率75
煤炭、冶金、建工、纺织四部主要产品实物劳动生产率76
国营、公私合营、合作社营工业企业总产值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长的比重76
各部门职工工资总额77
各部门职工平均工资78
全国各产业部门合理化建议的提出和执行情况78
1950—1955年失业人员及安置处理情况79
1953—1955年国家为改善职工劳动条件的投资79
劳动保险、公费医疗80
集体劳动保险事业的发展80
少数民族区域工业总产值81
少数民族中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81
九 少数民族81
少数民族区域土地面积及人口数81
十 附录82
旧中国经济中帝国主义资本的比重82
旧中国经济中官僚资本的比重82
旧中国的土地占有情况83
解放前夜国民经济的破坏状况83
1936年我国按人口平均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与世界主要国家的比较83
1936年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的比较84
中国与苏联、人民民主国家革命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比重的比较84
旧中国工业企业职工人数84
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工农业和甲、乙两部类工业的比重的比较85
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重工业产品年产量的比较85
主要重工业产品发展速度和世界主要国家的比较86
我国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世界主要国家的比较87
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人口与国土面积比较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