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土地利用与规划战略实证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土地利用与规划战略实证研究
  • 严金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
  • ISBN:9787802463240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89页
  • 文件大小:129MB
  • 文件页数:305页
  • 主题词:土地利用-研究-中国;土地规划-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土地利用与规划战略实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中国土地资源利用战略问题研究3

1中国土地资源供需的问题、态势与调控策略3

1.1土地资源供需存在的突出问题3

1.1.1耕地数量锐减,人地矛盾尖锐3

1.1.2建设用地粗放浪费,新增用地结构不合理4

1.1.3水土流失和环境破坏严重4

1.1.4违规违法用地现象屡禁不止5

1.1.5人口—耕地空间格局不平衡难以改变5

1.2土地资源供需面临的严峻态势与压力5

1.2.1土地资源约束加剧的矛盾凸显5

1.2.2耕地保护的形势日趋严峻6

1.2.3农地非农化冲突加剧7

1.2.4扩大内需政策对规划带来巨大的挑战7

1.3土地资源调控的基本策略8

1.3.1注重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保护之间的辩证统一8

1.3.2高举“严格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两面大旗9

1.3.3以规划为“龙头”科学编制土地供应计划9

1.3.4将土地调控从需求管理向供给调节转变10

1.3.5注重“三规”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充分协调11

1.3.6发挥土地税收手段作用,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11

2中国人口发展与城乡建设用地关系及其地域分异特征研究13

2.1人口发展与城乡建设用地利用关系的特点及问题13

2.1.1人口与建设用地同步扩张,城乡用地增速快于人口增速13

2.1.2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的人口负载量呈反方向变化14

2.1.3城乡建设用地人口负载水平北高南低15

2.2人口-城乡建设用地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地域分异特征16

2.2.1综合发展水平评价16

2.2.2地域分异特征分析17

2.3协调人口发展与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的对策建议18

2.3.1控制城乡建设用地增速,优化城乡用地结构18

2.3.2加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效率18

2.3.3严格控制独立工矿用地,建设紧凑型城镇开发区19

2.3.4加强区域政策研究,通过产业布局调整引导人口迁移19

3中国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增长的退耦研究21

3.1退耦理论与研究思路21

3.1.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退耦研究21

3.1.2退耦理论概述22

3.1.3研究思路和步骤23

3.2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增长的退耦分析24

3.2.1耕地保护政策回顾24

3.2.2退耦程度的测算及主要结果24

3.3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增长退耦分析的主要结论和讨论28

第二部分 中国土地利用规划战略问题研究33

4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历史沿革阐析33

4.1改革开放之前的土地利用规划33

4.2第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0~2000年)35

4.3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36

4.4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 ~2020年)38

5土地利用规划的战略选择43

5.1把握土地利用规划本质、功能和战略导向43

5.2坚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规划44

5.3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土地利用规划44

5.4明确不同等级土地利用规划的定位45

5.5注重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模型设计46

5.5.1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内涵46

5.5.2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目标表述47

5.5.3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设计49

5.5.4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应用的辨证思维52

6土地利用规划政策机制与制度分析54

6.1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度分析框架与理论命题54

6.1.1现有研究视角的评述55

6.1.2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分析视角56

6.1.3研究框架下的工作:规划制度分析的重要理论命题57

6.2规划视角下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作用机制60

6.2.1宏观调控与土地政策60

6.2.2宏观调控与土地利用规划61

6.2.3土地利用规划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途径与机制62

6.2.4有效发挥土地利用规划宏观调控的思考65

6.3管理视角下我国土地用途管制缺陷及对策66

6.3.1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背景和内容66

6.3.2管理视角下我国土地用途管制缺陷分析66

6.3.3我国土地用途管制改进的对策69

6.4实施视角下的土地利用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71

6.4.1问题的提出71

6.4.2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72

6.4.3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与指标的选取73

6.5景观生态视角下土地整理模式的重构77

6.5.1问题的提出77

6.5.2模式的构建78

7土地利用规划立法的导向选择与法律框架构建80

7.1土地利用规划立法的动因80

7.1.1提升规划“龙头”法律地位的迫切需要80

7.1.2依法推进第三轮规划和遏止违法用地的迫切需要81

7.1.3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和推动中国规划法治化的迫切需要81

7.2土地利用规划立法的导向选择82

7.2.1体现市场经济下的立法理念82

7.2.2注重土地利用伦理的立法准则82

7.2.3强调土地用途管制的立法核心83

7.2.4倡导“阳光规划”和“公民参与”的立法思想83

7.3土地利用规划立法体系的框架84

7.3.1《土地利用规划法》84

7.3.2《土地利用规划法》配套的法规和规章85

7.3.3各级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法令化85

7.4立法的名称及与相关法律的关系86

7.4.1关于规划立法的名称问题86

7.4.2关于与相关法律的关系问题86

第三部分 区域土地资源利用与规划编制研究——以安徽省蚌埠市为例89

8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89

8.1研究区域概况91

8.1.1自然经济社会概况91

8.1.2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96

8.2上轮规划的成效106

8.2.1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得到控制106

8.2.2耕地实现占补平衡106

8.2.3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107

8.2.4保障了社会经济发展合理的用地需求108

8.2.5增强了按规划使用土地和管理土地的意识108

8.2.6规划的宏观调控地位得到确立108

8.3上轮规划存在的问题108

8.3.1上轮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08

8.3.2影响上轮规划实施的主要因素113

8.4对本轮规划的借鉴115

8.4.1调整规划编制思路115

8.4.2明确本轮规划的重点内容116

8.4.3改进规划编制方法117

9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118

9.1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118

9.1.1淮海经济区内城市土地利用情况比较118

9.1.2城市发展战略对土地利用的影响124

9.1.3土地利用分区与空间管制126

9.1.4防止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的土地调控目标和措施130

9.2社会经济发展变化与建设用地规模预测135

9.2.1社会经济发展变化趋势预测135

9.2.2经济产业发展变化趋势对城乡建设用地的影响136

9.2.3城乡建设用地规模预测137

9.3城乡建设用地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141

9.3.1城乡建设用地优化的原则和目标141

9.3.2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优化方案建议142

9.3.3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优化研究143

9.4耕地和基本农田现状与方案分析146

9.4.1耕地和基本农田利用现状分析146

9.4.2基本农田现状和分布150

9.4.3土地开发复垦增加耕地潜力分析151

9.5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有量的测算与保护对策156

9.5.1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有量的测算156

9.5.2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对策和措施162

10城乡土地统筹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168

10.1城市扩张与农村居民点用地归并的互动研究168

10.1.1城镇建设用地的演变与现状分析168

10.1.2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演变与现状分析172

10.1.3农村居民点整理与潜力分析176

10.1.4城市扩张与农村居民点归并的互动分析186

10.1.5城市扩张与农村居民点归并互动的配套措施研究189

10.2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研究191

10.2.1土地整体利用程度与效益分析191

10.2.2建设用地利用的基本形势判断192

10.2.3存量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分析203

10.2.4促进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的政策建议209

10.3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研究214

10.3.1土地利用的生态与环境影响分析214

10.3.2土地利用方式、空间布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225

10.3.3生态承载力、环境容量与土地利用关系研究233

10.3.4基于土地合理利用的生态分区239

11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编制247

11.1总则248

11.1.1规划指导思想248

11.1.2规划原则248

11.1.3规划期限248

11.1.4规划范围249

11.1.5规划适用249

11.2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249

11.2.1土地利用现状249

11.2.2现行规划实施成效与问题251

11.2.3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254

11.3土地利用方针、目标和主要指标255

11.3.1土地利用战略方针255

11.3.2土地利用目标256

11.3.3规划的主要指标256

11.4土地利用结构调整257

11.4.1农用地结构调整258

11.4.2建设用地结构调整259

11.4.3未利用地结构调整260

11.5土地利用空间布局260

11.5.1城镇体系布局260

11.5.2中心城区总体布局260

11.5.3交通体系布局262

11.5.4产业空间布局262

11.5.5基本农田空间布局262

11.6土地利用分区与空间管制262

11.6.1城市发展用地区263

11.6.2重点镇及产业发展用地区263

11.6.3河湖生态走廊用地区264

11.6.4优质高产农业用地区265

11.7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安排266

11.7.1交通运输用地267

11.7.2水利设施用地267

11.7.3能源基础设施用地267

11.7.4特殊及风景名胜用地267

11.7.5近期重点产业发展区域267

11.8中心城区土地利用与空间管制269

11.8.1中心城区用地规模控制269

11.8.2中心城区用地空间布局269

11.8.3中心城区用地空间管制269

11.9区县规划指标分配与土地利用调控270

11.9.1区县主要规划指标分解方案270

11.9.2区县土地利用调控274

11.10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274

11.10.1严格控制耕地流失274

11.10.2加强基本农田建设276

11.10.3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277

11.11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279

11.11.1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279

11.11.2优化配置城镇工矿用地279

11.11.3整合规范农村建设用地279

11.11.4统筹安排基础设施用地280

11.12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280

11.12.1加强生态安全用地保护280

11.12.2优化生产性用地生态功能空间281

11.12.3改善土地生态环境282

11.13规划实施保障措施282

11.13.1创新行政保障机制282

11.13.2健全经济保障机制283

11.13.3强化技术保障机制284

11.13.4完善社会保障机制284

参考文献28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