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配送与配送中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配送与配送中心](https://www.shukui.net/cover/32/30297543.jpg)
- 王转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11107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34页
- 文件大小:197MB
- 文件页数:344页
- 主题词:物流-配送中心-企业管理-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配送与配送中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配送的产生与发展1
1.1.1 配送的产生1
1.1.2 配送的发展2
1.1.3 配送中心3
1.2 国外配送与配送中心的发展与现状4
1.2.1 发达国家配送的发展及现状4
1.2.2 美国配送中心的实践6
1.2.3 日本配送中心的实践7
1.2.4 欧盟主要成员国配送中心的实践8
1.3 我国配送与配送中心的发展与现状9
1.3.1 我国配送的发展与现状9
1.3.2 我国配送中心的发展与现状10
1.3.3 我国配送中心的差距11
1.3.4 我国配送中心的发展途径13
1.4 配送中心的作用及意义14
1.4.1 配送中心的作用14
1.4.2 企业建设配送中心的目的及意义15
1.5 案例分析16
1.5.1 日本物流配送中心的特色16
1.5.2 联华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18
本章小结20
思考与练习21
第2章 配送22
2.1 配送的概念与作用22
2.1.1 配送的概念22
2.1.2 配送与物流的关系23
2.1.3 配送的作用及意义24
2.2 配送的功能环节及流程25
2.2.1 配送的基本环节25
2.2.2 配送的流程27
2.3 配送的种类28
2.3.1 按配送主体所处的行业分类28
2.3.2 按实施配送的节点分类29
2.3.3 按配送商品的特征分类30
2.3.4 按配送的时间及数量分类31
2.3.5 按配送服务的环节分类32
2.3.6 按加工程度分类33
2.3.7 按配送企业专业化程度分类34
2.4 配送的经营模式35
2.4.1 自营配送35
2.4.2 共同配送35
2.4.3 互用配送37
2.4.4 第三方配送38
2.5 配送合理化40
2.5.1 配送合理化的基本思想41
2.5.2 不合理配送的表现形式41
2.5.3 配送合理化的判断标志42
2.5.4 配送合理化的途径44
2.6 案例分析45
2.6.1 摩纳哥的共同配送45
2.6.2 京阪神的百货店共同配送46
本章小结47
思考与练习47
第3章 输配送系统48
3.1 输配送系统概述48
3.1.1 输送与配送的定义48
3.1.2 输配送系统的构成49
3.1.3 车辆输配送服务要点50
3.1.4 提高输配送运行效率的方法51
3.2 输配送系统规划54
3.2.1 输配送系统规划问题54
3.2.2 配送规划与决策58
3.2.3 行车路线和时刻表的制定61
3.3 输配送路线的优化66
3.3.1 运输线路优化67
3.3.2 制定配送计划的0-1规划法70
3.3.3 制定配送计划的节约法72
本章小结77
思考与练习78
第4章 配送中心的基本知识79
4.1 配送中心概述79
4.1.1 配送中心的概念79
4.1.2 配送中心的发展80
4.1.3 配送中心的功能81
4.1.4 配送中心的构成82
4.2 配送中心的分类85
4.2.1 按配送中心的经济功能分类85
4.2.2 按配送中心的拥有者分类86
4.2.3 按服务范围分类87
4.2.4 按配送货物的属性分类88
4.2.5 按配送中心的自动化程度分类88
4.3 配送中心的作业系统89
4.3.1 配送中心的功能框架89
4.3.2 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90
4.4 案例分析——JT东京流通基地92
4.4.1 背景92
4.4.2 东京流通基地的功能92
4.4.3 物流系统的构成93
4.4.4 从入库到发货流程94
4.4.5 结束语95
本章小结95
思考与练习96
第5章 配送中心设施与设备97
5.1 储存设备97
5.1.1 储存货架概述97
5.1.2 托盘货架98
5.1.3 驶入式货架99
5.1.4 流动式货架100
5.1.5 移动式货架101
5.1.6 阁楼式货架102
5.1.7 悬臂式货架102
5.1.8 后推式货架103
5.1.9 旋转式货架103
5.1.10 立体自动仓储货架104
5.1.11 储存设备的选用106
5.2 搬运设备108
5.2.1 搬运设备的分类108
5.2.2 手推车109
5.2.3 低举升托盘搬运车111
5.2.4 高举升搬运车辆113
5.2.5 搬运设备的选用114
5.3 输送设备116
5.3.1 输送设备概述116
5.3.2 无动力输送机116
5.3.3 动力输送机119
5.3.4 积存输送机126
5.3.5 输送设备的选用128
5.4 站台设施与设备129
5.4.1 站台类型129
5.4.2 站台设备131
5.5 案例分析——奥得巴克斯公司西日本物流中心134
5.5.1 奥得巴克斯公司概况134
5.5.2 奥得巴克斯公司物流战略135
5.5.3 西日本物流中心概况135
本章小结145
思考与练习145
第6章 配送中心仓储技术146
6.1 配送中心仓储系统概述146
6.1.1 仓储系统的构成146
6.1.2 仓储系统的分类148
6.1.3 储存保管的目标150
6.2 仓储作业策略151
6.2.1 储存策略151
6.2.2 储位指派原则153
6.3 仓储系统规划156
6.3.1 仓储能力规划156
6.3.2 仓储作业空间规划158
6.3.3 库房高度规划160
6.4 自动仓储系统161
6.4.1 自动仓储系统概述161
6.4.2 自动仓库的规划设计168
6.4.3 管理控制系统177
6.5 案例分析180
本章小结183
思考与练习183
第7章 配送中心分拣系统184
7.1 分拣系统概述184
7.1.1 分拣作业的概念及重要性184
7.1.2 分拣系统的作业流程185
7.1.3 分拣作业合理化的原则187
7.2 拣选作业方法188
7.2.1 拣选作业的分类188
7.2.2 拣选作业方法189
7.2.3 拣选作业系统190
7.3 拣选策略196
7.3.1 分区策略196
7.3.2 订单分割策略197
7.3.3 订单分批策略197
7.3.4 分类199
7.4 拣选系统典型模式及设备200
7.4.1 拣选系统典型模式200
7.4.2 拣选系统设备配置203
7.4.3 拣货车系统实例206
7.5 分拣系统规划207
7.5.1 拣选单位208
7.5.2 分拣方式的确定210
7.5.3 拣选策略的运用212
7.5.4 拣选信息的处理216
7.5.5 分拣设备的选用217
7.6 分拣系统案例分析219
7.6.1 POLA西日本物流中心(1992年初)219
7.6.2 捷盟公司中坜物流中心223
本章小结226
思考与练习226
第8章 配送中心信息化技术及应用228
8.1 概述228
8.1.1 自动化立体仓库228
8.1.2 自动分拣系统229
8.1.3 信息导引技术230
8.1.4 物流定位技术230
8.1.5 信息交换技术231
8.2 物流标识与条码技术231
8.2.1 条码的概念232
8.2.2 物流编码与物流条码233
8.2.3 条码在配送中心中的应用235
8.2.4 条码识别技术237
8.3 电子标签技术及应用237
8.3.1 电子标签技术概述237
8.3.2 电子标签237
8.3.3 电子标签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238
8.3.4 电子标签技术在配送中心的应用239
8.4 RF技术及应用239
8.4.1 RF技术优越性与应用239
8.4.2 无线局域网的工作原理240
8.4.3 RF技术在配送中心的应用242
8.5 GIS/GPS技术242
8.5.1 GIS技术242
8.5.2 GPS技术243
8.5.3 GIS/GPS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243
8.6 EDI技术及应用245
8.6.1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概述245
8.6.2 EDI的工作流程245
8.6.3 EDI的通信方式246
8.6.4 EDI系统在物流中的应用247
8.7 配送中心信息系统248
8.7.1 配送中心信息系统概述248
8.7.2 信息系统功能模型249
8.7.3 配送中心信息系统功能结构252
8.7.4 配送中心计算机网络规划254
本章小结255
思考与练习255
第9章 配送中心规划资料分析256
9.1 配送中心规划资料分析概述256
9.1.1 配送中心规划的基础资料256
9.1.2 需求资料分析的内容258
9.2 物品特性与储运单位分析259
9.2.1 PCB分析259
9.2.2 物品特性分析260
9.3 EIQ分析方法261
9.3.1 订单出货资料的分解261
9.3.2 EIQ资料取样263
9.3.3 资料分析使用的统计方法263
9.3.4 EIQ分析用途264
9.4 EIQ分析应用266
9.4.1 订单变动趋势分析266
9.4.2 EIQ图表分析应用267
9.5 EIQ分析案例272
9.5.1 资料收集和取样273
9.5.2 制作分析图表273
9.5.3 应用EIQ分析资料274
9.6 物流与信息流分析277
9.7 EIQ分析在仓储作业系统中的应用281
本章小结282
思考与练习283
第10章 配送中心系统规划284
10.1 配送中心系统规划概述284
10.1.1 配送中心系统规划的内容284
10.1.2 配送中心的规划程序285
10.1.3 配送中心的规划要素288
10.2 配送中心定位与规划目标293
10.2.1 配送中心的定位与策略293
10.2.2 配送中心规划目标296
10.2.3 规划限制因素297
10.2.4 确定基本规划条件297
10.3 配送中心区域设置298
10.3.1 配送中心的作业区域298
10.3.2 配送中心储区配置302
10.3.3 配送中心的储运模型304
10.3.4 医药分销配送中心储运模型306
10.4 配送中心能力规划307
10.4.1 配送中心能力分析原理307
10.4.2 配送中心能力指标体系307
10.4.3 基于EIQ分析的能力指标分析方法309
10.5 配送中心平面布置311
10.5.1 区域布置的基本步骤312
10.5.2 物流相关性分析313
10.5.3 活动相关性分析314
10.5.4 作业区域空间规划315
10.5.5 区域布置317
10.5.6 物流动线的分析322
10.5.7 实体限制的修正322
10.6 作业规范与人力需求规划325
10.6.1 作业时序的安排325
10.6.2 作业规范326
10.6.3 人力配置计划326
10.7 案例分析327
本章小结331
思考与练习332
参考文献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