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校企结合、双证融通的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实施规范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校企结合、双证融通的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实施规范研究
  • 江骏,曹静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ISBN:978751702878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106MB
  • 文件页数:291页
  • 主题词:电子信息-职业教育-教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校企结合、双证融通的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实施规范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校企合作、双证融通的教学实施规范研究2

第1章 校企合作2

1.1 加强并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2

1.1.1 创建良好的校企合作氛围2

1.1.2 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3

1.1.3 严格实施就业准入制度,加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联系3

1.2 应切实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4

1.3 行业协会是推动和维护校企合作的桥梁6

1.3.1 职业资格标准的主要制定者6

1.3.2 市场信息的传播者6

1.3.3 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参与者7

1.4 企业是校企合作的中坚力量7

1.4.1 成立校企合作董事会7

1.4.2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加强教学与生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8

1.4.3 成立校企教材建设委员会9

1.4.4 促进高职师资队伍向“双师型”转化9

1.5 学校应主动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实现以服务求生存,以贡献求支持11

1.5.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规范专业建设11

1.5.2 以岗位技能为核心,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12

1.5.3 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12

1.5.4 改革考试方式,实行考教分离13

1.5.5 与企业合作建设科技研发中心13

1.6 构筑校企合作保障体系,创新校企合作模式13

1.6.1 找准双方利益的结合点,树立牢固的校企合作思想14

1.6.2 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管理机制14

1.6.3 加强研究,积极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14

第2章 双证融合16

2.1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型的职业教育观和人才观16

2.2 以能力为本位,构建“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方案17

2.3 工学结合,搭建技能型人才培养平台19

2.3.1 工学结合对实行“双证书”制度的意义20

2.3.2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搭建人才培养平台20

2.4 改善实训条件,加强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21

2.5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22

2.6 创造有利于“双证书”制度实施的外部条件23

第3章 校企合作、双证融通的专业教学实施规范26

3.1 专业概览26

3.2 就业面向26

3.3 专业目标与规格27

3.4 职业证书28

3.5 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28

3.6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31

3.7 专业办学基本条件31

3.8 校企合作34

3.9 技能竞赛34

第二部分 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实施规范案例36

第4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实施规范36

4.1 专业概览36

4.2 就业面向36

4.3 专业目标与规格38

4.3.1 专业培养目标38

4.3.2 专业培养规格38

4.3.3 毕业资格与要求40

4.4 职业证书40

4.5 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41

4.5.1 建设思路41

4.5.2 课程设置44

4.5.3 主干课程知识点设计45

4.5.4 参考教学计划46

4.6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48

4.6.1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48

4.6.2 教学过程考核与评价51

4.6.3 教学质量监控52

4.7 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53

4.7.1 教材建设53

4.7.2 网络资源建设54

4.7.3 教学团队配置56

4.7.4 实训基地建设60

4.8 校企合作65

4.8.1 合作机制65

4.8.2 合作内容66

4.9 技能竞赛参考方案67

4.9.1 设计思想67

4.9.2 竞赛目的67

4.9.3 竞赛内容67

4.9.4 竞赛形式69

4.10 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建议69

第5章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教学实施规范70

5.1 专业概览70

5.2 就业面向70

5.3 专业目标与规格72

5.3.1 专业培养目标72

5.3.2 专业培养规格72

5.3.3 毕业资格与要求75

5.4 职业证书75

5.5 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76

5.5.1 建设思路76

5.5.2 课程设置79

5.5.3 主干课程知识点设计79

5.5.4 参考教学计划81

5.6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83

5.6.1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83

5.6.2 教学过程考核与评价83

5.6.3 教学质量监控83

5.7 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84

5.7.1 教材建设84

5.7.2 网络资源建设85

5.7.3 教学团队配置87

5.7.4 实训基地建设91

5.8 校企合作94

5.8.1 合作机制94

5.8.2 合作内容95

5.9 技能竞赛参考方案96

5.9.1 设计思想96

5.9.2 竞赛目的96

5.9.3 竞赛内容96

5.9.4 竞赛形式97

5.10 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建议97

第6章 软件技术专业教学实施规范98

6.1 专业概览98

6.2 职业能力分析98

6.3 专业培养规范100

6.3.1 专业培养目标100

6.3.2 专业培养规格100

6.3.3 职业技能资格证书102

6.3.4 毕业资格与要求103

6.4 课程体系设计103

6.4.1 建设思路103

6.4.2 课程设置107

6.4.3 主干课程知识点设计107

6.4.4 参考教学计划110

6.5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13

6.5.1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113

6.5.2 教学过程考核与评价116

6.5.3 教学质量监控117

6.6 教学资源保障118

6.6.1 教材建设118

6.6.2 网络资源建设119

6.7 教学团队配置121

6.7.1 师资队伍的数量与结构121

6.7.2 教师知识、能力与素质122

6.7.3 师资队伍建设途径123

6.8 实训基地建设125

6.8.1 建设原则125

6.8.2 校内实训(实验)基地建设126

6.8.3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130

6.9 校企合作130

6.9.1 合作机制130

6.9.2 合作内容131

6.10 技能竞赛参考方案132

6.10.1 设计思想132

6.10.2 竞赛目的132

6.10.3 竞赛内容132

6.10.4 竞赛形式134

第7章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实施规范135

7.1 专业概览135

7.2 就业面向135

7.3 专业目标与规格136

7.3.1 专业培养目标136

7.3.2 专业培养规格137

7.3.3 毕业资格与要求138

7.4 职业证书139

7.5 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139

7.5.1 建设思路139

7.5.2 课程设置142

7.5.3 主干课程知识点设计143

7.5.4 参考教学计划144

7.6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46

7.6.1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146

7.6.2 教学过程考核与评价148

7.6.3 教学质量监控150

7.7 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151

7.7.1 教材建设151

7.7.2 网络资源建设152

7.7.3 教学团队配置153

7.7.4 实训基地建设157

7.8 校企合作160

7.8.1 合作机制160

7.8.2 合作内容161

7.9 技能竞赛参考方案162

7.9.1 设计思想162

7.9.2 竞赛目的162

7.9.3 竞赛内容162

7.9.4 竞赛形式163

7.10 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建议163

第8章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实施规范164

8.1 专业概览164

8.2 就业面向164

8.3 专业目标与规格166

8.3.1 专业培养目标166

8.3.2 专业培养规格167

8.3.3 毕业资格与要求169

8.4 职业证书169

8.5 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169

8.5.1 建设思路169

8.5.2 课程设置171

8.5.3 主干课程知识点设计172

8.5.4 参考教学计划176

8.6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77

8.6.1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177

8.6.2 教学过程考核与评价179

8.6.3 教学质量监控180

8.7 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181

8.7.1 教材建设181

8.7.2 网络资源建设181

8.7.3 教学团队配置183

8.7.4 实训基地建设187

8.8 校企合作190

8.8.1 合作机制190

8.8.2 合作内容191

8.9 技能竞赛参考方案192

8.9.1 设计思想192

8.9.2 竞赛目的192

8.9.3 竞赛内容192

8.9.4 竞赛形式195

8.10 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建议195

第三部分 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标准案例197

第9章 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标准197

9.1 ASP .NET应用程序开发课程标准197

9.1.1 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97

9.1.2 课程目标198

9.1.3 课程内容与要求198

9.1.4 课程实施199

9.1.5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201

9.2 基于.NET的WCF应用程序开发课程标准202

9.2.1 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202

9.2.2 课程目标203

9.2.3 课程内容与要求204

9.2.4 课程实施204

9.2.5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207

9.3 C#高级程序设计课程标准207

9.3.1 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207

9.3.2 课程目标211

9.3.3 课程内容与要求212

9.3.4 课程实施213

9.3.5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215

9.4 Web应用系统开发(.NET)课程标准215

9.4.1 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215

9.4.2 课程目标217

9.4.3 课程内容与要求218

9.4.4 课程实施219

9.4.5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220

9.5 数据库原理及SQL程序设计课程标准221

9.5.1 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221

9.5.2 课程目标222

9.5.3 课程内容与要求223

9.5.4 课程实施230

9.5.5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231

9.6 Java高级程序设计课程标准231

9.6.1 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231

9.6.2 课程目标232

9.6.3 课程内容与要求233

9.6.4 课程实施233

9.6.5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235

9.7 Java EE轻量级框架开发课程标准236

9.7.1 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236

9.7.2 课程目标237

9.7.3 课程内容与要求237

9.7.4 课程实施239

9.7.5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240

9.8 Web应用系统开发(JSP)课程标准240

9.8.1 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240

9.8.2 课程目标242

9.8.3 课程内容与要求243

9.8.4 课程实施244

9.8.5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246

第10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标准247

10.1 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标准247

10.1.1 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247

10.1.2 课程目标249

10.1.3 课程内容与要求250

10.1.4 课程实施251

10.1.5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252

10.1.6 其他说明252

10.2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课程标准253

10.2.1 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253

10.2.2 课程目标255

10.2.3 课程内容与要求256

10.2.4 课程实施257

10.2.5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258

10.2.6 其他说明258

10.3 网络安全课程标准259

10.3.1 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259

10.3.2 课程目标259

10.3.3 课程内容与要求260

10.3.4 课程实施261

10.3.5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262

10.3.6 其他说明263

10.4 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标准263

10.4.1 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263

10.4.2 课程目标264

10.4.3 课程内容与要求265

10.4.4 课程实施266

10.4.5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267

10.5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标准268

10.5.1 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268

10.5.2 课程目标269

10.5.3 课程内容与要求270

10.5.4 课程实施271

附录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校企结合、双证融通的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实施规范的研究子课题列表273

参考文献2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