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自杀研究=A STUDY ON SUICIDE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自杀研究=A STUDY ON SUICIDE
  • 李建军著 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640页
  • 文件大小:251MB
  • 文件页数:662页
  • 主题词:自杀-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自杀研究=A STUDY ON SUICIDE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 章 自杀,一个都太多!1

第一章 自杀行为与人类如影随形7

第一节 自杀伴随着人类进步的历历屐痕7

一 自杀行为在中国历史上不绝于书7

二 自杀行为在西方经历了从“犯罪”到“权利”的千年之争18

第二节 自杀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30

一 中国自杀死亡的绝对数字居世界第一30

二 女性自杀率高企33

第二章 自杀问题的相关研究概述36

第一节 国外对自杀问题的研究37

一 欧美国家对自杀问题的研究37

二 日本对自杀问题的研究46

第二节 中国对自杀问题的研究59

一 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大陆、港台地区对自杀问题的研究61

二 2000年后中国大陆、港台地区对自杀问题的研究69

第三节 相关国际组织84

一 国际预防自杀协会84

二 国际死亡学和自杀协会85

三 国际益友会85

四 世界精神病学会86

五 国际生命线86

六 世界卫生组织与“世界预防自杀日”87

第三章 自杀率、自杀手段、自杀时空研究89

第一节 自杀死亡率90

一 我国的自杀死亡率90

二 我国城乡生产年龄段人群死因统计92

三 我国大陆地区自杀特点概述102

四 我国香港地区的自杀率102

五 我国台湾地区的自杀率104

六 日本、韩国的自杀率106

七 世界各国自杀率排行榜111

第二节 自杀未遂率、自杀意念率119

一 我国每年自杀未遂者超过200万人119

二 自杀未遂者是再次自杀的高危人群120

三 自杀意念率121

第三节 自杀的性别比例123

一 女高男低:中国(大陆)自杀的性别比例123

二 男高女低:日本等国自杀的性别比例125

第四节 中国在自杀年龄阶段上属“东亚型”126

第五节 自杀手段的比较研究129

一 我国大陆地区的主要自杀手段129

二 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主要自杀手段137

三 日本人、美国人的自杀手段138

第六节 自杀行为的时间分布140

一 季节分布140

二 时刻分布143

三 灾后自杀现象144

第七节 自杀场所及人文地理分布特点146

一 服毒、自缢多在室内146

二 高坠多选高楼、桥梁147

三 名山大川成为自杀胜地147

四 自杀率的人文地理分布特点150

第四章 中国女性自杀问题研究151

第一节 女性自杀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152

一 农村女性自杀问题严重152

二“冲动型”成为农村女性自杀的重要特征155

第二节 自杀的“传染性”与集体自杀158

一“传染性”与“维特效应”158

二 集体自杀现象严重160

三 成年女性的“毁家自杀”165

第三节 殉情与婚恋矛盾自杀170

一 失恋型自杀171

二 殉情型自杀173

三 婚姻破裂及婚外情造成的自杀176

第四节 女性高自杀率的原因分析178

一 双重角色与双重歧视184

二 传统人格的缺陷186

三 农药的泛滥与公共卫生体系的缺损187

四 家庭婚姻问题——第一位的原因190

五“民工潮”及其家庭转移风险192

六 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缺损与“坑农”现象的存在195

七 农村社会组织的缺损与整合力的弱化199

第五章 中国青少年自杀问题研究201

第一节 中国青少年自杀问题较为严重201

一 青少年自杀死亡率较高202

二 青少年自杀的性别比例209

第二节 青少年自杀的低龄化现象突出210

一 应试教育、学习压力与少儿自杀211

二 自杀行为的低龄化与心理疾患217

三 家庭因素与少儿自杀222

第三节“维特效应”与青少年自杀228

一 传媒诱导与“明星效应”229

二 偶像崇拜与“追星”自杀233

三《完全自杀手册》等出版物的教唆236

四 不良动漫的诱导239

第四节 互联网的负面影响242

一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概述246

二 网络性心理障碍与自杀251

三 自杀网站与网络直播自杀255

四 沉溺于网络游戏260

五 网恋:虚拟的爱情断送真实的生命265

第五节 心理疾患与青少年自杀271

一 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堪忧273

二 青少年自杀的心理特征281

三 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心理矛盾285

四 抑郁、人格障碍与自杀行为289

五 青少年性心理问题与自杀301

六 青少年吸毒与边缘性自杀306

第六章 中国老年人自杀问题研究316

第一节 中国老年人自杀问题突出316

一 中国人口迅速老龄化316

二 老年人自杀现象增加317

第二节 中国老年人自杀的现状318

一 老年人自杀的死亡率、意念率、未遂率318

二 老年人自杀的特殊性324

第三节 贵州省余庆县S镇的调查与分析327

一 研究对象的选择与界定327

二 S镇老年人自杀的基本情况329

三 典型案例访谈记录与分析332

第四节 老年人自杀的相关因素342

一 老年人自杀的特征342

二 老年人自杀的手段、时空选择344

三 引发农村老年人自杀的相关因素345

第七章 自杀行为的生物医学及历史文化因素研究362

第一节 自杀原因的生物医学观点概述363

一 遗传学关于自杀行为的观点364

二5-羟色胺与自杀行为的关系364

第二节 传统价值观与自杀366

一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的死亡观与自杀366

二 殉道·殉国·殉节:长风悲歌的永恒感动377

三 殉情:源远流长的血色浪漫381

四 情殇:纳西族、拉祜族的殉情自杀遗风382

五 蒙古族、维吾尔族和回族的死亡观395

第三节“自杀”的汉语、日语语词源流考400

一“中国第一部自杀病学的百科全书”400

二 日本语言与日本人的自杀401

第四节 日本人自杀的历史文化因素403

一 义务、义理与传统价值观403

二 武士道——源远流长的死亡之道405

三 切腹——绝无仅有的“国粹”408

四 自杀的审美意识——血腥的渲染与崇尚414

五 自杀的“传染性”——集团意识、依赖心理418

六 内疚感与拘谨自制的情感方式419

七 宗教思想与日本人的自杀420

第五节 邪教、迷信与自杀行为427

一 世纪末邪教活动猖獗427

二“法轮功”邪教、迷信的影响434

第六节 自杀式恐怖主义活动的历史文化背景437

一 恐怖主义及自杀式恐怖袭击437

二 自杀式恐怖袭击的特点443

三 自杀式恐怖袭击产生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因素446

第八章 世界三大宗教的自杀观455

第一节 悟空断苦、涅槃寂灭:佛教的自杀观456

一 佛教自杀观概说457

二 佛教自杀观的缘起论基础462

三 佛教自杀观的历史考察466

第二节“火狱”与“天园”:伊斯兰教的自杀观480

一 伊斯兰教自杀观的道德哲学基础480

二 伊斯兰教自杀观概说484

三 坚忍、“圣战”与自杀487

第三节《圣经》中的是与非:基督教的自杀观489

一《圣经》中的自杀案例分析490

二 基督教教会的自杀观497

三 基督教神学家的自杀观:以奥古斯丁和阿奎那为例504

四 基督教自杀观的影响及争议513

第九章 自杀行为的防治之道523

第一节 自杀防治的理论可能524

一 杜尔凯姆有关自杀防治的观点524

二 弗洛伊德一派的观点527

二 国内学界的观点531

第二节 自杀防治的现状、问题及可操作性进路534

一 我国自杀防治的现状和问题534

二 自杀防治的国家进路541

第三节 三级预防体系的构建569

一 一级预防:改善社会环境569

二 二级预防:拯救绝望者594

三 三级预防:防范自杀未遂者再度行动599

参考文献603

索引628

后记6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