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心理科学文库 情绪心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中国心理科学文库 情绪心理学
  • 傅小兰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7540894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49页
  • 文件大小:204MB
  • 文件页数:468页
  • 主题词:情绪-心理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心理科学文库 情绪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总论1

1.1 情绪的含义2

1.1.1 情绪的内涵2

1.1.2 情绪与情感6

1.1.3 情绪的结构6

1.2 情绪的性质和功能10

1.2.1 适应功能11

1.2.2 动机功能12

1.2.3 组织功能13

1.2.4 信号功能13

1.3 情绪研究历史概述14

1.3.1 早期情绪研究(18世纪之前的哲学阶段)14

1.3.2 近代情绪研究(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15

1.3.3 现代情绪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来)16

1.4 情绪研究方法发展18

1.4.1 情绪诱发方法18

1.4.2 情绪测量方法19

1.5 本书的结构23

2情绪理论28

2.1 情绪早期理论29

2.1.1 Darwin情绪进化理论29

2.1.2 James-Lange情绪理论29

2.1.3 Cannon-Bard情绪理论30

2.1.4 Papez情绪理论31

2.1.5 Duffy生理激活理论32

2.2 情绪生理理论33

2.2.1 早期理论33

2.2.2 神经科学取向36

2.2.3 进化主义取向38

2.3 情绪认知理论42

2.3.1 Maranon情绪理论42

2.3.2 Arnold情绪理论42

2.3.3 Schachter情绪理论43

2.3.4 Lazarus情绪理论45

2.3.5 评价理论的发展47

2.4 情绪功能理论49

2.4.1 Tomkins情绪理论49

2.4.2 Izard情绪理论50

2.4.3 Ekman情绪理论54

2.5 情绪精神分析理论56

2.5.1 Freud情绪理论56

2.5.2 新精神分析学派57

2.6 情绪心理建构理论58

2.7 情绪社会建构论60

2.7.1 Mesquita社会动力模型61

2.7.2 Parkinson情绪理论62

2.8 不同情绪理论的比较63

3情绪的主观体验与评价70

3.1 基本情绪的主观体验与评价71

3.1.1 基本情绪的主观体验71

3.1.2 基本情绪的评价74

3.2 复合情绪的主观体验与评价75

3.2.1 爱与依恋76

3.2.2 自豪78

3.2.3 羞耻与内疚80

3.2.4 敌意83

3.2.5 焦虑与抑郁85

3.2.6 道德情绪87

3.3 情绪状态的主观体验与评价88

3.3.1 心境89

3.3.2 激情91

3.3.3 应激91

3.4 情绪的基本维度及其测量92

3.4.1 情绪的基本维度92

3.4.2 情绪维度的测量93

4情绪的外部表现及识别100

4.1 表情102

4.1.1 面部表情102

4.1.2 姿态表情103

4.1.3 语调表情104

4.2 表情的识别105

4.2.1 面部表情识别106

4.2.2 姿态表情识别109

4.2.3 语调表情识别111

4.2.4 表情的计算机自动识别113

4.3 表情识别的影响因素117

4.3.1 个体因素117

4.3.2 环境因素121

4.3.3 刺激因素125

4.3.4 疾病126

4.4 表情识别的应用128

4.4.1 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128

4.4.2 在国家安全中的应用129

4.4.3 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129

4.4.4 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130

4.4.5 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131

4.5 结语:表情识别相关理论与展望132

5情绪的生理激活及其测量142

5.1 情绪自主神经反应143

5.1.1 情绪自主神经反应的测量方法144

5.1.2 情绪的自主神经反应模式148

5.1.3 情绪自主神经反应模式的特异化153

5.2 情绪中枢神经反应154

5.2.1 情绪中枢神经反应的测量方法155

5.2.2 情绪的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模式156

5.2.3 情绪中枢神经反应模式的特异化163

5.3 情绪的生化反应167

5.3.1 情绪生化反应的测量方法168

5.3.2 情绪的生化反应模式169

5.3.3 情绪生化反应模式的特异化172

5.4 情绪自主反应与中枢机制的整合172

5.4.1 情绪环路模型173

5.4.2 神经内脏整合模型174

6情绪的毕生发展183

6.1 情绪的早期发展184

6.1.1 情绪理解的发展184

6.1.2 情绪体验和表达的发展190

6.1.3 情绪调节的发展193

6.2 情绪的晚期发展195

6.2.1 情绪识别年老化195

6.2.2 情绪体验年老化196

6.2.3 情绪调节年老化198

6.2.4 老年人的正性情绪偏向199

6.2.5 正性情绪偏向的理论解释203

6.3 情绪发展的影响因素204

6.3.1 情绪发展的神经生理基础204

6.3.2 情绪发展的社会文化基础211

7情绪记忆225

7.1 情绪记忆成绩226

7.1.1 唤醒度与情绪记忆成绩226

7.1.2 效价与情绪记忆成绩227

7.1.3 心境一致性与情绪记忆成绩228

7.2 情绪记忆的脑机制230

7.2.1 情绪记忆的神经环路230

7.2.2 唤醒度与情绪记忆成绩的脑机制233

7.2.3 效度与情绪记忆成绩的脑机制234

7.2.4 心境一致性与情绪记忆成绩的脑机制235

7.3 情绪记忆的应用235

7.3.1 情绪记忆的年龄差异235

7.3.2 情绪记忆的性别差异236

7.3.3 特殊个体的情绪记忆237

8情绪智力242

8.1 情绪智力的定义和理论模型243

8.1.1 情绪智力的定义243

8.1.2 情绪智力概念的发展245

8.1.3 情绪智力的理论模型247

8.2 情绪智力的测量252

8.2.1 情绪智力和认知智力的关系252

8.2.2 基于能力模型的情绪智力测验254

8.2.3 其他情绪智力测验258

8.3 情绪智力与生活259

8.3.1 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260

8.3.2 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262

8.3.3 情绪智力的促进263

8.4 情绪智力研究展望:趋势和前沿264

9情绪与注意269

9.1 情绪与注意的研究概况269

9.1.1 研究历史270

9.1.2 研究现状271

9.2 情绪与注意的研究范式272

9.2.1 抑制范式273

9.2.2 搜索范式275

9.2.3 提示范式278

9.3 情绪对注意的影响282

9.3.1 情绪性刺激对注意的影响282

9.3.2 个体情绪状态对注意的影响285

9.4 注意训练对情绪的调节289

9.4.1 研究概况289

9.4.2 相关研究290

9.4.3 展望未来292

10情绪与学习299

10.1 情绪对学习的影响300

10.1.1 情绪对外显学习的影响300

10.1.2 情绪对内隐学习的影响303

10.1.3 情绪影响学习的脑机制305

10.2 情感化学习306

10.2.1 什么是情感化学习306

10.2.2 情感化学习的分类308

10.2.3 情感化学习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314

10.2.4 情感化学习效应对认知的影响315

10.3 学业情绪317

10.3.1 什么是学业情绪317

10.3.2 学业情绪的测量318

10.3.3 学业情绪的影响因素319

10.3.4 学业情绪对学生学习的影响322

11情绪与决策328

11.1 情绪与决策关系的演变329

11.1.1 情绪在早期规范性决策理论中的处境329

11.1.2 情绪在早期描述性决策理论中的处境330

11.1.3 情绪在当前决策研究中的重要地位331

11.2 预期情绪与决策332

11.2.1 后悔与失望情绪理论332

11.2.2 主观预期愉悦理论334

11.3 预支情绪与决策335

11.3.1 风险即情绪模型335

11.3.2 情绪性权衡困难下的决策行为337

11.4 偶然情绪与决策338

11.4.1 探讨偶然情绪与决策关系的研究方法338

11.4.2 探讨偶然情绪与决策关系的理论模型343

11.4.3 偶然情绪对决策的影响条件347

12情绪与道德351

12.1 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351

12.1.1 情绪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352

12.1.2 情绪参与道德判断的认知神经机制357

12.1.3 道德判断的认知-情绪加工357

12.2 情绪对道德行为的影响359

12.2.1 情绪作为道德动机359

12.2.2 自我意识情绪对道德行为的影响363

12.2.3 他人指向情绪对道德行为的影响371

12.2.4 集体道德情绪375

13情绪与行为383

13.1 情绪与行为的关系384

13.1.1 情绪与行为,孰先孰后?384

13.1.2 身体活动对情绪的影响386

13.1.3 生活事件、情感和行为387

13.2 情绪调节与适应389

13.2.1 有意情绪调节和自动情绪调节389

13.2.2 情绪调节的自适应与适应不良389

13.2.3 情绪调节技能391

13.3 攻击行为的情绪基础392

13.3.1 攻击分类与攻击模型393

13.3.2 从愤怒到攻击396

13.3.3 过度愤怒与控制397

13.4 其他趋避行为的情绪基础402

13.4.1 焦虑、恐惧情绪与行为选择403

13.4.2 羞怯与网络成瘾403

13.5 情绪感染与群体行为404

13.5.1 情绪感染404

13.5.2 积极情绪感染与社会风尚405

13.5.3 消极情绪感染与群体性事件405

13.5.4 网络舆情与情绪感染407

14情绪与疾病413

14.1 情绪的致病机制414

14.1.1 情绪与应激414

14.1.2 情绪应激与免疫417

14.2 情绪与身心疾病421

14.2.1 情绪与冠心病421

14.2.2 情绪与癌症424

14.2.3 情绪与原发性高血压427

14.2.4 情绪与消化性溃疡429

14.3 情绪障碍431

14.3.1 焦虑障碍431

14.3.2 抑郁障碍433

索引437

作者简介4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