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长三角粮食发展报告 2015 长三角地区的粮食安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曹宝明,夏伯锦主编;徐建玲,庄旦鸣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978750963988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98页
- 文件大小:87MB
- 文件页数:315页
- 主题词:长江三角洲-粮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15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长三角粮食发展报告 2015 长三角地区的粮食安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长三角地区的粮食安全3
第一章 长三角粮食发展的背景分析3
一、宏观背景3
(一)“一带一路”战略构筑全球新格局3
(二)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战略发生重大变化5
(三)“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转型7
二、产业背景9
(一)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凸显区域粮食安全的重要性9
(二)《“粮安工程”建设规划》的颁布加速粮食流通产业改革发展10
(三)“互联网+”成为席卷未来产业改革的浪潮12
三、区域背景14
(一)长三角地区依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增长极14
(二)国家“两带一路”建设和上海自贸区建设将为长三角地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15
(三)长三角地区粮食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17
第二章 长三角地区粮食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19
一、长三角地区粮食安全的内涵19
(一)长三角地区的界定19
(二)粮食安全的含义20
(三)长三角地区粮食安全的内涵20
二、长三角地区粮食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21
(一)长三角地区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21
(二)长三角地区粮食安全评价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22
(三)长三角地区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设定25
三、评价长三角地区粮食安全的方法28
(一)基本原理与步骤28
(二)综合评价指数计算29
(三)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29
(四)测算结果33
第三章 长三角地区粮食安全状况与评价35
一、长三角地区粮食安全水平逐年提高,各项指标差异较大35
(一)长三角地区粮食安全水平逐年提高35
(二)长三角地区粮食安全不同层面差异较大37
二、长三角各地区粮食安全水平差异较大,各项指标差异明显42
(一)长三角各地区粮食安全水平差异显著42
(二)长三角各地区粮食供给安全水平均不同程度地低于全国水平43
(三)全国及长三角各地区粮食流通安全水平差异显著45
(四)全国及长三角各地区粮食消费安全水平状况良好46
三、长三角地区粮食安全态势的几个重大特点48
(一)粮食供给安全依然是长三角地区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48
(二)人口快速增长成为未来影响粮食安全的重要方面49
(三)大市场大流通格局成为解决长三角地区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49
(四)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粮食安全保障措施将发挥引领作用50
第四章 长三角地区粮食安全的重大挑战51
一、粮食供给能力相对不足51
(一)自然资源约束日趋严峻51
(二)粮食生产比较收益偏低56
(三)粮食生产发展不平衡60
二、粮食消费能力快速增长67
(一)粮食消费总量持续增加67
(二)流动人口的粮食消费能力不容忽视74
(三)低收入群体粮食安全值得关注75
三、粮食品质的安全要求提高80
(一)食品安全日益受到各方关注80
(二)富裕群体对粮食品质的要求更高85
(三)转基因粮食的安全问题备受争议89
四、粮食流通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93
(一)新形势下粮食流通现代化势在必行93
(二)粮食流通现代化形式还需不断创新96
(三)粮食流通现代化主体意识不强99
第五章 长三角地区粮食安全战略与政策选择103
一、长三角地区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103
(一)长三角地区粮食安全战略的指导思想103
(二)长三角地区粮食安全战略的确立依据105
(三)长三角地区粮食安全战略目标107
二、长三角地区粮食安全的体制选择109
(一)确立政府保障粮食安全的责任109
(二)积极利用市场化手段推进粮食安全112
(三)创新粮食安全长效保障机制114
三、长三角地区粮食安全的政策选择117
(一)利用“两个市场”保障粮食供给117
(二)建立粮食产销区域合作机制118
(三)大力推进粮食流通产业现代化120
第二部分 长三角地区粮食统计资料125
一、粮食供给125
(一)粮食生产125
(二)期初社会库存和省外购进131
二、粮食消费136
(一)“三省一市”粮食消费情况136
(二)长三角12个地级市粮食消费情况139
三、粮食流通140
(一)粮食收购140
(二)粮食仓储设施146
(三)粮食加工149
(四)粮食销售167
(五)粮食流通信息化170
第三部分 长三角地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与骨干企业175
一、粮食行政管理部门175
(一)上海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175
(二)江苏省粮食行政管理部门180
(三)浙江省粮食行政管理部门187
(四)安徽省粮食行政管理部门193
(五)南京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198
(六)常州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203
(七)杭州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206
(八)宁波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211
(九)嘉兴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216
(十)舟山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220
(十一)衢州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223
(十二)湖州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225
(十三)绍兴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229
(十四)合肥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233
(十五)黄山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239
(十六)宣城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243
二、骨干粮食企业247
(一)上海良友(集团)有限公司247
(二)江苏省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50
(三)安徽省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粮食板块256
(四)南京粮食集团有限公司261
(五)苏州市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64
(六)江苏无锡国家粮食储备库268
(七)杭州市粮食收储有限公司272
(八)衢州市粮食收储有限责任公司275
(九)湖州市储备粮管理公司280
第四部分 长三角粮食合作与发展会议285
一、会议概述285
(一)诞生背景285
(二)机制沿革285
(三)历次会议286
二、2014年会议289
(一)大会主题289
(二)会议概况289
(三)重要事件290
参考文献291
后记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