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供给经济学 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苏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23011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20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343页
- 主题词:中国经济-经济改革-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供给经济学 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新供给经济学与宏观调控理论的新进展3
第一章 新供给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一个发展方向3
一、从一维到二维:宏观调控体系的重大突破5
二、供给管理的优缺点13
三、供给管理为什么长期被忽视?17
四、新供给经济学的实践基础和理论渊源18
五、总结:宏观经济学未来的发展方向22
第二章 全面改革是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前提25
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意义和内容26
二、我国需求侧改革的意义和内容36
第三章 供给管理政策及其在调节短期经济波动中的应用46
一、供给管理政策与需求管理政策对经济的影响49
二、供给管理为何可被用于短期宏观调控?50
三、供给管理政策工具53
四、需求管理政策与供给管理政策的组合及其效果61
五、总结64
第四章 产能过剩背景下的中国宏观调控67
一、产能过剩与金融危机68
二、各国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72
三、各国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的后果74
四、我国的对策75
第五章 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特点、成因及对策79
一、我国本次通货膨胀的特点80
二、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成因82
三、我国目前应该采取的政策组合85
四、我国目前应该采取的具体应对措施86
五、总结90
第六章 良性与恶性“通缩”冲击下的中国经济增长和宏观调控91
一、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进程和特点92
二、总需求的自然走势94
三、总供给的自然走势96
四、2015年中国经济的自然走势98
五、CPI上涨率99
六、2015年的政策走向及对经济的影响100
七、政策建议101
第七章 如何治理滞胀?106
一、引言106
二、我国目前的经济现实108
三、滞胀的自然调整和传统应对109
四、中国目前滞胀的特点及对策113
五、政策建议115
六、结论118
第八章 里根经济学对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启示120
一、里根面临的经济问题121
二、里根经济政策的经济学背景123
三、里根的经济政策125
四、里根经济政策的效果129
五、里根经济学对我国的启示131
第二篇 供求调整与“新常态”141
第九章 “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调控141
一、问题的提出142
二、“新常态”的根源142
三、“新常态”下经济的自然走势145
四、“新常态”下的宏观调控146
五、对我国目前宏观经济形势的认识151
六、中国目前的经济政策选择153
七、总结158
第十章 发达经济“新常态”的根源和表现160
一、科技进步率下滑是发达经济“新常态”的主要根源162
二、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是发达经济“新常态”的另一推手164
三、发达经济“新常态”的运行特点165
四、发达经济“新常态”的具体表现168
五、世界发达经济的前景171
第三篇 供给侧调整与中国的经济转型177
第十一章 中国转轨模式具有普适性吗?177
一、引言177
二、理论179
三、人力资本与经济转轨:历史考察182
四、人力资本与经济转轨:经济计量分析185
五、总结188
第十二章 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190
一、引言191
二、经济增长方式的定义195
三、我国的目标增长方式是什么?199
四、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是什么?205
五、我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经济增长方式?208
六、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211
第四篇 中国的人口、就业形势与供给侧危机219
第十三章 论我国人口政策的走向219
一、《人口论》的前提假设已经不再成立220
二、我国的老龄化进程将加快,今后将面临巨大的养老压力223
三、放松人口政策符合我国目前和未来的经济形势225
四、总结226
第十四章 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问题研究229
一、经济发展与“刘易斯拐点”231
二、我国为什么会出现“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并存的局面?234
三、其他因素对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影响236
四、产业结构调整是解决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根本237
五、结论239
第十五章 我国农村还有多少富余劳动力?242
一、前言243
二、工资法245
三、增长法249
四、总结253
第十六章 从就业角度看中国经济目标增长率的确定257
一、引言257
二、中国的劳动力供给266
三、中国经济增长对劳动力需求的拉动作用268
四、总结271
第十七章 2015—2080年中国人口形势展望274
一、单独二孩实践表明生育政策亟待继续放开274
二、人口预测原理和参数278
三、现在和未来生育率的判断282
四、人口预测结果299
五、总结和建议318
后记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