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国《合作社法》的孕育与影响 2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国《合作社法》的孕育与影响 2](https://www.shukui.net/cover/29/33492391.jpg)
- 陈婉玲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1144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60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74页
- 主题词:合作社法-研究-中国-民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国《合作社法》的孕育与影响 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合作社源流考察15
第一节 弱者自救:合作社起源的社会基础16
一、18世纪~19世纪英国劳动者状况——经济上弱势群体的形成16
二、合作社与工会——劳动者结社运动的分流19
三、合作社产生的制度基础24
第二节 合作社形态构造:空想·经典·异化25
一、空想社会主义理想:合作社的原始形态26
二、从理想到现实:罗虚戴尔经典合作社形态32
三、集体公社:合作社的异化形态38
第三节 经典合作社运动的展开41
一、经典合作社的种类及功能42
二、两条轨迹:合作社运动差异性分析48
三、经典合作社的本质规定性50
第四节 合作社多元立法价值52
一、社会价值:基于改良主义的合作社思想52
二、经济价值:基于实用主义的合作社思想55
三、政治价值:基于集体主义的合作社思想58
第二章 民国合作社运动的发轫61
第一节 西方合作社思想的传入62
一、近代中国的社会现实与知识分子的思考62
二、西方思潮蜂拥而至,“合作主义”脱颖而出65
三、传播合作社思想的先驱69
四、合作研究团体与合作文献72
五、知识分子传播合作社思想的影响80
第二节 民国初期的合作社组织81
一、北京大学消费公社——早期消费合作社82
二、上海国民合作储蓄银行——早期信用合作社83
三、湖南大同合作社——早期生产合作社83
四、上海合作社联合会——早期合作社联合组织84
五、早期合作社发展评析85
第三节 社会救济:华洋义赈会的合作事业88
一、华洋义赈会的成立与演变89
二、华洋义赈会推广的信用合作社制度93
三、华洋义赈会合作事业评价100
第四节 复兴农业:乡村建设的合作社实践102
一、山东邹平实验区的合作社103
二、河北定县实验区的合作社108
三、乡村建设中合作事业评价110
第三章 政府合作政策的确立与推行(1927年~1934年)111
第一节 合作政策的理论动员111
一、国民党民生主义的合作理念112
二、薛仙舟《全国合作化方案》的理论指导和制度设计116
三、社会各界对政府作用寄予厚望118
第二节 民国政府合作政策的确立121
一、七项运动:国民党合作政策的确立121
二、合作政策实施方案125
第三节 农村合作社成为合作政策的制度安排127
一、民国政府以农村为核心推行合作政策的原因分析127
二、农业合作社类型的选择133
三、政策指导下的农村合作社运动142
第四章 合作社立法准备153
第一节 合作行政的构架和介入153
一、合作管理机构官僚化154
二、合作金融支撑国家化156
三、政府合作指导制度化163
第二节 民国《合作社法》颁布前立法状态165
一、《农村信用合作社章程》166
二、地方政府颁布的合作社行政规章168
三、“剿匪区”合作社法规169
四、民国《农村合作社暂行规程》172
第三节 立法建议与讨论174
一、寿勉成的立法建议175
二、民国《合作社法》的蓝本:《产业协作社法草案》178
三、工商部《消费合作社条例草案》182
第五章 民国《合作社法》的体例和内容185
第一节 运动催生立法:社会史观的角度185
一、各国合作社运动对立法的影响186
二、民国合作社运动的特质189
三、民国合作社运动对立法的要求190
第二节 合作社立法模式的选择192
一、各主要国家20世纪上半叶合作社立法193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合作社立法体例194
三、民国《合作社法》的立法模式197
第三节 民国《合作社法》的主要内容197
一、合作社的法定意义及其法人资格199
二、合作社的法定组织类型204
三、合作社的设立208
四、合作社的社股及盈余211
五、合作社的组织结构214
六、合作社的联合216
第六章 民国《合作社法》的实施219
第一节 实施准备:全国合作事业讨论会的召开219
一、全国合作事业讨论会的筹备及召开220
二、全国合作事业讨论会的决议案221
三、全国合作事业讨论会宣言及影响229
第二节 民国《合作社法》框架下合作社运动整合(1934年~1937年)235
一、民国《合作社法》颁布前后合作社量的比较236
二、合作社的重新登记237
三、民国《合作社法》实施前后合作社质的比较240
第三节 民国《合作社法》的虚置(1937年~1945年)244
一、抗日战争时期合作政策的调整244
二、抗日战争时期合作社运动的变化250
三、新时期民国《合作社法》的不适应性256
四、新县制建设中民国《合作社法》进一步虚化260
第四节 民国《合作社法》效果评析263
一、民国《合作社法》的实施效果263
二、民国《合作社法》绩效不足的原因分析266
三、绩效软肋:土地制度和功能定位272
第七章 民国《合作社法》的施行例外及延续277
第一节 日本殖民统治下特殊区域的合作社法制277
一、日本殖民统治我国台湾地区的合作社法制278
二、伪满洲国的合作社法制283
第二节 共产党领导下根据地合作社实践与立法288
一、苏维埃革命根据地合作社法制288
二、统一战线下抗日根据地的合作社法制292
三、民国时期国共两党合作社立法的差异性294
第三节 民国《合作社法》在我国台湾地区的延续296
一、我国台湾地区合作社与农会的分与合296
二、我国台湾地区现行“合作社法”与民国《合作社法》的比较299
三、从综合立法到分业立法的发展趋势305
结语:主体认知与合作社法律文化的构建——兼谈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之施行307
一、小农社会与主体地位缺失308
二、当前农村合作社制度推行的障碍依然是主体认知的残缺310
三、弱者的武器:合作社法律文化的构建312
附录315
一、民国《农村合作社暂行规程》——1931年4月18日民国政府实业部公布315
二、《中华民国合作社法》——1934年3月1日民国政府公布——1935年9月1日施行323
三、民国《合作社法施行细则》——1935年8月19日民国政府实业部公布——1935年9月1日施行——1936年6月30日修正331
四、民国《县各级合作社组织大纲》——1940年8月9日民国政府行政院公布335
参考文献339
我的2006年~2010年(代后记)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