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术史与当代史学的思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学术史与当代史学的思考
  • 陈其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12166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74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93页
  • 主题词:学术思想-思想史-中国-文集;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中国-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学术史与当代史学的思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首识语1

上篇 学术史探索3

论章学诚对历史哲学的探索3

一、哲学探索:《文史通义》重要立意所在3

二、历史哲学探索的第一层次:对儒家经典的新诠释6

三、历史哲学探索的第二层次:论证具有深刻意义的新命题12

四、“其所发明,实从古未凿之窦”:将“道”的探究推向新境界21

19世纪中国学者关于历史演进的理论27

一、时代剧变与龚自珍、魏源提出的历史演进的新命题27

二、康有为糅合西方政治学说的新“三世说”36

三、严复《天演论》历史演进观的时代意义44

黄遵宪文化思想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49

时代剧变推动下近代史学演进大势58

一、民族危机的紧迫感与救亡图强史学的勃兴58

二、维新变法酝酿发动与近代历史变易观和进化论的传播66

三、封建帝制崩溃前后“新史学”的倡导和推进72

晚清公羊学的发展轨迹86

一、戊戌前后的公羊学说86

二、从政治层面和文化层面考察88

三、公羊朴素进化观与近代进化论的传播91

四、爱国志士共同的思想历程94

五、公羊学说与“新史学”思潮97

梁启超晚年的文化自觉:《欧游心影录》的思想价值103

一、梁氏游欧的目的103

二、社会成员的自主自觉精神,是欧洲进步的不竭源泉105

三、对中国文明前途的深刻思考107

西学传播与近代史学的演进110

一、鸦片战争时期中西文化接触与史学风气的变化110

二、从冯桂芬《采西学议》到黄遵宪《日本国志》及时记述日本“改从西法”114

三、戊戌前后以输入西学为急务与对“君史”的批评117

四、严复对西方近代思想的系统传播的巨大功绩122

五、以新鲜的历史观为指导与“近代史学”的正式产生127

中篇 当代史学的思考133

恩格斯晚年对唯物史观理论的重大贡献133

一、唯物史观理论勇于探索、与时俱进的科学品格134

二、在廓清谬误中大大推进了唯物史观理论体系137

三、永远保持唯物史观常青的活力143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道路的思考147

一、唯物史观传播把中国史学推向新阶段147

二、如何正确评价“建国后十七年”的史学道路156

三、新时期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以及面临的问题168

新历史考证学与史观指导172

一、传统的历史考证学如何提升为近代的学问172

二、新历史考证学与唯物史观的学术关联178

三、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宏观概括和维护中华民族利益的崇高责任感184

四、诸多领域所取得的风格多样的出色成就194

五、新历史考证学演进道路的启示意义207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的学术价值212

一、规模宏大,网罗齐备213

二、贯彻中国史与世界史密切联系的指导思想219

三、提供研究性成果,为初涉史者指示门径225

四、以科学方法整理历史文献的典范工程232

关于中国近代历史进程基本线索的理论237

一、20世纪50年代近代史分期讨论中的理论思考237

二、新时期关于近代历史进程基本线索的新认识251

三、坚持正确认识路线的逻辑依归259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262

“劳动人民是历史的主人”论题的价值267

范文澜与毛泽东:学术的关联和风格的共鸣278

一、研治中国历史的学术取向之形成278

二、确立以“实事求是”为治史的指导思想,对教条主义深恶痛绝281

三、积极地提倡和模范地实行百家争鸣285

四、基于表现时代精神和民族风格而产生的强烈共鸣287

下篇 白寿彝学术风采297

刻意的追求 新辟的境界——白寿彝著《中国史学史》第一册评介297

理论方向和开拓精神——读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导论卷310

一、理论方向310

二、对中国历史问题的新概括312

三、开拓精神314

四、思辨色彩317

不断开拓史学史学科的新境界——读《白寿彝史学论集》318

史学体系的重大创新——白寿彝先生主编《中国通史》成就略论325

一、“积一代之智慧”的巨著325

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达到新的高度328

三、编纂体裁上意义重大的创新334

为学术投入了全部生命——深切怀念白寿彝师343

一、史学巨著 巍峨丰碑343

二、洽览深思 开拓创新346

三、时穷节见 刚正不阿349

白寿彝先生编纂《回民起义》的学术价值352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对历史上民族关系的处理357

白寿彝先生学术创新的风范365

《白寿彝画传》后记372

热门推荐